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课例评析

韩宝江

【摘要】历来讲的“教无定法”,其实“定法”一直是在“有”“无”之间,教师在基本的原则之外还应学会灵活处置应对课堂上预定程序之外的突发问题,即所谓“生成”,这也是教师教学艺术与驾驭课堂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深入备课、钻研教材文本,敢于质疑、善于核证,尽可能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此外还要关注、落实学习方法、迁移能力、兴趣、素养等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艺术;学习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编号:FHB2046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0568(207)34-0063-04

近期观摩了一节小学语文课,所用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0课《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983)版本作“梁国杨氏子,九岁”,中间有停顿。孔君平“善《春秋》,有文辩”,孔子第26代后人。

本文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授课教师是一位年轻教师,学校为区域实力中等小学。上课过程大致如下:

(一)了解单元导语的主题和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初识文言文;

(三)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逐句翻译讲解);

(四)理解意思,读出语气(小组合作学习,制作思维导图);

(五)组合阅读《望梅止渴》。(课上时间不足,未接触该文)一、意外场境的处理

教师以PPT呈现了本单元的导语(教材里的文字),要求学生读读,说出这一单元的主题和学习要求是什么?一个男生站起来响亮地回答“单元主题是尴尬”。这一观点可能让教师颇有几分猝不及防,一时不知道如何呼应,沉默无言。学生议论纷纷,窃窃私语。毕竟教材中和PPT呈现了本单元导语,其中核心部分应该是“感受语言艺术”,这也是教师期待同学们的“标准”答案。这个男生认真地答出“尴尬”后,教师意外地“尴尬”了,同学的不赞成让这名男生也“尴尬”了,他只好默默“尴尬”地落座。

在这个细节上,教师的处理应该说是不完美甚至失当的,她不但不应该保持沉默,反而应该鼓励这名男生充分阐述其理由,无论依据是否充分合理,至少教师可以倾听一下,其他同学也可以了解这名男生的想法。教师可以询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看法,公开表达出来互动交流。教师充分了解情况后,尝试着给这名男生搭一个“台阶”下来,《杨氏之子》一文中孔君平吃了杨氏子那样一着很结实的“将军”后,处境会不会可能有几分“尴尬”?笔者猜想,这名男生回答“尴尬”是否与此有关?由此,这名男生的思维已经领先一步,考虑到了“语言艺术”之后人物的应激心理状态和处境了,并非一无是处地偏离了“标准答案”的回答。当然,从文本情境而言,孔君平会不会觉得“尴尬”呢?我们读者设身处地地揣摩,当时情境之下有没有“尴尬”的氛围呢?这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后也许会得到明确。教师也可以就此存疑,激发起学生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样照顾到了这名男生的自尊心和“面子”。巧妙地化解了意料不到情况下的窘境,这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应变,从中可以领略教师驾驭课堂进程的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技巧乃至艺术,同时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与呵护。二、解读文本知识的准确性

这个问题较为突出。

教师在讲解课文题目《杨氏之子》时出示了PPT,呈现了对“子”的几种解释,让学生选择:

婴儿;2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3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4利息;5地支的第一位。

学生都选了第一个义项。只是“婴儿”这个义项不符合课文内容中的情境,“梁国杨氏子九岁”,这个年龄的孩童应该不方便再称作“婴儿”了,“婴儿”又如何做得到“为设果”“应声答”呢?且无论现代汉语词典还是古代汉语字典中,均未发现“子”一词有“婴儿”的义项,不知道教师备课时依据的是什么工具书?

