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

本文由第 一公文 网 收集整理7

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
&bsp;


内容摘要
近年来,青年志愿者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普陀团区委以“城市先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主体,组织开展了网络化、专业化、项目化、长效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通过对普陀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调研,掌握了目前青年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依靠新兴媒体建立管理网络”、“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优化配置,发挥青年志愿者更大的作用”等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 行动机制 网络化 专业化 阵地化 长效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志愿服务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上海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弘扬社会新风、实现自身价值,将“志愿者”逐步打造成上海崭新的城市名片。而其中,青年志愿者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普陀团区委在区委和团市委的领导下,在青年志愿者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2003年,团区委在全区青年志愿者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立了普陀“城市先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多年来,全区各大口、街道(镇)以及中学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城区大型活动、开展社区“一助一”和谐行动,为和谐新普陀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对青年志愿者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广大青年志愿者对这项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全面地掌握社会需求和志愿者心声,为进一步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专业的方法支持。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定量的数据分析与定性的结论分析,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区青少年志愿者的基本状况。在问卷调查中,采用定额抽样的方法,在大口、社区和学校中抽取了50名青年志愿者作为样本,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率为959%。在访谈中,主要以大口、社区和学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为访谈对象,共选取6名代表,对基层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的情况、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
在489份有效样本中,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占42%,女性占58%;从年龄构成看,在6岁和25岁前后形成两个小高峰(见图);从职业构成看,4884%在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293%是在校高中生,285%是公司或者企业员工;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及以上的占630%,高中生占30%,这与样本选取了部分高中生志愿者有关,总体上青年志愿者的文化程度较高;从政治面貌看,2%是党员,70%是团员。
图 青年志愿者年龄构成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数据分析
、对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本认识
调查显示,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主要是希望“帮助有需要的人”(275%)和“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2477%);此外,获选率较高的还有“充实自己的生活”(558%)、“结交更多的朋友”(69%);而选择“为了完成组织派给的任务”和“得到社会实践认证,有利于就学、就业和晋升”的一共只有538%。可见,青年志愿者主要是因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参加志愿服务的。
对于自己已经参加的志愿服务,2879%认为达到了“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目的,2288%认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864%认为“发掘了个人潜力、锻炼了自己”;而选择“占用时间太多,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的分别只有045%、45%。当问及志愿服务给志愿者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时,有6337%表示产生了积极影响。可见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既实现了奉献社会的目标,更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达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2、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八成青年志愿者没有参加固定、长效或者专门的志愿者组织。在获得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上,通过“学校、单位的团组织”和通过“网络”的各有2398%,其后依次是“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75%)、“学校和单位的志愿服务队”(320%)、“专门志愿服务机构”(047%)、“同辈群体及其他志愿者”(73%)、“自发的志愿者团体”(364%)等。在参加志愿活动的方式上,有3959%的志愿者“时间不规律,但一直坚持参加”,有954%“只参加过一两次活动,没有长期参加的打算”,还有67%是“集中一段时间参加”。交互分析发现,参加了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一般服务时间比较规律,并且长期坚持参加;而没有参加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时间不固定,长效性比较差。因此,建立和运作长效化的志愿服务组织对提升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稳定性有着较大的作用。
当问及以何种方式组织志愿者报名更加便捷有效时,有40%选择“通过学校、单位的团组织报名”,同样也有40%选择“网上报名”,还有9%选择“通过专门的社会运作机构报名”。对于快速有效地联系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手段,选择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专题网站等现代通讯方式的总数超过九成。分析可知,以临时的组织动员为主的招募形式对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服务造成了影响,使志愿者队伍呈现出不稳定和不可控的特点。这些问题,可以依靠组织管理模式的完善和现代媒体的运用进行及时有效的弥补。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本情况
