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浅谈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bsp;
  对地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党和国家长期以来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日趋加强。但由于我国仍处于重大经济社会调整转型阶段,体制机制改革还存在滞后的方面,在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方面,仍然存在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失之于"空"、失之于"虚"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利益矛盾冲突进一步加剧,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客观上将面积更多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需要各级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我个人认为,在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必须全面营造氛围,解决监督上缺乏意识的问题
  目前,在对"一把手"的监督上,首先表现的是对"一把手"监督的社会整体氛围不浓,概括起来有四句话: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弱"、群众监督太"空"。从上级组织来看,监督管理的对象多、任务重,时空限制大,对下级党政"一把手"的工作思想、生活内容难以全部掌握,客观上存在监督只重视工作绩效、发展水平的考核,而忽视对思路、工作、生活作风的教育现象,导致了管理监督上的不全面和鞭长莫及;个别领导甚至对监督患得患失,怕压制积极性,怕失去群众基础,怕丢失自己的选票。从同级班子来看,监督的对象是"一把手",位高权重,有的是"为尊者讳"、碍于情面不便监督,有的是为求团结、服从为上不愿监督,有的是心理阴暗、顾忌私利不敢监督。从下级组织来看,普遍存在"唯上是从、唯大是宗"思想,缺乏监督意识。从"一把手"自身来看,承上启下,责任重大,不少人习惯自己拍板说了算,逐渐淡化了自我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
  针对上述情况,一要加大党纪法规教育力度,增强遵章守纪意识。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力宣传学习《党章》、《宪法》、《公务员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党纪法规,使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熟练掌握党内监督五项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干部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行政,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二要加大政治思想教育力度,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任何人的腐化堕落都不是一天之内形成的,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逐渐蜕变的过程,期间要经过反复激烈的思想斗争。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对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进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之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永葆政治热情和工作激情,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接受监督。三要加大舆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监督意识。要大造舆论声势,强化正反面典型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中央反腐决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决策上来,积极主动加强监督工作,切实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和水平。
  二、必须合理配置权力,解决监督上缺乏重点的问题
  在现行体制下,党政"一把手"集人、财、物、事等各项决策权于一身,缺乏合理的配置和制约也造成对"一把手"的监督比较难。从"一把手"的地位看,"一把手"是一个地方和单位的舵手,是方向,肩上的责任重,承担的压力大,各项工作任务、各种责任追究都要由"一把手"承担,导致"一把手"必须拥有果断的决策权,副职只能遵照执行。长此以往,部分"一把手"逐步脱离民主集中的原则,导致形成"用人一言堂、花钱一支笔、办事一拍板"的高度集权格局。从"一把手"的作用看,承上启下,左右协调,影响力、号召力相对较强,上面的指示精神要组织传达,下级的问题建议要组织汇报,内部的各种矛盾要组织处理,"话语权"在班子成员中占很大的比重。从"一把手"的性质看,既要履行重要决策权,又要对上对下负责,同时还要接受监督,可说是"权力与矛盾"的结合体,机制不健全,关系不理顺,监督很难到位。更有甚者,个别"一把手"长居一位,自封"老大",听不进意见,受不了批评,同级和下级的监督权利根本无法保障实施。