教师随后解释“子”就是“儿子”,并自比“我是女孩,我就是X氏之女”,并让学生仿照“杨氏之子”模式互相作介绍:“王氏之子”“李氏之女”云云。不错,按照《杨氏之子》这篇课文的内容,文中的“子”确实是指男孩子,也许这就是教师仿造类推出称自己为“X氏之女”身份来的依据。可是这位年轻女教师可能不确知:在文言文的语境中,早期的“子”并不单指男性,“子”,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三卷本》(995年,006页)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第十二个义项“古代对女子的称呼”,有多个例句,杜预注“子,女也”,赵岐注“处子,处女也”。《辞海》注释为“儿子,古时兼指女儿”,《词源》注释为“子,兼指男女”。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2年,722页)的解释:“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这些工具书都说明了“子”在古代的语境中,并不单指男性。作为传统文化常识来说,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而不是根据主观臆断来随意“活用”。

“父不在,()乃呼儿出”一句中,不同参考资料对于其中省略的主语有两种意见:一说是孔君平,一说是杨家人。如果主语是杨家人,按照礼节,当家的不在,杨家主妇似也应出来招待来宾,而不是把一个孩童推出来接待客人、其他人都不露面了,此举看似有违基本礼仪、杨氏的书香门第家风。“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综合上下文的语境,笔者支持是孔君平“呼儿出”,效果胜过杨家人“呼儿出”。三、教材自身的严密性

笔者发现,教材的注释部分有两个值得推敲。

“甚聪惠”中的“惠”字,教材页底的注释③解释为:同“慧”,智慧的意思。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三卷本》(995年,230页)注释为“聪明”。单从字面上来看,“智慧”与“聪明”词义相近,区别不大;但是在课文情境中,“甚聪惠”中“甚”作副词,表示程度。根据语法关系,副词修饰谓语,充当谓语的词类通常为动词,也会有名词、形容词。“甚聪惠”中的“聪”与“惠”,无论个体还是合并起来都应该是形容词,与“甚”构成前后修饰关系。教材把“惠”解释成“智慧”,显然具有名词性质,与“甚”难以搭配,这应该可以看作是教材编写者不够严谨的瑕疵吧。

“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字,教材页底的注释④解释为“诣:拜见”。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三卷本》(995年,3968页)的参考文献:①候至,古代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之称。②前往,到某地去。“诣”字的所有5个义项中没有出现“拜见”。义项①在古文中是常见的用法,而在《杨氏之子》课文语境中不存在等级、尊卑关系,应选②。《辞海》解释为“前往,到达”,《词源》解释为“往,到”。“诣”,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2年,544页)的解释:①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个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②(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综上,“诣”在课文情境下应作引申为“拜访”“拜见”,教材直接注释为“拜见”,似欠妥。

由于种种原因,通过国家部门审查的中小学教材仍然难免有不够完善之处,教师备课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和态度,敢于质疑,大胆求证。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教材内容的权威性,不作研究,照本宣科,这样做只能是误人子弟,也耽误了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古文、古诗歌选文篇目潜在的问题相对较多,现代文篇目中的词语、语法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于选文原作中的问题,教材编写者应该酌情进行加工,而不是明知有瑕疵还原样搬进教材中使用,以示“尊重原创”,这样做恰恰没有尊重作者、作为使用对象的广大师生,对于教材编写者自身和出版方也同样不够尊重。四、词义的古今变化

关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教师提问:这个“家禽”和我们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吗?那这个“家禽”是什么意思呢?并出示了PPT选择题: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禽”的意思是?

A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鸟类,如鸡、鸭、鹅等。B鸟兽的总称。C捕捉。

首先,教师的提问就存在问题:“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中“家”和“禽”位置相邻是客观的,但是从句子表意而言,应特别注重断句的功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诵读时“家”和“禽”中间是有停顿的。也就是说句子中不能把“家”和“禽”连起来并称,形成同现代汉语的“家禽”一词,教师提问内容欠妥。教师把“家”和“禽”并称,并试图按照词的古今异义现象做出阐释。但事实上教师自始至终也并没有能够说清楚这句子中“家禽”一词古今如何“异义”,根源就在于教师忽略了断句,强把“家”和“禽”并称,自乱阵脚。

实际上,“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中的“家”,是与“此是君家果”句中的“家”相呼应的,是代指二者的姓氏宗族。“家”,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三卷本》(995年,93页)义项⑩:称同姓的人。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提及“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课文《杨氏之子》中具体指对话双方各自的“杨家”和“孔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视断句,把位置相邻的“家”和“禽”并称为“家禽”,注定了必然是掰扯不清楚的。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不能简单地把古汉语中位置相邻的两个单音词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合成词。其实,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可以设一个问题:“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该怎么读才合理呢?自然地引入了文言文的断句问题。

