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方法

周晋阳

【摘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中学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缺少专门的生涯指导教师等原因,在学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面临客观困难。课题组根据中学实际,开展了在初中文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出利用教材文本法、借用名人事迹法、引用时事热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课外职业体验法对学生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关键词】初中文科;教学;职业生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在初中文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JYB6250024)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0568(207)34-033-0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为培养初中生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让学生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曾在初中生中开展了以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职业生涯教育,但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较重、缺少专门的生涯指导教师、家长不支持等原因,职业生涯教育逐步流于形式。为破解这一困境,课题组开展了在初中文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深入挖掘初中文科教材知识,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科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整合。通过对多种课例的分析研究,课题组总结了在初中文科教学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渗透的有效方法。一、利用教材文本法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年版)中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年版)中指出,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年版)指出,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年版)中指出,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初中文科教材中,有诸多涉及个人理想、潜能发展、认识自我、职业体验、角色扮演、升学与就业、名人事迹等与学生职业生涯方面有关的表述,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文本内容,引发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探索。二、借用名人事迹法

初中语文、思想品德、历史、英语、地理教材中列举了许许多多的名人事迹,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在达到突破教材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思考,激起学生的职业规划兴趣。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许多优秀人物都曾在青少年时期立下志向,他们经过不懈的奋斗,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名人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人生理想的做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与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从而产生实现理想的持续行动力。三、引用时事热点法

让学生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初中文科课程的特性之一;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是初中文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引入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社会发展产生的新兴职业、全国掀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互联网+”带来的职业变化等鲜活的时事热点,不仅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亲社会情感,也能让学生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考虑自己的现状与未来。四、采用角色扮演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扮演教师、医生、艺术家等各种职业角色,感知不同职业的特点,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性格、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理解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生存道理。通过角色扮演法可以在情景模拟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心理素质进行测评,对学生的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各种潜在能力进行研判,同时也增加了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交流中高效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全面地认识自我,关注自我,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体验。五、课外职业体验法

在课题组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学生对参与职业体验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提高自己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谁来当农民》命题作文、道德与法治课“拓展空间”里“分组查找有关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环卫工人等履行责任的感人故事,并相互交流”、地理课本里“我是家乡小导游”等作业,都显示出当前教材对学生进行职业体验的引导。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涉及的拓展内容,把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给学生布置在课外进行职业体验、书写体验感悟等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知识。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的职业生涯理论告诉我们,初中生正处在职业生涯成长阶段的能力期与探索阶段的试探期,他们以自我发展、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对未来职业进行尝试性选择为主要任务。利用教材文本法、借用名人事迹法、引用时事热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课外职业体验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实现了初中文科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的关联,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学生尝试性地定位未来职业。

参考文献:

[]王一敏中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6

[2]覃章成职业生涯规划(初中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3

[3]蔡琪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观察(上旬刊),204,(06)

(编辑:胡璐)

文章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50:13
上一篇:从数学史看教材中椭圆定义和方程的推导
下一篇:基于Moodle的混合式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
网友评论《初中文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方法》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