按照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操作进程,可以分为培训、服务和认证三个阶段。
调查显示,在开展志愿服务之前,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仅占3%,接受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从事志愿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志愿者的责任与相关权利等。在服务的内容上,依次为“大型会展和大型活动的服务”(2273%)、“帮助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的生活服务”(755%)、“环境保护与美化服务”(22%)、“社会公益宣传”(036%)、“社会调研服务”(022%)、“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69%)、“献血、捐献骨髓”(676%)等。但是,仅有36%的志愿者认为通过志愿服务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与之相对应,86%的志愿者希望志愿服务与自身专业特长相结合。总体来说,志愿者认为目前的志愿服务没有很好地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他们更希望参加一些能够用自身特长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
调查还显示,获得过志愿服务认证和表彰的志愿者只占8%,多数志愿者没有获得任何认证或表彰来证明他们的志愿服务经历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调查中,有72%的志愿者希望自身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认证,可以通过“发放志愿服务记录册”(4335%)和“志愿服务证书”(3892%)等形式来实现。因此,青年志愿者活动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认证机制,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
4、青年志愿者活动面临的问题
调查显示,多数志愿者认为目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没有阻力。在认为有一定阻力的志愿者中,选择“时间因素,与个人工作、学习相冲突”的占6392%,可见,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也有志愿者把“对志愿者权益的保障比较欠缺”(34%)、“志愿服务中涉及的法律责任不清晰”(773%)、“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670%)作为阻力因素,值得我们重视。
对于目前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志愿服务宣传不够”(94%)、“对志愿者队伍缺乏长效管理”(833%)、“政府重视不够”(307%)和“志愿者组织太少”(73%)等选项受到比较多的关注。可见,由于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关注、了解还不够,一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问题分析
、青年志愿者工作缺乏长效性
调研中发现,目前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通过团组织的组织行为来实现,在整个过程中,既缺乏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报名程序,也没有“能进能出”的科学管理机制,而更多的是以“团员青年”直接替换“青年志愿者”的概念,以项目、活动牵动的模式代替了长效性、专业化的运行模式,导致了目前志愿者组织比较涣散的问题。但是调查中也可以看到,经过长期的运作,青年志愿者对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还是比较认可。此外,青年志愿者对网络、手机等动员组织方式的青睐,或许为我们指明一种以团组织为主导、现代动员方式为平台的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将青年志愿者工作推向前进。
2、青年志愿者工作缺乏规范性
调研中发现,在目前以项目、活动为主导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除了一些大型活动(如特奥会)在培训和认证方面做得比较好之外,大量基层组织的、青年自发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培训和认证机制,青年志愿者往往到了服务地点才开始学习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结束以后家人、单位、同事都不清楚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这些问题不仅给接受服务方带来了困扰,也对青年志愿者本身的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要树立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概念,不仅要让青年志愿者“有事做”,而且要让他们事先明白“怎么做”、事后感受到作为志愿者的自豪和社会对他们的尊重。
3、青年志愿者工作缺乏专业性
调研中发现,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没有和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相结合,法律硕士志愿者去敬老院打扫卫生、会计行业的志愿者在会场中分发宣传资料,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浪费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而在对志愿者组织负责人的访谈中,大家也普遍反映目前社会上提供专业志愿者服务的平台和阵地较少,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和长期开展服务的优质平台。因此,提供一些需要专业化服务的平台,尽量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志愿服务活动更大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与时俱进,依靠新兴媒体建立管理网络
新形势下,新兴媒体的兴起对青年的沟通方式、信息交换速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对共青团工作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志愿者工作中,信息的汇总、发送是管理运行中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够依靠网络开展及时、有效、菜单式的信息交换,就能够建立起畅通的管理机制。2007年3月,普陀“城市先锋”青年志愿者专题网页正式开通,志愿者(队)注册管理系统、志愿者服务信息等板块受到了广大志愿者的关注,为普陀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网络基础。
第一,建立“能进能出”的报名退出机制。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志愿者(队)注册系统的基础上,开通网络报名和退出系统,以团组织主要操作、社会化报名的形式,开展灵活有效的报名工作;我们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各种类型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菜单式选择,鼓励志愿者报名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方便团组织对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运作和管理;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真实性可供查询的志愿者报名和退出申请系统,帮助每位申请成功的志愿者建立电子化服务档案,作为志愿服务认证和评选表彰的主要依据。