另外,A的释义见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2年,62页)的文字,实际上是对“家禽”一词的解释,而非教师PPT中题干设计的“禽”的释义。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2年,053页)中对“禽”的释义:①鸟类。②〈书〉鸟类的总称。〈古〉又同“擒”。“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三卷本》(995年,99页)义项:①捕获;捉拿。后作“擒”。⑤走兽总名。《说文·禸部》:“禽,走兽总名。”⑥鸟类总名。《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辞海》作“亦兼指鸟兽”,《词源》作“鸟兽总称”,均作“禽”通“擒”。由此可见,教师PPT呈现的A、B、C三项内容兼收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释义,这让学生们做出选择是不是同样欠妥的?

文言文部分实词的词义古今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即古今异义现象,这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会遇到,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演变情形大致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异位,语义强弱变化,音义都变等几种。文言文作品中有不少的词与现代汉语形相同,但义可能已经相去甚远乃至完全不同了。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们逐字(词)审视、理解的习惯,特别关注、区别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五、感受语言艺术

前边说过,第三单元的主题就是“感受语言艺术”。作为小学阶段学生正式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想来教材编写者们当是费了一番思量的。选择本文编入教材并推为文言文的开篇,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阶段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古文的意义;以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和小主人公的聪慧吸引学生,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特有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把课文诵读流利,弄懂句子、文章的内容之外,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本课首句即點明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有什么根据?究竟聪明到什么程度?

既然杨父不在家,孔君平不免几分闲适无聊,看到孩子端上来的水果中有杨梅,想到孩子的姓氏是“杨”,就灵机一动、故意设了小圈套来逗弄、试探这个九岁的孩子,甚至也许不乏有点消遣、寻开心的因素在其中吧:“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家姓“杨”,这种水果叫“杨”梅,你们是一家的。孔君平作为孔子后裔,任世子文学、太子舍人,累迁尚书郎、吴郡太守、尚书,足称饱学之士,这样的玩笑话自是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大学者主动出招儿了,意在看看这个仅有九岁的孩子如何接招儿?也许不乏一丝等着瞧孩子的窘态的恶作剧呢。不料这个孩子毫不含糊、思维敏捷,“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真是巧对啊!“应声答”说明孩子反应之快、不假思索,而且答语不俗,一语足见孩子的灵敏与文学功力!从中也足以显示平日里杨氏对于教诲子弟读书的勤勉与成效。

这个“巧对”到底“巧”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神速领会并找准了套路,就如面对现在中高考试卷中的材料作文,审题迅速且把准、扣紧了主旨,“来而不往非礼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容淡定,也相应地在“姓氏”上做局、出牌,由孔君平的姓氏“孔”想到了“孔”雀。更最妙的是,孩子采用了否定、婉转的方式对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然孔雀不是您“孔”家的鸟,杨梅自然也就不是我“杨”家的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成功出色地运用了归谬法,含蓄地指出孔君平持论的错误,委婉、机智同样不乏幽默且不卑不亢、暗含机锋,令人猝不及防而肃然起敬。寥寥几笔把杨氏之子的巧妙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聪慧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课文至此戛然而止,任何一丝一毫的续笔都显得多余、赘述、画蛇添足。我们可以想象,现在该轮着孔君平无言以对、深陷困窘了,当然可能还有对这个孩子才思的欣赏与惊喜。本想跟这个乳臭未干的孩伢子开个玩笑,没想到这孩子聪敏过人,举重若轻的一语反击即稳操胜券,天资禀赋不可小觑!这才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也是精彩高潮!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课堂开始时那位回答“尴尬”的男生,他的观点到底有没有几分道理呢?课文学习到这个环节,这时候那位男生还会因为当初回答“尴尬”而自陷“尴尬”境地吗?既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文本内容,也缺乏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艺术,这位经验不足的教师是不是错过了一个充分调动全班学生阅读兴趣和欲望的极好契机?值得深刻反思。当然,教师提问单元主题,男生认真回答“尴尬”,多少是有些答非所问的,很可能他是看见教师板书“杨氏之子”、本节课主讲《杨氏之子》,就把参照点偏重于这一篇课文,而没有兼顾到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但至少可以说明他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杨氏之子》一文的主要内容。即便如此,让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况且也不见得就一无是处)的学生吃冷饭、晾在那里,教师没有及时做出积极回应,终究是驾驭课堂能力的欠缺。六、延伸阅读

