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

本文 由第一 公 文 网 收集整理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团委

内容摘要

近年来,舆情已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但目前针对大学生舆情的研究还较少涉及。大学生舆情因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表现出与普通舆情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问卷调查的大量数据成果,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大学生舆情的类型、特点及其传播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就重点舆情的快速干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舆情 快速干预

舆情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大学生舆情,指在一定时期内,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

由于大学生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可塑性,加之现代信息及其传递过程中的复杂多变性,有时候大学生尚不能科学地辨别一些事件的真相,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一些事情的原委,因而难以对社会形成中肯的评价和正确的认知,有时甚至易于受到煽动,易走极端,在某一信息传递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介入错误的舆论场,而错误的舆论场又会反过来促成更多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对某一事态形成不甚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研究、判别大学生舆情的基本特征和传播规律,并据此设计、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和引导工作的基本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松江大学城六所高校大学生以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5份。

一、大学生舆情的类型分析

(一)阶段性的大学生舆情

阶段性的大学生舆情是指大学生对某些校内外具体事项的关注度只是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便逐渐淡然不再讨论。从这些校内外具体事项的发生来看,可分为无先兆的发生和有先兆的发生两类。无先兆发生的阶段性大学生舆情,我们又称为突发性大学生舆情。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松江大学城内的无先兆阶段性大学生舆情事项主要包括:台湾地震后海底电缆损坏导致网络无法正常登陆(关注度90%)、汪洋的见义勇为事件(关注度303%)、某大学生自杀事件(关注度472%)、2003年SARS事件(关注度00%);有先兆阶段性大学生舆情事项主要包括:大学城高校学费调整问题(关注度986%)、大学生虐猫事件(关注度423%)、2005年台湾政要访问大陆(关注度349%)、2005年“46涉日游行”事件(关注度946%)。

此类大学生舆情的特点,决定了其传播的迅速性和密集性,从而往往会在大学生中迅速传播,产生较大且较为集中的影响。

(二)周期性的大学生舆情

周期性的大学生舆情是指针对某些校内外具体事项,大学生对其关注度呈现周期性特征,即在某个特定时段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之后会逐渐淡化消失,但在一定周期时间后,又会再次引发对这些事项的关注。这种周期一般为一年或一个学期。周期性的大学生舆情与阶段性的大学生舆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这类舆情是否会周期性地再次被关注。松江大学城内的周期性大学生舆情事项主要包括:美国大选(关注度502%)、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关注度83%)、每学期的奖学金及荣誉评比问题(关注度973%)、超女和好男儿等选秀活动(关注度892%)、每年的献血工作(关注度937%)、每学期的选课问题(关注度963%)、每年的大学生实习问题(关注度93%)。

此类大学生舆情的特点,决定了在一个周期内,除非又有更激烈的刺激性因素介入,大学生一般不会据此产生太激烈的反应。

(三)长期性的大学生舆情

长期性的大学生舆情是指对某些校内外具体事项,大学生对其持一个长期的关注度,这种关注度有可能一直持续一个强度,也有可能会在一定阶段内降低,但它不会消失。长期性的大学生舆情与周期性的大学生舆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这类舆情它是否会消失,是否任何时间都存在于大学生的关注范围之内。松江大学城内的长期性大学生舆情事项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度90%)、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问题(关注度675%)、大学生恋爱问题(关注度663%)、大学生迷信星座以及占卜问题(关注度254%)。

此类大学生舆情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大学生中产生的影响会较为持久而缓和。

上述三类大学生舆情中,周期性和长期性大学生舆情因其发生的可预期性、持续时间的平缓性、传播趋势的可把握性,而易于被介入和有效控制。阶段性的大学生舆情因其发生的不可预期性、持续时间的迅速密集性、传播趋势的难以把握性,往往会在大学生中迅速扩散,并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把“阶段性的大学生舆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本文中我们称之为“大学生重点舆情”。

二、“大学生重点舆情”的特点分析

大学生重点舆情是一段时间内大学生群体对校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它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集中表现为:

(一)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决定了大学生重点舆情的群体性特点

调查显示,对于校园舆情信息有78%的同学是通过同学口述获知。这种群体性传播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的个体同质性。这一群体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龄、类似的经历、相似的生活习惯,因而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彼此之间价值观更容易达成一致,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观点认同、情感支持大多是来自于同辈群体,大学生重点舆情必然具备群体性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群体具有共鸣性特征。当代大学生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相互关系持续时间长、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群体心理特征。群体中每个人的言行,因群体内直接联系、相互接触交往影响产生的行为刺激,其行为心理相对于群体其他个体成员,都构成特定的群体心理情境。在同一群体情境和同一心理需要的作用下,群体内某个个体产生激情时,会引发邻近的人产生同样的激动情绪,易于获取群体的一致认同。

