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及对策探讨

鲁敦荣

【摘要】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物理课堂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老师累,学生苦,课堂效率低,学生能力差。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构建高效课堂,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课堂效率;弊端;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0568(207)34-0057-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受陈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中学物理教学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学物理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作些剖析。一、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

在教學内容上,存在“三重三轻”倾向

()重理论,轻实践

在教材和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常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在物理教学及有关训练中,往往给出简化后的物理对象和情境,把物理问题理想化、模型化,把中学物理讲得太“绝对”、太“确定”、太“线性”。习题、试题千篇一律的是“光滑斜面、细杆”“金属杆切割磁感线”等理想化、抽象化的东西,把物理学习关进了“象牙塔”,歪曲了物理学的本来面目,以致不少学生以死套公式和用例题的态度学习物理,使生动有趣的学习沦为抽象枯燥的记忆活动。

在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走出学院式的教学、走进大自然、走进现代社会,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了解身边的科学。

(2)重科学,轻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再创造。物理学与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物理学已全方位渗透技术领域,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物理学的成果直接导致新兴科技的产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普遍地转变为技术的方法和手段。

但是物理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倾向,注重知识的讲解、理论的分析,而忽视技术的作用与发展。科学发展核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重要,也正是当年的一些技术革新推动了科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技术应得到比过去更多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转化为技术的周期越来越短,现代技术成就的各种产品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在科学技术中不重视技术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需求了。

(3)重“经典”,轻“现代”

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内容,即20世纪以前的物理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学物理与现代物理发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脱离日益发展的科技新成就,科学新思想,将物理学的前沿知识排斥与教学之外。

中学物理教学应在学好传统的经典知识的同时了解现代科技支持及发展动向,激励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了解物理学现在进展的各个前沿领域,如超导技术、激光技术、纳光技术、新材料、可燃冰新能源等。

2在教学模式上,形成“两个中心”

()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是在不少课堂上,“主体”却成了“客体”,“主导”成了“主宰”。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师的“教”,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置之度外,让学生围绕教师转。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一切都得服从于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取得真正的主体地位,而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可是“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2)课堂活动以考试为中心

“统考”“调考”“会考”“中考”“高考”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怎么考,怎么教。去年的教学围绕着前年的试题转,今年的教学围绕着去年的试题转,明年的教学又得围绕着今年的试题转,教学总是盲目地跟着考试题后面想跑。多考的多讲,少考的少讲,不考的不讲,特别是初三毕业班更是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学内容题目化,题目内容系列化,答案要点规范化”,成为普遍推广的“经验”。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试成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3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一言堂”

不少人认为“教”于“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正比例关系,及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有教必有学。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唯恐讲之不周,讲之不详。不讲似乎便是对不起学生,不讲究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担心的是怕考试考了而教学中没有讲到,会引起学生埋怨,家长责难,领导批评;教师没有讲到是教师的问题,教师讲了,学生没有听,答不出,便是学生的问题了。因此,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讲得太多,讲得太细,面面俱到,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难怪有学生向老师呼吁:“还我自读权,授我自学法,留我自学时”。有时课堂上虽有点缀性的提问,其目的服务于讲,其本质仍然离不开一个“灌”字。“一言堂”的教学的实质是“应试教育”(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淘汰教育”、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二、改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对策探讨

分析传统教育使我们认识到:改革传统教学,实现现代教学,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走出“教师累,学生苦”的困境。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立足于使学生在迫切要求学生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从而达到“自奋器力、自致其知”,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落脚点,也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结合点。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动眼、动口、动脑,把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转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

2改变物理教学形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构建复合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严重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我们不能固定在传统的课程概念,应积极创造条件多种课程形式,大力开设科技讲座、社会实践、课程活动小组等,构建复合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与国家规定的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应该将他们作为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讲座

举办各种物理科技讲座,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前沿与最新动态,开阔视野,活跃气氛,而且操作性,针对性也很强。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机械能后,可以开设“我国的航空技术的发展与愿望”“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在学习了电磁学知识之后,可以开设“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原理与发展前景”;在学习了能源的危机与希望后,可以开设“风能、太阳能、核能的开发、利用与安全”等。通过这些讲座必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他们爱国热情和献身科学的信心与决心。

(2)社会实践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例如,我们在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安全设施比较好的建筑工地去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杠杆、斜面、滑轮、滑轮组等简单机械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好处,同时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和生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激起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学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后,学生初步了解了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再根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私营企业的增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健康。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指导学生从污染的种类、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程度和目前的污染是否得到了控制,对环境污染的感受和建议等方面进行。通过调查、搜集、整理、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得到提高,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形成学生的科学发展观。

(3)课外活动

根據物理学试验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应适当增加活动课题,多开展课外活动。比如,利用注射器、矿泉水瓶、废旧的铁粉等可以完成许多有趣的小实验;再如用石块、木条、木块、水做惯性实验、密度实验、压强实验;用干电池、小灯泡、铅笔、旧导线等材料做电学实验。通过一些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既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能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教育不但要关注对有限信息的记忆,而且还应促进发现性、探索性、探究性的学习。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掌握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开放性和自主性。通过开展探究型学习,将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可以更多地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摩擦、惯性等物理知识后,可以带领和指导学生对发生车祸事故公路地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事故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避免等。通过这种社会调研,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拓宽了物理教学的空间,弥补课堂教学与社会相脱离的不足,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开展效高效物理课堂教学,一定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教学理念,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学情、讲究实效,正确处理好教、学、练关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

[2]陶行知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出版社,98

(编辑:张婕)

文章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49:59
上一篇:读破:读出己见 读出新见 读出创见
下一篇:情境游戏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探析
网友评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及对策探讨》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