教师选取了《望梅止渴》作为拓展阅读材料,笔者追问选择的依据或者理由是什么,教师无言以对。《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假谲”指虚假欺诈。本篇记载的4则事例都用了作假的手段,或说假话,或做假事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其中有一些手段是阴谋诡计,有一些随机应变的事例,全无恶意。第2则即《望梅止渴》,记曹操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于假谲中见机智似不宜加以指摘。然而,这则材料与本单元“感受语言艺术”的主题有些距离,拓展延伸材料最好紧扣单元主题,体现出相同、相关、相近、相反的某种内在联系,都会给学生们开阔视野、激发情趣。由此,笔者想起了孔融幼年的故事也许更贴近单元主题,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第3则。篇幅稍长一些,如果担心难度偏大、学生不好理解,可以截取后半段内容给学生阅读理解。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文举即孔融,《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这个谦让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很多学生对他并不陌生。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少有异才,勤奋好学,公推俊秀。洛阳李元礼名气很大,寻常人等都无缘登门拜访;孔融年仅十岁、无官无名之身成为李元礼的座上宾。巧妙地运用了“亲戚”这个概念,将孔子与老子二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延伸到自己与李元礼的关系上,令人称奇。陈韪故意出语刁难,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冒犯他的话来反向推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陷陈韪于窘困的境地,让这位傲慢侮人的高官自取其辱。三个层次紧密关联,幼年孔融的智慧机巧、思维敏捷、机智异常体现得淋漓尽致。与课文《杨氏之子》相得益彰,可得异曲同工之妙,增加了学习乐趣,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七、其他

由于《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有些事项有必要多说几句,以利于今后文言文的教与学。当然,可以在第二课时具体落实与展开,包括上述延伸阅读材料的处理,以弥补第一课时未完成的教学任务。

关于断句。文言文的断句是一项基本功,如果对一段文字的断句大体正确,可以说明读者对于该文本的理解基本上能够达到十之八九了;相反,如果断句不当,说明读者对于文本意思未得要领。这个判断总体上是可以成立的。断句需要学生良好的古文功底,特别是丰厚开阔的古代文化历史知识。断句还要学会深入分层,有助于准确理解句子含义,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教师PPT展示的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划分也未尝不可。如果想深入一些,还可以分两层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虽然对于初学者可能有点难度,但是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语感、理解文意,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翻译。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他《天演论》的“译例言”中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讲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翻译时的要求和标准,同样适用于把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和要求。“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简明优雅。同时,照顾到古今汉语演变的差异,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相应地做一些工作,比如省略的内容、语法、顺序、句式等,力争达到内容忠实于原文、文辞畅达、富有文采的境界。举一例,“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教师的PPT呈现的译文为:“在梁国有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基本信息具备,也算准确,终究不免些许啰唆之嫌。

关于方法。针对小学阶段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结合这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们阅读处理文言文的一般路径和方法,如实词、虚词的用法、一词多义的积累、通假字、省略成分、句式顺序、翻译的规范要求、词的古今异义、历史文化常识等,以利于今后文言文课文的自主学习和运用。

关于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众多实验学校引入应用。笔者不能断定这种思维导图是不是各种情况下学生都可以使用,比如对于作为文言文的《杨氏之子》,教师让学生分组设计画出思维导图,看了多个孩子的初步思维导图作品,笔者表示没看懂。也许“隔行如隔山”“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如果孩子们拥有他们各自心中的图说天下,于學习过程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足矣,似无须深究。

(编辑:胡璐)

文章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49:58
上一篇: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角度浅谈学生思维素养的培养
下一篇:语文教师要知晓课文之用
网友评论《《杨氏之子》教学课例评析》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