当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学生中间出现了由网络人际交往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更强化了大学生重点舆情的群体性。

(二)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决定了大学生重点舆情的主观性特点

从本质上看,大学生舆情是大学生对社会存在的印象和评价,是一种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与大学生的主观意志、心理情感、价值观念等个性化因素密切相关。在大学生重点舆情形成过程中,大学生以其特有的个性化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认同等主观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各种信息进行接收、选择和分析,进而形成的特定个性化印象和评价,因此,大学生重点舆情带有个性化主观色彩。

大学生重点舆情作为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有可能并不等同于社会存在。舆情本身的真实性只有通过舆论媒介的客观、公正的宣传,才能为大学生客观地认识、感知,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较为准确的印象和评价。如果舆论媒介在舆情导向中有意夸大事实或者有意隐瞒事实,而导致不能把客观实情有效地、全面地传递给大学生群体;或者如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之间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的个人信息接收度、个人理解力等主观因素的介入,而导致事实部分失真。这些主观反映都不等同于舆情的真实面貌,而是夹杂了浓厚的主观因素。

(三)舆情复杂性与价值多元化,决定了大学生重点舆情的综合性特点

当前,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利益重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等现象集中显现,致使多元化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也造成了社会舆情的复杂性、多样性。大学生重点舆情自然也会跨越校园的界限,指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层面,出现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最重要的特点,这种多元化包括群体价值观体系的多元化和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价值取向促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言谈话题,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多元化趋势也造成部分大学生的成才意识模糊、信仰迷惘、自信缺乏、反感社会道德约束和集体组织生活。因而大学生重点舆情可以指向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紧密相联的思想问题(如校园自杀事件、校园虐猫事件),可以指向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2003年SARS事件、高校学费调整问题)等等。

三、“大学生重点舆情”的传播规律

(一)传播速度:叠加反复、快速扩散

在现代传播方式丰富多彩的情况下,大学生重点舆情呈现出树状传播、放射性传播的方式,使得舆情具有同类群体叠加反复、快速扩散的传播特点。美国的传播学者曾用“葡萄藤”来形容这种树状传播的模式。他们发现,“葡萄藤”传播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反馈性强等特点,呈现出一种双向性、交叉性,其传播覆盖面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

与传统口传相比较,大学生重点舆情从信息源向无数接收者发送,就像光源向四周发射光热一样,呈现出放射状传播的特点。在口传时代,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借助现代传播渠道,重点舆情能很容易地同时被无数人接收,达到极高的传播效率。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对于发生在邻近大学的事件,学生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概况,当天就知道的占76%,一天后知道的占67%,一星期内知道的占20%。

(二)传播载体:口传方式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舆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化,由于大学生群体的高密度性、同质性,网络的普及以及手机的高持有率,使得舆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条件得天独厚。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众多载体中,口传仍然是绝对主导性的(依靠口传获取信息的人数占78%,依靠口传传播信息的人数占802%),这符合学生群体交往便利性的特点。除了正常的教学班的组织外,学生寝室以及高校为学生搭设的社团、协会以及各类群体性活动都为信息的口传提供了天然的条件。手机短信、大学城民间论坛(BBS)在学生获取、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BBS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目中信息的集散地(依靠论坛获取信息的人数占43%,依靠论坛传播信息的人数占65%)。很多人喜欢“灌水”,在即时引起其它在线网友关注时,得到一种创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很多网民面对这类消息,无法完全将之搁置不理,在将信将疑中,信息得到了巨大的生命力和传播价值,在网下又通过人际口头传播而广为人知。

(三)传播者心态

、传播者不一定相信舆情信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舆情传播的大学并非像我们原本想象的一定相信舆情(89%),或者对舆情将信将疑(68%),也可能根本不相信舆情(22%)。相信舆情的人,往往在舆情与自己利益相关时,表现出巨大的传播热情,寻找与自己“站在同一条壕沟里的战友”,准备用集体的力量捍卫自己的利益;或者在舆情与己无关时,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不相信舆情的人,在舆情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即使明知是流言,有时也会参与舆情的传播,有的甚至会添油加醋,使舆情更为“合理化”。

2、舆情不一定与传播者利害相关。当舆情与自己无关时,可能将舆情作为谈资,而于无意中对舆情进行传播。当舆情与己有关时,更是急于传播,以寻求答案或获得印证。我们的调查显示,“对于身边与您以及您的朋友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信息”,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曾经参与过传播。43%的大学生借传播的机会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往往因学习生活中所遭受的某种挫折而对特定对象感到不满或不安,于是乐于参与传播,排解或发泄自己的某种不满或不安的情绪。

