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途径探索

本 文由第一 公文网 收集整理5教育方针要求“德、智、美、劳”全面发展,历来把德放在首位。教书育人当以育人为先。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多次说“教育失误”,其核心也是个德育问题。在日前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问题指出:“要充实和改进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下面,就加强中学德育的途径谈点浅见。

、要解决好统一的教材和课程设置问题。如今普通中学还没有一本统一的德育教材,这不能等。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以省或地市为单位,在总结已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照教育大纲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自己动手编写专门教材。该教材在考虑全国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具体材料的选择,一是可把原来渗透在各学科中的某些相关章节分离出来,集中起来,二是尽可能地选择当地的乡土教材,这既可解决德育教育空洞的难题,也可以解决教育实践中乡土文化教育相对不足的问题。没有独立的德育教材,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可能规范化。至于解决课时问题,只要领导真正认识到位,每学期安排点时间总是可能的。

2、要解决师资的物色和业务培训问题。现在的中学教师中,理科教师绝大部分没有学过伦理学,文科教师中也只有少部分学过伦理学。德育经常讲,其实连德育的基本概念是怎么一回事也知之甚少。为此,师范院校要加强以文科教师、班主任为重点的德育师资的培训工作,在现任教师中培训出一批既热心又熟悉德育规律的师资,形成自己的基本队伍。另外再从校外聘请一批德育教师(辅导员)。他们可以是老革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一切对德育工作中有所研究的有识之士。没有一定经过严格培训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都强的师资队伍,加强德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3、要解决好专门教育与渗透教育的关系,坚持以渗透教育为主。这并不是说要贬低德育独立学科的地位,而是说结合教育,另有一番天地。寓德育于历史教育、语文教育、政治教育之中事半而功倍。而专门德育课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和理解德育的意义、重点和方法。通过结合、渗透教育使所掌握的德育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4、要发挥好班主任的特殊作用,努力使班主任成为德育实践的能手。在现行学生管理体制上,班主任承担着沟通学校与学生,学生与任课老师,家长与学校和学生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并且是学生个人与班级集体关系重要的调解人;从学校对于学生日常的管理角度看,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也是在学生中最有影响力的;班主任还占有班会活动、家长会等阵地;把握着家访和周记等渠道;能够对学生进行学期操行评定。班主任可以通过这些阵地和渠道,加强日常的德育熏陶,制定班级德育日常考核办法,也可以是规定学生写有一定德育意义的周记,举行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德育作用强的影视作品和其它文艺作品,并进行讨论,发挥其道德教化作用。这些都是别的老师无法替化的。

5、要解决好德育的考核评估问题。德育工作是好差应当列为对一所学校进行综合评比的基础要求,要实行一票否决制,把责任落实到学校主要领导;与之相适应,德育也要作为评定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对德育工作漠不关心的教师,不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不是合格教师;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对于学生的德育效果的考评标准,便于实际操作,使学生的道德修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进步和后退的评价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准。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总之,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有守土有责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338查看)精神对对待德育工作。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说过一句话:如果风气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有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学生是未来,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作为教师要自觉承担起这一光荣的历史责任。

以上五个方面,集中到一点,仅是一个学校内部教育的问题。其实,加强和改善学生德育工作,另有更广阔的途径。中共中央最近下发的文件明确指出:“要进一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在教育资源利用、在工作范围拓展等有新突破,推进全社会共同关心、全面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至于如何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在此不再展开论述。本 文由第一 公文网 收集整理5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4:02:22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责任感"小学高段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索 
下一篇: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
网友评论《中学德育途径探索》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