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的诠释

本文由 第一公 文网 收 集整理5

学校文化的诠释

一、文化建设主题——仁爱
“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是人与人互相亲爱,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互相友爱,互助、同情等,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
“爱”是恒久忍耐,不轻易发怒,恩慈感恩、不嫉妒,永不自夸;凡事相信、盼望、忍耐、永不止息;爱是心存圣洁,胸怀坦白,相互信赖,不虚假,没有畏惧。
“仁爱”是有道德人的基本要求,选择“仁爱”为文化主题,正与教体局以德治校主题活动和我校创师德示范校,实施人性化管理相吻合,也与我校国学教育特色相吻合,与和谐社会建设大环境也是一致的。
二、办学宗旨——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
为培养具有民族品格和国际视野的时代公民,我校把办学宗旨确定为: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这正是我们搞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改进学校管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其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让孩子们一生能够幸福吗,那么,我们学前、小学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孩子一生幸福打基础吗。选择这一办学宗旨,我们教师就更加明确了我们担子沉重,责任重大。
三、一训三风
校训:明德、尚礼、博学、笃志。
明德,就是品行贤明,出自《大学》里的一句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说学习的本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尚礼,就是崇尚礼节,懂得文明礼貌,尊敬师长,爱护幼小。
博学,指猎取广泛的知识,知道的多,了解的广,知识丰富。出自《中庸》里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讲的是学习不光要广泛的学习,还要质疑,提出问题,追根到底。
笃志,指志向专一,专心一意。笃志出自《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
校风:人本、和谐、启智、求真。就是以人文本,以师生为本,建立和谐校园,创建温馨的工作、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启迪智慧,追求真知。[莲山课件]
教风:引领人格,培养习惯,尊重个性,激发创造。从推进素质教育出发,教书要先育人,成才要先成德,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打造有学校特色,学生有特长。
学风:乐学、敏行、合作、创新。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事最重要,因此,我们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定为学风的一部分。
敏行,出自《论语》,“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少说话,多做事,行动机敏、积极、果断‘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
合作,合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会合作的人,再有本事也不会在社会上立足。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有合作的意识,学会合作,将来才能更好的工作,更好地去创造。
创新,是现在及将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没有创新便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会被淘汰。
乐学、敏行、合作、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学生的发展。
四、校标
校标为“鼎”形,由xx小学的双字,变形而成,校标释义:此标志由xx小学的“双”字变形而来,整体造型像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鼎”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文明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具有显赫、尊贵、盛大、端庄而稳重等含义。中间暗藏书籍,彰显学校设计本体,用知识搭建起成功的桥梁,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2绿色代表着生命、希望、理想和成长的意义,红色代表着激情和力量。3此标志寓意着xx小学笃学进取,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搭建起一座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破土而出的幼苗,为莘莘学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铺就一条通往未来成功的桥梁,让他们放飞五彩缤纷的梦想,奔向美好的未来。
五、校歌——《希望的摇篮》
校歌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创作,李z老师作词,高春红、代焕群老师作曲。歌曲欢快、优美、动听,充分体现了xx小学是4000多名孩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摇篮。

本文由 第一公 文网 收 集整理5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4:02:44
上一篇:激励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药学监护(医学论文)
网友评论《学校文化的诠释》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