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天花板”价格与“地板”价格的矛盾及解决对策

郭子欣

【摘要】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粮价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粮食价格面临国际粮价的压力,国际粮价成为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天花板;而另一方面,国内粮食的生产,由于生产成本使得粮食的成本价格不断高涨;地板的抬升,天花板的下降,造成了农业生产利润的不断降低,针对反映在农产品价格上面的农业生产的种种矛盾,文章认为应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天花板价格;地板价格;农产品价格

2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内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对国内影响也不断扩大。2004年以后,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来保护农业发展。但近年来,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逐渐走低,国内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高企,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农民增产不增收,粮食收储财政压力也日渐扩大,新时期农产品价格矛盾亟待破解。

一、农产品的天花板价格下降

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外大宗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比重逐渐上升,“洋面”“洋油”“洋米”等大量充斥着中国市场,甚至在国内的小城镇也屡见不鲜。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792亿美元,2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039亿美元,其中进口2586亿美元,出口7553亿美元。短短7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扩大倍,伴随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增加7倍多,海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影响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在国家“以粮为纲”的政策指导下,我国国内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7年,达到2358亿斤。市场经济下,商品粮必须通过出售才能取得其价值,粮食丰收,面临竞争加大。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价格,国外大宗农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构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天花板。因为作为低价格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我国居民对口粮的需求有限,而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在利润追求下,为尽可能缩减成本,总是追求低的原料成本,所以农产品价格无法高于海外农产品完税价格,否则就会出现销售困难。

随着近年来国际大宗农产价格的走低,我国农产品价格面临的价格压力越来越大,关税的低价,导致我国农产品不受保护。我国不少农产品面临市场价格与海外农产品完税到岸价格倒掛的尴尬境地。

农产品天花板价格,给农业带来了极大压力。降低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降低了农业的比较收益,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小,波动大,为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保护农业,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大量农业品带来了极大的收储压力。

二、农产品地板价格上升

农产品地板价格主要是指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近年来,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从2005-205年,小麦、玉米、大豆每亩平均生产成本增长89%。205年,中国稻谷单位产量总成本比美国高466%,小麦高297%,玉米高64%,大豆高0%①。

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迅速上升,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人工、农资等成本的快速上升,其中尤其是土地和人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成本迅速增长,体现为土地流转成本的增加和雇工费用的大幅增加。此外还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快速上涨,据调查,2004-204的0年时间,粮食综合价格仅上涨4%,而四类农资价格上涨却高达86%②。

面对天花板,农业无法根据供求关系调节抬升价格,面对地板,受成本因素影响也无法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天花板价格下降和地板价格的抬升,降低了农业利润,大大挤压了农业是生存空间,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甚至威胁到了我国的农业安全。

三、农产品价格冲突的解决对策

(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由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体现在部门、产品等结构性矛盾上。4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大幅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吃的饱”,转向于“吃的好”,“吃的绿色、健康”。绿色生态优质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即便价格较高,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农业生产要适应农产品需求变化,优化生产结构。优化部门生产结构,增加肉类、奶制品、禽蛋类、鱼类等产品生产。优化产品结构,增加绿色生态高端农产品,从具体品种来说,增加大豆、棉花、食糖、奶制品的供给。同时发展农产品的标准化认证,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

(二)改革土地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户家庭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规模小,分散,地块众多且细碎化,户均耕地面积不足8亩,耕地规模小,细碎化,导致农业生产无法产生规模经济,也很难进行机械化推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为扩大经营规模奠定要素制度基础。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立,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通过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等方式,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农业经营的适度规模化。

培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通过农业补贴、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等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快速发展;加强职业农民的培养,通过专业培训、竞聘上岗等方式培养农业的职业经理人,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

(三)改革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形成合理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长期以来,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为主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为我国的粮食增长,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扭曲了农产品的供给,造成农产品生产结构失衡。过高的收储价格,造成了粮食库存的持续增加,财政负担加重。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发生了阶段性变化。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和人口增长趋缓,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远超口粮需求。从农业生产主体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经取代传统农户成为农产品商品化的主体。从农户收入结构看,种粮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比重也大幅下降。农业实际发生变化,当前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也亟待改革。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要以提高农产品供给效率,发挥市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决定作用为改革目标。降低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将农产品最低收购价维持在成本左右,避免谷贱伤农,实行农产品的价补分离,发挥价格信号对农产品生产的指引作用。完善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出台农业保险政策,特别是农业的目标价格保险,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注释:

①魏后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J]中国农村经济,207(05):2-7

②宋亚平,宋菲菲拷问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现象[J]江汉论坛,205():5-0

【参考文献】

[]王国敏,常璇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J]理论探索,207(06):00-06

[2]魏后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J]中国农村经济,207(05):2-7

[3]张照新,徐雪高,彭超农业发展阶段转变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思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6,3(04):33-39

[4]宋亚平,宋菲菲拷问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现象[J]江汉论坛,205():5-0

[5]姜长云我国农产品市场正在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J]新视野,2009(02):9-22

文章来源于:智富时代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5 18:24:46
上一篇:论法律解释目标
下一篇:利益平衡原理及其在知识产权法中的应用
网友评论《农产品“天花板”价格与“地板”价格的矛盾及解决对策》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