  鉴于这种"权力与矛盾"的结合体,必须重点对"一把手"的权力进行合理配置。一要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快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市场手段解决党政"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审批过多、包办过多现象,推进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要推进权力的内部合理分配制约。要根据不同的性质,适度进行权力的内部分配,实行权力责任一体化,并规范程序,用程序规范权力,同时形成"一把手→成员→队伍"不同的监督主体,主要监督人事问题、财经问题、决策失误问题,解决"一把手"全包全揽现象。在决策上,充分听取班子成员不同意见,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做到决策办事既集中又民主;在用人上,民主推荐、集体研究,实行推荐跟踪责任制;在用钱上,"一把手"主管大局,审批权力相应分给副职,着力改变"党委就是书记,政府就是县长,党组就是局长"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工作层面改变"一把手负总责"、"一支笔审签"等责任体系,从而解决一个地方或单位"成败系于一人,毁誉从于一身"的局面。三要界定突出不同监督重点。除重点监督监督大局的重大项目、重大支出、重要人事、热点问题处理等,还要因人因地分设监督主流、重要目标,发达地区关键监督权钱交易、买官卖官、干涉市场等,贫困地区主要监督以权入股、与黑恶势力交往渗透等,要加强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监督,防止不良作风的渗透。
  三、必须适时改进方式,解决监督上缺乏手段的问题
  "一把手"工作特殊,工作时间易监督,生活范围难监督。即使在工作时间内,因"一把手"工作时间难有规律、难定区域,又是跑项目、又是谈业务、又是陪领导、又是签文件、又是处理矛盾等,一般人也无法介入、无人知晓、无法监督;"一把手"和其他同志相比,有不同的朋友圈子,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交通工具方便,通信工具通畅,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丰富,八小时之外的活动都属"隐私",外人根本无法监督。从现有的监督手段看,也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一般是采用谈话、报告、述职述廉、群众评议等方式,一年一度例行公事,形式主义轻描淡写居多,针对性不强且多为事后监督,不进入问题严重阶段,不会采取监控侦察措施。
  对此,一要完善加强巡视、诫免、惩戒、交流等手段。要完善巡视员制度,定期不定期、定点或随机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帮助处理;要建立健全谈话、诫免制度,实行上级主要领导谈话、组织部领导谈话和重要时节、重要工种、重要对象谈话制度,促使"一把手"时刻警醒自己、提醒自己,同时也便于上级领导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以免下级为向领导汇报思想而托关系、找门路,投其所好、思想混乱;要加强警示教育,编发一些反面警示素材,尤其是本地的人和事的反面教材,组织"一把手"学习反思,通过剖析来教育,使之防微杜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使干部置于不同的监督环境中,"一把手"到新的单位有激情、有热情、想做事,接受监督意识强,一旦全部熟悉了,就认为可驾驶全局,不再听不同意见,激情也少了,可谓"江郎才尽",工作平平过,得过且过混日子,贻误事业、耽误单位,要通过交流来增强监督意识,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二要加大群众、社会、舆论监督力度。要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广泛开展民意测评、民情恳谈等活动,从中了解干部、提醒干部,起到教育干部、保护干部的作用,同时澄清干部问题,还干部清白;全面推行定期听证、新闻发布等制度,以及"一把手"网上对话交流等方式,促进更广泛的沟通交流和监督。
  四、必须加快机制创新,解决监督上缺乏实效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监督机构较全,但机制不全、体制不顺、效果欠佳。从监督机构看,有组织部、纪委、审计、监察、检察、人大、政协、新闻媒体等,但未有效整合,各行其是,兵力分散,效率不佳;且这些机构的监督权都受制于同级"一把手"的执行权,难保公平公正。从监督对象看,象市一级需要监督的处级干部就有000人以上,还要监督科级及其他干部,既没有这么多监督人员,也没有那么长的监督时间,只能有反映就过问查查,无反映就听之任之。从监督层面看,从中央、省、市下发文件可知,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均为监督范围,既有手机装备、红包礼金、住宿公车等,也有吃喝、衣着、言语等,从理论而言都是应当监督,但范围之多、层面之广监督难。从监督效果看,事前监督少,事后监督才介入,且有的领导对管辖范围内出问题的"一把手"还往往不忍下手,强调"允许干部犯错误"、"培养干部不容易",通融通融、教育教育,只能隔靴搔痒、蜻蜓点水,造成侥幸心理,越陷越深,成为罪人。
  因此,必须在创新机制体制、完善监督体系上下功夫,着力增强监督实效。一要整合监督资源,配强监督队伍。组织、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均有监督之责,监督对象基本类同,监督范围基本相似,建议将有关力量进行整合,明确各自监督的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同时,监督队伍要轮换,长期监督别人,易产生特权思想,易形成思维定势,易同化,要定期轮换。二要完善监督机制,理顺监督体制。重点要完善"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监督内容、办法和处罚措施,规范"一把手"的权力行使和领导行为;要理顺监督管理体制,上级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要突出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重点,推行巡视员制度,改变线长面广看不到、管得到却不知道的现状;要加强专门监督机构的垂直管理改革,强化独立监督功能,改变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的现状。三要加强处理惩戒,推进成果应用。要加强群众评议、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成果的应用,对反映的问题要严格依法依纪处理,触犯哪一条就按哪一条处理,不能强调"允许犯错误"、"培养干部不容易",真正关心干部是要大胆使用犯过错误的干部,而不是不处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4-08-13 19:06:13
上一篇:在干部作风建设中履职尽责&nbsp推动全县转型跨越率先发展
下一篇:把加强监督作为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
网友评论《浅谈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