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治理商业贿赂

本文 由第一公文网 收 集整 理3

  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治理商业贿赂。最近,28个部委将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查处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行为。特别是一些企业之所以成为商业贿赂的温床,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企业面临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在企业的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漏洞,因而使其步入商业贿赂的怪圈中而不能自拔。商业贿赂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十分巨大,治理商业贿赂刻不容缓。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活动中商业贿赂沉渣泛起。如在工程建设、矿产开发、房屋拆迁、旧城改造、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企业改制等工作中,一些人暗箱操作,黑幕交易,官商勾结,权钱互换,利令智昏,扭曲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使商品价格严重偏离价值,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对此十分不满。
  商业贿赂破坏市场环境
  商业贿赂无处不在:小到出租车拉客的“回报”、医院中的药品“回扣”,大到外资公司向官员行贿。在商业交易中给予回扣以获取交易机会,目前在我国已成为潜规则。其中,在医疗、电信、金融、建筑等行业最为普遍,形式也越来越隐蔽,常常以技术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外出考察等貌似合法的形式出现。
  商业贿赂导致的市场腐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负面影响很大。有关专家指出,商业贿赂背离了市场经济对公平竞争的要求,破坏了正常的交易秩序。使诚信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假冒伪劣产品大开方便之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医院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中的腐败贿赂行为,提高了医疗费用成本,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商业贿赂还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投资环境。许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就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不行贿很有可能失去市场;另一方面又要受到自己国家有关反腐败等法规的制约,投资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演变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很难想象,一个依靠商业贿赂发展壮大的企业,能打造出真实的竞争力;一个漠视市场正常游戏规则的公司,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长远发展。
  商业贿赂已经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损害。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表明,仅在全国药品行业作为商业贿赂的回扣,每年就侵吞掉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6%。因此,这一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惩治商业贿赂,将有利于我国商业环境的净化和规范。
  商业贿赂长期存在的原因
  在经济发达国家,商业贿赂在其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即已出现。这种现象被当时的经营者认为是一种经营手段,政府对商业贿赂行为也并未加以制止。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限度的所谓“折扣让利”以纷繁复杂的形式大量存在,以至于形成了当时的商业习惯。
  专家指出,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和原材料的供应等方面,全部由国家计划部门来安排。流通领域里,国营商业与供销部门均需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进销差率,进行一直从货源供应到批发、零售的一系列流转活动。由于企业的产、供、销各环节均受国家计划调节,企业本无经营自主权,再加上国家对企业与市场又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所以,没有商业贿赂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然而,商业贿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以名目繁多的形式纷纷出现。对此,有关专家分析,其直接原因是:
  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渐得到确立。由于每个经济主体都有着自己的独立经济利益,在竞争中,不良经营者就会运用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实施商业贿赂,争取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
  我国市场体系还处在进一步完善之中。体制转轨时期,行政干预经济的现象依然存在,使以各种手段获得行政的支持、获得项目、获得特许、获取资源成为可能。商业贿赂是市场不成熟、资源不够丰富等条件下,滋生的一种丑恶社会现象。
  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量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没有固定的供销渠道,在原料供不应求的条件下,为获得物资供应,就有可能行使商业贿赂行为。他们没有稳定的销售对象,为推销商品,他们会买通采购人员,争取交易机会。另外,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账目管理制度不严,也为商业贿赂开了方便之门。
  “在中国,商业贿赂已经成为交易成本。结果是,不这样做,你就没有竞争力,而最后是我们的经济秩序被扭曲,而劳动者也无法提高工资水平。”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如是说。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法学教授杨建顺认为,商业贿赂成为如今许多行业普遍存在的潜规则,这与政府占有的资源具有有限性密切相关。首先是高额的非法经济利益的诱惑;其次是侥幸心理的作祟,虽然我国在商业贿赂方面的立法较多,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缺陷,这势必使大量商业贿赂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曝光、立案和处罚,也意味着商业腐败被发现的几率较低。
&bsp;
  从源头治理商业贿赂
  从当前看,商业贿赂之所以盛行,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经济规则的不完善,是相关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是权力对市场经济规则粗暴干涉所导致的运行不畅。这些才是商业贿赂多发的真正病根。比如医药界,商业贿赂之所以极其盛行,就在于当前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医生处方权的寻租空间过大,那些靠“回扣”生存的所谓“医药代表”才会应运而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打击商业贿赂,迫切需要重构健康的社会心态”。
  中科院周城雄博士在《新京报》撰文认为,单纯地依靠法律手段,难以真正有效遏制商业贿赂的蔓延。对于现存的严重商业贿赂现象,必须从源头治理,采取釜底抽薪之策。
  专家认为,对存在商业贿赂现象的机构要加强制约。法律的监督成本相当高,有时候甚至高到难以执行的程度。例如让法律来监督每一个医生是否收受了回扣,实际上是不太可行的。而让各大医院来监督医生则容易得多。如果医院对于接受贿赂的医生严厉制裁,对于行贿厂家的药品拒之门外,那么医生和经销商自然不敢造次。可是医院监督医生的积极性不可能来自于内部,而只能通过医疗体制改革,让医院的成本受到外部严格的审查和制约才能实现。
  必须让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部分国有企业成为商业贿赂的温床,主要是这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不足,对于成本的变化不敏感。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下,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商业贿赂的存在,对于采购方来说,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成本的提高(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338查看)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就会千方百计防范自身的采购漏洞,将工作人员收受商业贿赂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程度,受贿的可能性降低了,行贿的自然减少了。
  专家指出,要加**律的执行力度。除了依靠法律明确商业贿赂的范围和制裁措施之外,法律的执行力度决定着惩治商业贿赂的成败。我们现在的各种法规并不少,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根源就在于法规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当商业贿赂实际上成为某些行业的潜规则时,如果相关法规执行不力,那么不依照潜规则行贿受贿的企业和个人反而会蒙受损失,如此一来商业环境根本无法清净。(作者:人民论坛记者 陶建群)
&bsp;
  链接:
  什么是商业贿赂?
  所谓商业贿赂,是以获得商业交易机会为目的,在交易之外以回扣、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报销各种费用、提供境内外旅游等各种名义,直接或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实物和其他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事件回顾:
  ·2004年3月,世界500强之一的默沙东(MSD)公司解雇了20多名中国分区副经理和医药代表,理由是“假以学术推广的名义报销娱乐费”。
  ·2004年4月6日,朗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汇报文件,指出朗讯将解除其中国区总裁戚道协、首席运营官关赫德及财务主管和市场部经理的职务,理由是他们为合作方提供回扣。
  ·2005年5月,美国司法部报告指出,天津德普公司从99年到2002年期间向中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国有医院医生行贿623万美元的现金,用来换取这些医疗机构购买DPC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德普公司从中赚取了200万美元的利润。
  ·2005年4月22日,香港珠宝商谢瑞麟父子被指涉嫌向旅行社雇员提供非法回扣,作为安排内地旅行团到该店参观购物的报酬,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

本文 由第一公文网 收 集整 理3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3:10:55
上一篇:对完善存货库存管理与核算的研究
下一篇:落实科学发展观 既快又好地发展县域经济
网友评论《加快治理商业贿赂》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