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本文 由第 一公文 网 收 集整理4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bsp;

摘要:当前小学教学偏重智育,忽视德育美育;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思考

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偏重教师权威,片面强调共性,无视学生的个性、感

情、兴趣、爱好、差异和人格;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包办学习过程,无视学生的

主体地位,压抑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全

心全意实施素质教育;少些包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的评价制度,全面

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更新理念;主体地位:评价制度
&bsp;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面向全

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

主动的发展;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

好基础。”可见素质教育的目标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顺应了当代国际教育人文

化的潮流。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可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性”是素质教育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为了一切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的表达。基础教育

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使全体学生的

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性”的阐述。二是“新”

,即在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内涵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反映了新世纪大教育的时代要求,

同时也体现了未来终身教育对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把提高国民素质为基

本目标和根本宗旨,一是要从教育内部自我完善、自我评价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倾

听时代的呼唤,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做到把人的自身发展要求同国家社会发展的

要求结合起来,把教育内部自我评价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二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

为根本标准,探索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的

过程,也就是把培养适应2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把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扩展到整个教育系统,成为中国教育走向2世纪的一

面旗帜。三是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社会系统工程,推进教育内部和外部相配套的

整体改革。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全心全意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思想是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和统帅,正确的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够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地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损失,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现在有越来越多的

人接受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取得共识。比如现在有几种说

法,一种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没有什么不同。

理由是素质教育也要考试,“应试教育”也讲素质;第二种是大同小异,或小有差

异。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一点差异,差异就是少一点活动,少一点音乐

和体育,所以不必做什么大的改动,加一点就行了,对“应试教育”作点修补就可

以了;第三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互相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

说我是“应试教育”我就是“应试教育”,你说我是素质教育我就是素质教育。于

是把升学率的经验改一改,贴个标签,就成了素质教育的经验;第四种是素质教育

重要,“应试教育”也很重要,二者同等重要。实际上,这些看法是要混淆“应试

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差别,尽量把“应试教育”说成是素质教育,如果都这样搞,

那实施素质教育很容易,贴上标签,全国一下子都是素质教育了。

然而,当前小学教学偏重智育,忽视德育美育;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思考

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偏重教师权威,片面强调共性,无视学生的个性、感

情、兴趣、爱好、差异和人格;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包办学习过程,无视学生的

主体地位,压抑学生的自主性。长此下去,将使学生驯服奴化,人格失调;思维定

势,不善思考;盲目崇拜,不敢怀疑;因循守旧,不能创新;缺乏闯天地、担风险

的勇气,丧失独立生存、应付挑战的竞争力,这些都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格格不入。

因此,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

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学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强自立

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是当前教育变革

的一项新课题。

转变教学思想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主动

地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体质体能、审美情趣、劳动技

能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所以,转变教学思想是小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那么,小学教学该树立怎样的素质观呢?众所周知,国家人才素质的提高,中华

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小学教学工作要遵循学生的特点和

社会发展的要求,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渗透素质

教育”。这不仅为小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明确指明了小学教学应该树立的

素质观。

二、少些包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新世纪。谁善于学习,谁就拥有未来;学

会学习,就是学会竞争、学会生存。长期以来,小学教学重教轻学、重“主导”轻

“主体”的现象已使学生的主体性受制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低下,面临失去竞争力的危险。因此,必须改进小学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和

教师的主导作用辩证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求知。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

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

作为小学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

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然而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在于,

一方面,施教者未能完全明白这一点,只强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

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

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生发问,冷落了其它学生。这种做法大

大挫伤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小

学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一改应试教育的弊端,做到如原国家教委主任柳

斌同志所讲的那样: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

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

的学习。其具体施行办法如下:

、形式灵活,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所谓“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教

学上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传授上要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

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人

而宜,因材施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

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

人不能被动地接受来自他自身以外的刺激。有效果的学习必须具有个人的意义,使

个人能在时间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按照他的知识和理解去行动。小学课堂教学成

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

中去。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教师应按照听

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

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

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为了促使学生人

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

论,选一代表发言。

2、教师当“导演”,培养学生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

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无视或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放任学生自流,对学生的发展

是有害的。当然,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等于以教师的责任和权威去压抑学

生,而是要善于把学生的上一个发展阶段和目前阶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自主

学习的道路。因此,小学教学中教师应摆正位置,在课堂上当好“主持人”,控制

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当好“向导”,为学生提供探究的

基本技能和工具;当好“咨询者”,及时释疑解惑;当好“发动机”,提供成功的

会,激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鼓足学习干劲。

听、说、读、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小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严

格要求他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辅之以方法技巧的传授。如练习用普通话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好语调及节奏,读出情感韵味等。要指导学生熟悉汉字的基

本笔画,掌握字形意义。课堂上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并长期坚持下去。说一

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交际的需要

3、更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包含课前准

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三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化教学过程对于小学教

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言,并不是由教

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在问题和情境之中,教师去努力激发学生认知的欲

望,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取得良

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不能把自己作为中心,而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的新的学生观,这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

()研究学生,准确放矢?

