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本 文 由第一 公文 网 收 集 整 理5

如何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课堂讨论的意义】
&bsp;&bsp;&bsp;&bsp;讨论的“质量”,即讨论的优劣程度。“质量”决定意义的内核。
&bsp;&bsp;&bsp;&bsp;&bsp;&bsp;&bsp;&bsp;“有”与“没有”既矛盾又统一。“有”,即可以建立在“没有”之上;而,“有”又可以催生更高、更多的“没有”。
&bsp;&bsp;&bsp;&bsp;&bsp;&bsp;&bsp;奥苏伯尔认为建构知识主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途径,两者各有优劣,不可偏废。然而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知识,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能动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而课堂讨论正是弥补这种传统课堂教学缺陷的必要环节和有效方式,它要求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并且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通过讨论和协作主动地建构知识。
&bsp;&bsp;&bsp;&bsp;讨论的必要性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为了讨论而讨论,那么,讨论其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bsp;&bsp;&bsp;简而言之,为什么组织讨论?讨论又是为了什么?。。。
&bsp;&bsp;&bsp;一方面可以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组织讨论;
&bsp;&bsp;&bsp;另一方面,可以跳出文本设置“跳起来摘”的开放性问题,体现差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接受挑战;
&bsp;&bsp;&bsp;三是,即兴讨论中随机生成问题,需要裁判员(教师)的及时处置。

【课堂讨论之“课堂”】
&bsp;&bsp;&bsp;&bsp;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而自由和公平,是讨论时课堂应该具备的基本元素。
&bsp;&bsp;&bsp;&bsp;我理想的课堂讨论:鼓励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才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讨论。
&bsp;&bsp;&bsp;&bsp;我理想的课堂讨论:不追求思想统一。----“天才必然属于个性”,及时发现讨论中的富有创意的思想火花。
&bsp;&bsp;&bsp;&bsp;我理想的课堂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超越问题。(批判思维)
“放”和“收”。
&bsp;&bsp;&bsp;&bsp;“放”要有胆----可以指时间,即在一定时间内把时间完全放给学生。时间一到,教师就要“收”;“放”还可以指空间,即在活动空间上,教师不加限制,学生可以下位,自由讨论。时间一到,各就各位,
&bsp;&bsp;“收”要民主。教师的参与可以适当延展,最后要回归到教学目标上来。有自由有纪律,有个性有共性,这样驾驭课堂就体现了一种教学艺术。    
&bsp;&bsp;&bsp;&bsp;

【课堂讨论的规则】
&bsp;&bsp;&bsp;&bsp;讨论,有规则是必须的。规则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不能规定什么样的规则是最好的,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们一定知道我们想追求什么样的原则,什么样的精神,这些原则和精神影响讨论的意义。
&bsp;&bsp;&bsp;&bsp;讨论,必须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准则。《罗伯特议事规则》可以在课堂讨论前,教师引导学生予以借鉴。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在洞彻人性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琢磨而设计的。正是这种对细节把握得精致完美的规则,才最大化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
&bsp;&bsp;&bsp;&bsp;

【课堂讨论的“思维”】
&bsp;&bsp;&bsp;&bsp;&bsp;思维质量影响讨论质量。
&bsp;&bsp;&bsp;&bsp;&bsp;苏格拉底永无终止的追问,可以借鉴,以提高思维质量影响思维习惯。----例如:讨论中某个阶段,要求学生们必须运用疑问句或反问句,严禁使用陈述句。。。。
苏格拉底式提问的好处:学生一旦沾上了他,就不得不在他的不断追问下开始思考,不得不开动脑筋共同追索问题的根源,环环相扣,永无终止。这种对话方式也促使后人对前人思索的问题跃跃欲试,对前人未尽的思索代代相传,不断深入、递进、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都得到创造性的激发,每个人也都获得思考和言说的权利。
&bsp;&bsp;&bsp;&bsp;&bsp;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训练,是提高讨论质量的手段。
&bsp;&bsp;&bsp;&bsp;&bsp;讨论,应该从敢于质疑开始,学习批判思维。----例如:正确答案只是神话?。。。
&bsp;&bsp;&bsp;&bsp;&bsp;逻辑思维:论题和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哪些词语模糊(不明确)。----例如: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喜欢鲁迅?谁统计的?什么地方人?什么时代的人?。。。
&bsp;&bsp;&bsp;&bsp;&bsp;讨论,必然会运用推理。那么,过程有没有谬误?运用材料(论据)的效力?。。。
&bsp;&bsp;&bsp;&bsp;&bsp;讨论中,真正的思想智慧常常不是有形的结果,而是无形的过程;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不是文字上面的那部分,而且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灵动的思绪。

本 文 由第一 公文 网 收 集 整 理5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05-18 14:49:05
上一篇:浅谈“识字写字”教学
下一篇: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探究
网友评论《如何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