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本文由第 一 公 文网 收 集 整 理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以及如何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sp;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sp;“两个分清”&bsp;“三个剥离”

20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毫无疑问,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对此笔者谈几点思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

我们探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一是国家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个人层面,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其实质讲的是三种不同的价值理想建构。从国家层面,主要说明我们将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态;从社会层面,具体阐述我们应该建设成为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从个人层面,详细规划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这三者相依相存,缺一不可。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根基;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保障;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条件。这犹如习近平所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从文化传承和思想根源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确实是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文化根基之上的。在我国早就有治国、平天下之大理。正如《大学》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其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气呵成,相互贯通,互为关联。整体意境上已包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

从国家层面来看,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孔子曾如此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这就是说,治理国家要讲“大道”,大道,就是共同遵守,而去努力执行的一个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就是选有德性、有才干、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担当国家大事,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就是讲信用,不欺瞒,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和睦相处。

从社会层面来看,其社会境况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孔子把这样的社会叫做“大同”。

从个人层面来看,其品质修为应重在于修身养性。《大学》说的明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从社会分工的层面,把每一个人应该重于什么样的个体修为,具有什么样的个体品质阐述的清清楚楚,而以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交往的基本行为规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强调为政者的个人修为,特别突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生境界和民本情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和养分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意义上来把握,应该看成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说的明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概括起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共同生活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形成、发展和聚积起来的精神生命实体,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永恒不灭的活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生命进程中根据时代要求提炼出来的的理性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大系中的一个环节。自然是不可与中华优秀文化相割离的,它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华优秀文化广博的内容来看,其精髓主要体现为:一是“仁”的核心价值理念;二是“恕”的实践价值精神;三是“德”的人格价值追求。其三者不仅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乃至于个人层面,都提供了坚实的优秀文化基础。

基于国家层面,“仁”是支撑国之为国的根本。“仁”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仁者爱人。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樊迟问仁的含义时,就曾明确指出: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仁者爱人”的思想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素,这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小康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这个价值要素的实质就是“修己”、“克己”。因此,无爱人无所以构建起良好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应该说,这对我们今天建成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培育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

基于社会层面,“恕”是社会和谐的依据。“恕”就是宽容,是“仁”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曾国藩有句名言:“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社会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难免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发生争论,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一点、相互包容一些,能够努力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贫而无怨”、“富而无骄”(《论语·宪问》),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社会自然就会呈现“自由、平等、公正”的状态,“法治”也就融含其间了。

基于个人层面,“德”是个人品质的核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具有广泛的涵义,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可纳入“德”的范畴,不仅如此,“德”更是一种为人的崇高境界。因此,我国历来志士仁人都十分强调做人“怀德”。孔子说的非常明白:“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做人怀德,才是君子之所为,人的一生无非是以德律己,以法束己,做人怀德者为人的正道。而做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却多怨恨,是小人之所为。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这就是说一个人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孔子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即君子通达于仁义之行,小人则精通于财利之道。所以,“君子先慎乎德。”(《大学》)

三、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更加有效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进行“两个分清”与“三个剥离”。“两个分清”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绵延性与现实创造性的关系。我们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仅此一点,中华文化在其承载的内容上是厚重性和历史性的,在中华民族生存的任何时期都是不可断裂的。文化的现实创造性,只是中华文化历史链条中的一环,这个环节无论有多么创新,也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历史延续或者替代文化的历史厚重性。

二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主体与创造主体的关系。我们说文化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生活是文化的源泉,一种生活的历史绵延性决定着特定文化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而生活的主体是人,是既定的某种人群。因此,中华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中华民族自身,是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大众基础。但是,文化是需要提炼的,自发的生活是不能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精神,因此文化必须进行创造,也就是进行生活精神的提炼与张扬。在此来看中华文化,它既是人民大众的,又是知识精英的。前者是根基,是载体;后者是繁叶,是精髓。

再看“三个剥离”,即把根植于中华民族中优秀的大众的传统文化与封建社会中王权的专制的文化形态剥离开来,把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知识精英与封建专制中的统治者剥离开来,这也就是把中华优秀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与文化的使用者、占有者剥离开来。

通过“两个分清”和“三个剥离”,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是优秀的文化,哪些是文化的糟粕。在此,文化的摒弃,不是因为文化曾经被谁使用和占有过,而是摒弃掉文化使用的为己性和占有的个体性。也就是要摒弃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被封建地主阶级用来为其统治服务的为己性,以及农业文明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旧的生活习俗与行为习惯。

为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事业,是福祉于每一个中国人切身利益的事业,这在本质上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相通的。

所以,要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它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要紧的是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身修养做起,把这样几点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一是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民族、报效祖国的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范畴。

二是把“笃志而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范畴。

三是把“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范畴;

四是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关爱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范畴。

只要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坚守自己的修身本位,认真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真正地在现实生活中,既坚持了良好的品行修为,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bsp;

本文由第 一 公 文网 收 集 整 理2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09-15 21:19:32
上一篇:如何理性看待“弃考族”现象
下一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大学生“四道”的思考
网友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