四、“大学生重点舆情”的快速介入机制

(一)构建重点舆情的快速捕捉机制

、依托信息员,延伸捕捉重点舆情的敏感触角。在大学生舆情形成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处于捕捉舆情最佳区位的交汇点位置,是舆情“触角”。组建以学生骨干为主体的学生信息员队伍,一方面承担突发性舆情的快速报送工作,另一方面承担学校交付的专题监测工作,并强化学生信息员队伍对网络论坛(BBS)的监控。

2、依托内参等平台,创立了解重点舆情的重要窗口。内参通常是新闻媒体通过机密渠道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社会问题的一种舆论监督方式。与公开见报的稿件相比,内参具有其独特优势,它的揭露性更强、报道面更宽、信息量更大,是真实反映舆情的主要窗口。有鉴于此,高校在构建舆情快速捕捉机制时,应充分借鉴内参机制,由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编发内参向学校提供相关情况。

3、依托舆情直报点,搭建传递重点舆情的绿色通道。舆情直报点制度是舆情信息传递的绿色通道,它以减化原有行政层级的形式,要求直报点接到舆情信息后直接报送决策部门。在现有学校机构体系下,校园舆情直报点应设置在院系层面,要求院系接触到舆情信息后直接反馈到学校专职部门。

4、依托舆情直通车,铺设特殊舆情第一时间上传的快车道。直通车是特派人员直接与学校高层对话的制度设计。对于一些政治类、恶性案件类的舆情信息,要求特派人员运用现代媒介手段如手机、电话等直接与特定的学校高层在第一时间取得联系,便于校方及时掌握、快速处置。

(二)构建重点舆情的快速评估筛选机制

、舆情信息的筛选原则:区分工作信息与舆情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区分不出哪些是工作信息,哪些是舆情信息。从内容上看,工作信息反映的一般是“事件”本身及“事件”发生的过程,而舆情信息所反映的是“事件”对“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比如,我们宣传某个典型,工作信息一般报典型的经验、做法或如何宣传这个典型;而舆情信息报的则是这个典型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启迪以及宣传这个典型人们有哪些思想反映。这就是舆情信息与工作信息最重要的区别。

2、舆情信息的深度挖掘:整合舆情信息与把握舆情走势。简单来说,舆情的深度分析就是要“由点到面”、“由形到势”、“由问题到建议”。同时,善于把大量零散的信息贯穿起来,找出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把准舆情脉象,并大胆预测其走向,为干预工作打下基础。

3、重点舆情的评估工具:生命周期与影响结果的双维度分析。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任何舆情都存在一定的生命同期,有消长的规律。从它引发的结果来看,舆情又有性质之分,有些舆情具有破坏性、有些舆情具有补益性、有些舆情是中性的。综合来看,在一定时间节点上,舆情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界定,区分为九类。舆情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影响结果不同,干预方式就存在差异。

     生命周期

影响结果

增长性P+

稳定性P

衰退性P-

补益性R+

补益·增长性

补益·稳定性

补益·衰退性

中&bsp;性R

中性·增长性

中性·稳定性

中性·衰退性

损益性R-

损益·增长性

损益·稳定性

损益·衰退性

4、重点舆情的判定机制:舆情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根据传播学原理,信息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解构与重构的过程。舆情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地进行“理解”与加工,任何一则信息经由学生传播,都附带了他的主观意志。学生的主观意志,如对学校的看法、对学校某一问题诸如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的建议,往往都是综合性的。因此,任何一种校园舆情都不是单一指向的,对它的分析需要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校长办公室等相关部处、多个部门的协同与合作。

(三)重点舆情的快速干预机制

、有效干预的借助力量

借助政府媒体的公信力,进行权威信息的披露。政府媒体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我们的调查也显示,407%的学生通过政府媒体来鉴别信息真伪。往往一则政府的公告、告示或通知能对各种非主流舆情起到“以正视听”的效果。高校一方面要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通过政府媒体披露主流信息,防止事态的进一步蔓延。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各类信息要宽容,要有博大气度,允许不同观点的出现,不要刻意回避负面信息,要寓堵于疏。对重大危害信息,政府部门要有敏感性,敢于、善于及时干预,强势介入。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已经在尝试引入政府资源,譬如邀请有关官员开设形势政策讲座,直接与学生进行对话,加强信息交流。