第二,建立“有问有答”的信息交换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提高信息交换速度的优势,在网络上建立志愿者能够提供服务的时间和内容的资源库以及社会人士申请青年志愿服务的系统,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换和对接;我们可以为志愿者和服务需求者之间、志愿者和志愿者之间、志愿者和活动组织者之间搭建网络对话平台,就志愿服务的需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三,建立“能上能下”的运行管理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信箱、志愿者注册登记系统、志愿者论坛等方式,及时了解志愿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志愿服务经历和对志愿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队伍这一中间层管理组织,努力实现对每一位志愿者的关心、帮助和表彰;我们还可以为志愿者建立电子邮局和短信系统,及时有效地实现对志愿者和志愿者服务队的信息全覆盖。
(二)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志愿者的服务保障机制是青年志愿者是否能够安心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性化保证。志愿者在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同时,同样需要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作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单位,团区委将广泛征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组织系列的青年志愿者风采巡讲活动,为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将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和认证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普遍性和项目化相结合,建立各司其职的志愿者培训体系。我们将依托各种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就志愿者的基本知识、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以及志愿者队普遍开展的服务活动等,为每一位注册报名的志愿者开展志愿者服务基本要素培训,让青年志愿者第一时间掌握有关志愿者的普遍性信息,为今后顺利开展服务奠定基础;同时,我们可以依托已经建立的志愿者服务基地,根据基地需要的志愿者服务内容,为在基地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开展服务内容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基地的运行质量;第三,我们还可以根据志愿服务的项目,特别是大型会展活动的服务工作,开展具有项目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具体培训工作,让青年志愿者全面掌握志愿服务的要领和技巧,为更好地服务大型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录和表彰机制相结合,建立普遍受益的志愿者认证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电子档案和书面档案相接合的方式,开展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基地和志愿服务接受者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综合评定和认证,并以电子或者书面的形式在一定时期内反馈给青年志愿者及其所在单位,对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进行肯定;我们可以广泛开展各个层面的志愿者表彰评选工作,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扩展志愿者以及服务队的表彰范围,不断激发青年志愿者奉献社会的热情;对于特别突出的志愿者,我们可以在一段时期内评选“普陀区十佳青年志愿者”,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者这个光荣的行列中来。
(三)优化配置,发挥青年志愿者更大的作用
要更好地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专业优势,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要从服务队和项目出发,提高服务内容的专业化水平。2007年3月,普陀团区委与区文明办合作建立了启星学校等十个第一批普陀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基地,2008年还将成立以阳光之家为主体的第二批服务基地,同时正在逐步通过志愿者服务队网络注册系统,逐步提高青年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在志愿者工作中实现“人尽其才”的合理工作格局。
阵地优化,为志愿者发扬奉献精神提供更多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建立和挂牌,在社会上建立起各种贴近青年、运作有效的志愿者服务平台,努力为广大青年志愿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和阵地化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本身或者团组织,实现对服务基地的长效化管理,逐步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项目化品牌;我们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基地的运作,不断丰富服务基地的服务内容,扩大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志愿服务的能级和服务基地辐射社区的能级,促进社区“一助一”和谐行动的开展。
项目优化,为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更广的舞台。我们可以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整理出相对专业化、较为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专业服务的系列项目;我们可以根据整理出的项目,匹配现有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集中力量打造优质的专业服务品牌;我们还可以不断拓展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吸引一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体,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项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bsp;

本文由第 一公文 网 收集整理7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9 21:26:51
上一篇:园区团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企业兼职团干部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网友评论《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