研究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关键,因为小学教学不仅要

解决学生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

学生信不信、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只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使教学有的放

矢,提高实效,更着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接能力和思想品质的特点,了解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找准教材与学

生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变式”导课,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恰当地破题导入,不但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还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预备状态。在教学

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变式”导课,激发兴趣,

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为体会中心渲染气氛。我常

采用启发谈话,实物图片演示,实际操作,讲故事,学格言,设疑等形式导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好新知

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善于组织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靠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在语文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主体

地位,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组织讨论。善于组织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

讲解的单向、单调,把知识强加于学生等弊端;有利于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

的发展。

三、建立新的评价制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要不要分数,对素质教育应如何评价?这是目前大家

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崇尚“应试学力”,受“应试教

育”影响,学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人为的把考试作为强化教育教

学的唯一手段,把文化课考试成绩作为教师奖惩、评聘、进级、晋升的唯一根据,

学生和学校的优劣,也以此而定乾坤。教师和学生都在为考试和分数而辛苦,其弊

端和危害不言自明,而现在搞素质教育,还要不要升学率,要不要追求高分数?回

答是肯定的。

&bsp;&bsp;&bsp;其实,考试绝不是“应试教育”的专利,考试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环

节,是评价素质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不能把教学中正常的考试与“应试

教育”等同,认为反对“应试教育”就是反对考试。事实上,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

要考试,而应该是分数及升学率越高越好。其一,因为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

任务,学校教育在全面发展的大前提下,采取科学适宜的手段,提高教育质量与升

学率,定会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这完全符合2世纪高质量

教育的要求;其二,分数是衡量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文化素质是

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于高分与升学

率,要斥止的应是“片面的”和“一味的”追求的做法;其三,就目前不少学校纷

纷效仿的“等级+特长”或“合

格+特长”等评价方法而言,其等级也好,合格与否也好,特长也罢,其基础也是

量化的结果。

我们对教育的评价原来基本上是分数评价,为什么大家重视百分制?百分制评价得

很精确。现在要改变单纯的分数评价,必须下大功夫。首先一点是不“唯分”。

如果评价“唯分”就和“应试教育”很难区别开来,很难划清界线。我们的评价

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评价制度要有新的指导思想。

关于新的评价制度,一是要对德、智、体、美、劳等各育在评价过程中的权重进行

有效调控,以改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的各育之间结构性的缺失,促进受教育

者全面发展;二是新的评价制度一定要简单易行。如果太繁琐,搞很多指标,就会

很难操作。太繁琐了就没有生命力,推广不开。归根结底,素质不是考出来的,素

质的提高是靠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方法去培养,去熏陶,去诱导,去推动学生主动

发展的结果。不能什么都用考试去解决问题。品德怎么考?事实上,有的品德课很

高分的人却成了犯罪分子。思想情操、感情、意志,与人合作共事、艰苦奋斗、艰

苦创业,这些都不能用考试去解决。所以,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去提高素

质是不行的,还是要建立素质教育新的评价制度。

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有个猴子掰棒子的故事,猴子掰了个棒子夹在腋下,走

着走着发现个西瓜,就去抱西瓜,结果棒子就丢掉了;抱着西瓜走着走着看见一只

兔子,就去抓兔子,西

瓜又丢掉了。老师问:“你们说猴子怎么样啊?”有的学生说这个猴子真笨,见异

思迁,贪心太大,结果什么都没捞着。也有的说猴子永远都不满足现状,总是有新

追求,有新的目标,这种进取精神非常可贵。这两种学生的回答都反映了学生的智

慧的火花。为什么一定要褒一贬一呢?

还有一个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雪化了变成水;有的说雪化了

变成泥巴。有个学生说雪化了变成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

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大诗人雪莱就说过,现在是冬天,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雪化了变成春天答得不是很好吗?但是,根据标准答案他是要得零分的。

&bsp;多年的“应试教育”,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要,是与

素质教育相背的,在教学中,我采用随时考核的方法,来避免凭期末一次书面答卷

的百分制来评定学生优劣的弊端。我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用“黄红花”

来考核学生。学生平时课堂学习积极、认真,可得小黄花一朵;积累到五朵便可得

红花一朵。小红花朵数便作为这一学期学习成绩的评价依据,这样的考核做为一个

动态过程来完成,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健康发展。这样的评价

公正、合理,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小学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见识,还需进一步学习探索,增强素质教育意识,使每位学

生能主动,全面的发展。

本文 由第 一公文 网 收 集整理4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3:55:47
上一篇:暑假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美利坚阶级斗争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是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网友评论《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