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探究

李锡根

摘要:校园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德育”教育的精神,应该首先发挥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修养,本文就此对小学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作以探究。

关键词:小学学校;校长;德育工作;引导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除了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体能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修养的发展,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校长要发挥引领作用。

一、理念先导,转变德育观念

在校园德育建设中,校长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人为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校情、学情出发,做到善于学习、积极尝试,与时俱进,敢为天下先,创新发展,确立自己治校的教育理念。就此,笔者在我校确立了“至善致远、成人成才”的治校教育理念。

在这一理念基础上做好“+”法。“至善致远、成人成才”,寓意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不浮躁、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先成人,后成才!”。“至善致远”,取之于“《礼记·大学》”、“诸葛亮的《诫子书》”。止于至善,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围绕着“至善致远、成人成才”的理念,进一步拓展。表现为:我校通过采取制订、完善相关制度、制定标准、完善师生服务、培育师生个性发展空间等举措,扶持创新发展、搭建平台、引领示范,建立一种家、校、师、生“共生共存共荣”的有效模式。

二、弘扬主旋律,培育爱国情怀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不断加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然而随着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在国际社会中广泛宣传“中国威胁主义”,并且得到了不少于国家的接受和认可。在和平发展仍为时代的主题国际环境中,中国一方面在为本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一方面又因巨大的成就招致其他别有用心的国家的攻击,因此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处境依然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领土纠纷问题、文化冲突问题以及经济抵制问题。所以,加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意识显得很有必要。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必须要在小学德育管理渗透“德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在小学德育管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例如,我校将升国旗仪式常态化,加强升国旗过程的仪式感,增加国旗下讲话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鼓励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讲述优秀的爱国主义人物以及其爱国故事,比如爱国英雄杨靖宇、爱国学者吴玉章等;组织学生参与校园集体活动,观看优秀的爱国主义历史记录片,增强爱国主义历史教育;开办爱国主义文艺表演课,将爱国主义文艺表演搬到课堂上,可以通过朗诵爱国主义诗歌,表演爱国主义话剧等形式;举行祭拜先烈活动,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德育渗透,诚信为先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之一。人无诚信则不立,自古以来,不论中西方,是否诚信都是评判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正处在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前意识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心理表现就是主观性强,换句话说就是过于自私,不会考虑说谎的后果,诚信意识较差。诚信教育是小学德育管理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要素,因此小学德育管理应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小学生的诚信观念。在小学德育管理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例如:举行自我检讨自我批评活动,反思自身曾经做过的不诚信的事,以及为自己和他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改正和弥补的措施;组织班级“诚信标兵”评选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诚信榜样,带动全体学生一起学诚信,爱诚信,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综合考评,优化管理模式

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育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课堂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提升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性与时效性必须要创新校园管理模式,综合考评学生的表现。

在当下的教育生活中,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评价往往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部分教师对于后进生的差别待遇引起后进生的不满,导致部分后进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抗拒接受教育,教师在教育管理中要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可以采用民主的方式来构建校园、班级制度,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通过在制定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个人行为,通过新型制度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动方向与行为准则,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正,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参考各方面表现综合开展评价,对于学生近期的课堂表现、学习习惯、学习成果、学习方法、个人品德、艺术特长等方面综合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注意表达的方式,通过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特别是校长要通过鼓励班主任创新校园管理模式来提升教育管理的创新性与时效性。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考评,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开展了绘画、书法等20多个社团,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通过合理的班级制度将艺术特长纳入学生的评价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牵头引领,打造德育队伍

当下德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十九大以后,有关部门以及基础教育学校必须要将德育教育提上工作日程,将其视为一件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首先,九年制学校必须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接受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接受素质教育并试图适应素质教育。其次,学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德育队伍进行有效的建设。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让学生亲其师,必须要让教师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所以,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将那些有丰富社会经验、有能力、有文化的教育工作者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之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高效的德育教育队伍。最后,有关部门以及学校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制度进行完善,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素质,使其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多元发展,走出新路子

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真谛,也是均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终因“中考、高考的评价体制”没有根本性改变,应试教育仍实质上进行着。与全校同仁一起努力探索,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关键能力出发,打造“开放多元、动静相生”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从规范到示范、从特长到特色,师生同步提升的有效路径。

首先,硬件设施的改善,这是前提。我校的办学目标是创一流的省级示范校。203年以来,我校多方筹措经费,重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方面,策划建设包括浮雕、文化墙、墙面粉刷等校园文化设施,投入建设学生德育活动实践基地。其次,淡化考试成绩观,进行考试改革。严格执行省颁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每一科都能上足上齐。所有的考试突出考查学生能力特点;优化考查项目,跳绳、音乐都进入考查科目;规范课堂教学,所有的教学科目都按大纲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进梦想课堂的模式,让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助手;丰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活动贯穿教学始终,多元培养目标;德育培养坚定不移。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明确“德育”教育对教化人性、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质、促进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家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小学校长要注意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大力激发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善德育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王晓倩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7

[2]张聪以校长领导力提升学校德育品质——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附属小学校长于伟[J]中国德育,206(3):2-24

[3]陈松信校长要念好“三字经”[J]福建教育,206(8):26-27

[4]陈琼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推进学科德育的融入与贯穿[J]贵州教育,203(08):7-9

[5]王一军校长的道德领导力[J]江苏教育,200(7):35

[6]李荣枝德育为首整体育人[J]河南教育,997(03):4-5

文章来源于:神州·上旬刊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4-26 14:02:39
上一篇:浅析评弹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创新
网友评论《小学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探究》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