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方法研究

本 文由第一公文网 收集 整理7

摘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开展创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创业教育的起源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对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调研,结合文献研究的成果,归纳并提出了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两种典型模式;最后,针对财经类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开展创业教育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财经类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的模式选择和相应的实施建议。

&bsp;
关键词:创业教育;培养机制;典型模式;创业
&bsp;
创业教育的起源与本质
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trprsEdut)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创业教育概念,即求职和创造新岗位。998年又进一步指出了“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讲,是培养具有具有首创精神、开拓意识、创业能力、社交和管理才能的开创个性的个人。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是以能力而非以学历为导向的教育,它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深化,是开展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张帆、张帏,2003)。
2当前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模式比较
2.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两种典型模式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正式回应,始见于999年月公布的《面向2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应对国际教育的新趋势,2002年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并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院校列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这之后,国内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从目前来看,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国内高校呈现出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
一种模式是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为主导,以课程、专业、学科建设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这种模式可简称为学科导向型模式,采取这种典型模式如浙江大学。
在专业建设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于2006年面对全校二年级本科生开始实施“创业管理精英班”项目,在工商管理专业下设创业管理方向,并且已经开始招收创业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创业管理硕士学位点目前也正在积极的筹建当中。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业管理精英班”采用模块化教学,开设有创业理论模块、创业技能模块、创业专题模块、创业体验模块(海外课程交流、公司项目实习、实践考察、创业计划、创业大赛等)。培养在创业管理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外语、专业知识精深、了解国内外创业的趋势、特点和模式、综合创业与管理能力较强、事业/业务拓展能力卓越的企业家型管理精英人才。
其实,在这之前,浙江大学也已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早在2000年,在浙江大学潘云鹤校长的积极倡导下,浙江大学教务部、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大胆突破,针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在传统上所存在的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知识单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薄弱的缺陷,从国际一流大学的高标准出发,吸收各国著名大学在培养高科技经营人才的先进经验,在全国大学中率先创建了面向优秀本科生的“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旨在培养具有具有扎实工程基础和经营管理才能、较高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及创新技能的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创业型人才。时至今日,浙江大学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另一种模式则是以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为主导,以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器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这种模式可简称为实践导向型模式。采取这种典型模式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采取的是一种在“全真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为在校大学生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学生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创业实践,即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优胜劣汰,同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学校为入园的学生免费提供场地和工作的必要条件,并为学生提供全程的创业指导和帮助。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采取的则是在“模拟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教育。学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基地内部学校仿真设立相应的工商、税务等管理部门,大学生向这些模拟的工商、税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模拟市场化运作,学校则模拟相关政府职能机构对这些创业“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2.2两种典型创业教育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无论是学科导向型模式,还是实践导向型模式,这两种模式在本质并不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只是国内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典型模式,更多是与高校自身的背景和学科特点有关的。如浙江大学作为一所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实力雄厚、科研力量较强,所以在创业教育方面更多是采取的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学科发展促进创业教育开展的模式;而作为普通高职类院校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不具有浙江大学这样强大的学科实力,所以只有在实践上做文章,采取实践导向型的创业教育模式。
其实,在创业教育模式选择上,国内大多数高校更多的是采取的学科导向型与实践导向型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即创业课程、专业建设与创业基地、孵化器建设相结合,比较典型的如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这些高校既开设有专门的创业强化班,进行专门的创业教学和学科建设,同时也建有相应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所不同的只是不同的高校在以学科为导向还是以实践为导向上侧重点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例如,即使是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浙江大学,其也开设有大学生科技创业园。这两种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参见下图:
3财经类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时的思考和建议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随着以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但当时数量有限的财经类院校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财经类人才成为了稀缺性人才(常建坤、李时椿,2003)。但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财经教育热的不断兴起,财经人才的供求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稀缺转向非稀缺,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财经类人才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急需建立和完善新型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
从专业设置上看,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包括经济、贸易、财政、会计、金融、保险、审计、工商行政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这些专业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些必修专业,所以财经类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上具有其他专业院校所不具备的学科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改革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的教育工作不断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成为了许多财经类院校的当务之急。
财经类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时,应遵循创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本着“使所有大学生接受创业普及教育;使部分毕业生接受创业专业教育;使少数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的宗旨,循序渐进地开展。在具体的创业教育模式选择上,应该采取“以创业课程、专业建设为主体;以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器建设为依托的”的创业教育模式,依靠自身财经类院校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在进行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
3.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过程,创业涉及许多知识,如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法律、税收等知识,相对而言,这些都是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强项。所以,在进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时,可在校内开设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必修课),相关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开设2—3门创业技术知识课程(选修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若干个创业教育学分。
同时,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方面,除了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向学生传授一般性的创业知识之外,还要在一些专业课程、实验与实践活动中,融进创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让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深人大学生的内心。此外,通过大力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创业竞赛、课题研究、创业体验等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创业教育活动,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动机创业。
3.2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财经类院校相对其他院校而言,创业教育师资比较丰富、而且老师财经管理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这是一个优势。但和其他高校一样,财院类高校教师也普遍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3.3注重创业实践,建立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器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创业教育体系中不仅需要包括创业课程的普遍开设,还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和大学生科技园,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实践基础和必要帮助。如争取政府、风险投资商和学校提供的资金,建立创业孵化器,指派专职教师负责指导创业小组,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创业意识,适时解决学生在创业学习中的种种难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场地和其他帮助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创办大学生创业园,以各种方式指导大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
4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发展的机遇,众多创业成功的事例给有创业冲动的学生带来了投身创业的勇气和自信,但对许多财经类院校而言,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等都还处在模仿和引进的阶段。尽管如此,创业教育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探索建立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更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充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的必由之路。
&bsp;
参考文献
[]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2]张帆,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圆人才.2003。(8).
[3]陈丽影.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4]常建坤,李时椿.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5]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2006,().
[6]张海燕.海外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7]朱再法、郭亚芳.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
[8]吴道友.创业研究新视角:内创业及其关键维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6,().

本 文由第一公文网 收集 整理7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4:00:13
上一篇:加强企业统计工作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下一篇:资讯素养教育信息研究
网友评论《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方法研究》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