借助校园宣传阵地的渗透力,进行主流话语的发布。高校校园宣传阵地包括校报、广播台、闭路电视、校园网及其BBS、宣传栏等等,具有发行量较大、收听收视率较高、渗透力较强等特点,其报道和评论常被学生广泛关注。有时,高校校报的一篇言论,会使大学生对舆情进行优化选择。同样,高校主流媒体也可能因一篇不适时宜的文章闹得满校风雨,议论四起。在舆情工作中,高校宣传部门一方面要有开放的视野,敢于求同存异,不断强化“把关人”意识,积极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宣传部门还要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在强化学校特色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渗透力。总之,针对具体舆情的特点,宣传部门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有所无有所不为,有所大为有所小为,善于抓住“牛鼻子”,选择不同方式快速干预。

借助骨干学生的辐射力,进行舆情基调的引导。骨干学生因其与学生具有同龄人习相近、性相吸的特点,价值观、生活态度相近,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在广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辐射力。高校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从培养“自己人”的角度出发,积极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骨干学生,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说得清。二是要善于培养、联系学生意见领袖,使之在发表学生认同的言论中表达主流意图。三是要更积极拓展各类校内学生锻炼平台,如搭设部处学生助理岗位等,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同时理解学校工作意图、理解学校工作节奏、理解学校难处等,间接增强自身的引导能力和话语能力。

2、有效干预的方式

启动增强机制,助长补益性舆情。补益性舆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和规律,是大学生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和追求,它再现了事物的真相,能极大地促进学校“三风”建设,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校园舆情导向、树立校园文明风气。对于补益性舆情,高校在意识上要积极反应,借势宣传,不能以它没有坏处而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在策略上要善于促成“点”到“面”的发展,不能就事论事,一事一议。

启动干扰机制,消减损益性舆情。损益性舆情往往是偏见的产物,抓住片面一点不放,看不到全面,捕风捉影;损益性舆情也往往是逆反的产物,迎合了大学生叛逆的需要、偏执的心理,它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容易扩散,并误导广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影响校园正常秩序。严重的情况下,它也直接辐射到校外,激化社会矛盾。对于损益性舆情,高校应高度警惕,要把握好火候,干预要及时、恰当,防止矫枉过正;要把握好时机,及时将损益性舆情扑灭在火苗阶段,防止蔓延、变异;要把握好策略,正确处理舆情干预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根据舆情的发展变化打“组合拳”,动态调配资源。

此外,做好舆情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三个快”:一是起步快。时间节点要抓得快,要在最初始阶段介入。二是出手快。要有快速反应机制,既要“接警”快,也要“出警”快,干预的意图一旦明晰,干预的工作要即刻到位。三是消解快。要着眼于教育人、帮助人的角度,做好主要当事人的事后快速跟踪教育工作,在惩治的同时教育好、安抚好。

五、反思

(一)舆情的衰退与舆情的消失

舆论学家们在研究舆论形态的“结束”时,曾提出“舆论以转换形式走向消失”的重要观点。其核心含义是,舆论不是绝对地或彻底地“消失了”,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发生了“转换”。因此,某个大学生舆情的结束也正如舆论家所谈的“转换”,更集中地表现为某种过去的情绪反应和旧的社会政治态度在大学生精神世界中的“残留”,这个“残留”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下一个新的舆情的组成部分,需要高校相关部门时刻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

(二)重点舆情的科学干预与大学生的知情权

舆情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当人们无法获取中介性事项的充分、权威信息时,舆情就由一个议论开始,沿着若干级差扩散。因此,高校在进行舆情干预时,除了做到快速及时、科学精准、务实有效外,要注意在有关干预的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切实维护大学生对事关自身利益的有关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只有当学生对舆情事项真实情况的了解越充分,学生对学校的相关干预举措也就愈能理解,也就更利于全校上下形成一致的舆情。

舆情快速介入机制图示

(示意图)

下达舆情的评估筛选指令

权威信息发布

(通告、通知等)

高校宣传阵地

政府媒体引导

骨干学生

引导

网络对话

(BBS)

口传方式发布信息

发布舆情的周期与结果特征,并提出建议

下达

直接干预指令

改变中介性事项

的状态

舆情分析联席会议

舆情快速干预中心

舆情快速干预中心

提交舆情信息

舆情直报点

(院系)

内参

(职能部门)

学生信息员

下达

间接干预指令

直通车

<:rptyp="squr">

(王磊、张志伟、姚福生、魏玮)

[]所谓“议程设置”是指新闻媒体根据自身的新闻价值观或立场,结合对公众心理需求的分析,在层出不穷、无限多样的社会事实和社会问题中选出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新闻报道的题材和新闻舆论的对象;在选定报道对象的同时,新闻媒体以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影响受众。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题的报道,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的观点和思想的目的。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传媒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媒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本文 由第一 公 文 网 收集整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9 21:27:09
上一篇:浅谈怎样当好副手
下一篇:工会工作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网友评论《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