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读出己见 读出新见 读出创见

李安全

【摘要】“读破”就是要从文本中走出来、跳出来,用批判的眼光读书,大胆怀疑,断其是非,明其优劣;就是要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发现,读出“新的开拓与发挥”,“在欣赏中进入到一种比原作更深、更广、更丰富的境界中去”,“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美感”。“读破”包括读出己见,读出新见和读出创见三个层次。

【关键词】文本解读;读破;己见;新见;创见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0568(207)34-0030-03

杜子美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破”是什么意思呢?似乎很少有人细想。其实这是一个必须细想的问题,否则可能会误解或曲解杜老夫子的本意。其实,“读破”之“破”就是要在进得去之后出得来,就是要从文本中走出来、跳出来,用批判的眼光读书,大胆怀疑,断其是非,明其优劣;更为重要的是不能“死在言下”,也不能死在别人的思想中,而是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发现。用周先慎先生的话说,艺术鉴赏“虽然也是以原作品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作依据、作基础,但欣赏者的想象却明显地离开了原作,不以复原作者的意象、意境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自觉地进行新的开拓与发挥”;“这种联想如果是合理的(即并非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和真正创造性的(即具有积极意义的开拓),可以使读者在欣赏中进入一种比原作更深、更广、更丰富的境界中去。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美感”。“在欣赏中进入到一种比原作更深、更广、更丰富的境界中去”,“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美感”,这就是阅读的第三重境界,即“读破”的境界。若具体分解,“读破”包括读出己见,读出新见和读出创见三个层次。一、读出己见

尽管阅读存在前见,存在阅读期待,但是,这里的“读出己见”就是要裸眼读书,不受专家学者的干预,不受已有的阐释的束缚,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按照自己的感觉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王国维先生认为,《红楼梦》中之“所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而叶嘉莹则认为,“如果‘宝玉在《红楼梦》中果有象喻之意,则其所象喻的毋宁是本可成佛的灵明之本性,而绝非意志之欲”。显然,王国维和叶嘉莹的理解是不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互矛盾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都是读者用自己的眼光所读出来的己见。这样的阅读才是真实的阅读。

语文课堂中有很多的“笑话”。比如一个学生说,愚公真的是愚蠢,最好的选择就是应该搬家而不是移山;也有学生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翻越月台去买橘子,缺乏安全意识,甚至可能是违犯了交通规则应该拘留;还有学生说,《伤仲永》中最愚蠢的不是仲永,而是他的父亲,是他毁了仲永;有学生说,《木兰诗》结尾写“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四句纯粹是画蛇添足……显然,这样的解读的确是没有走进文本,没有抓住文本的根本,自然也没有对文本作出准确、深刻、全面的阐释。但是,事实上,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常常需要闲读闲书,用非专业的眼光读书。

非常有趣的是,我也曾经猜测,李白《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很可能就是一种珍贵的马的雕塑品,一种名贵的玉器。虽然结果是引起专家学者教授专门撰文以批评与指正,并且使我受益匪浅。但是,如果按照“读诗如猜谜”的观念来理解,我并不为我的主观臆测而悔愧,因为这样的猜测也给我的阅读带来了趣味和快乐。但是,从另一面来看,阅读常常可能会发成误解或者曲解,尤其是按照自己的直觉去阅读,虽然可能会获得己见,但是,很可能却是个性化的“错误”。但是,因其新颖,虽然错误,也还是有价值的阅读,因为读者毕竟是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不过,我们也实在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的见解,还当多方求证,切不可妄断雌黄。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之中,有时候也尤其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凭着自己的感觉去阅读。比如,鲁迅的《风筝》作为一篇经典散文,被选入初中课本,而且按照教材单元的编排是归入了“亲情”主题,但是,如果真的要让学生自己去亲近文本,或许他们的看点是有差异的。由此可见,教学参考书为《风筝》提供了多种阐释,也正是为了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从这篇文章中读出更多的意义,为这篇文章作出新解和多解。

自然,“普通读者”(卡尔维诺语)和“优秀读者”(纳博科夫语)所读出的己见常常是有差异的。作为“优秀读者”自然会以更为专业的眼光来解读经典,因而更容易对文本作出丰沛的阐释。作为“普通读者”,用自己的眼光,裸眼阅读,凭着自己的兴趣去理解,很可能对文本作出错误的解读。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的眼光可能是非专业的,我们作为“杂食动物”(徐则臣语),阅读的目的场上只是消闲式的闲读闲书,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感觉去读书,而不是为了专门的研究。二、读出新见

“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经典性的作品更是常读常新,每一次新的感悟都会带来新的发现的喜悦,文学的魅力也就在于此。”经典性的作品更是常读常新,“常读常新”则是阅读的最美好的境界。要真正達到“常读常新”的境界,不但要用“心”去读,还要用“新”的眼光去读。所谓“新见”也就是与现存的、大家的解读不一样或者不完全一样的见解。要读出“新见”,常常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发掘和阐释文本,常常需要更专业的眼光和更独特的视角。

比如,张全之先生重读鲁迅的《药》和《孤独者》,就抓住华小栓的“肺痨”和“人血馒头”这两个关键“意象”来作深入的“开掘”。结果发现,夏瑜作为革命者,他所宣扬的“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样的“教义”不能“唤醒”华老栓、红鼻子、驼背五少爷以及夏四奶奶这一类的愚昧的民众;他的鲜血也不能救治华小栓这样的得了的“肺痨”年轻患者。鲁迅作品中,“鲁镇”“未庄”中的“人”都是“病人”,或者是精神愚昧,或者是身体疾患,都是无“药”可救的。所以,辛亥革命只是一场无谓的牺牲,只是一场让人绝望的悲剧。自然,中国社会似乎也就是没有希望的。相对于传统的解读,这样的“阐释”,视角独特,新颖,以“人血馒头”为核心意象,为突破口,对文本作出了具体而新颖的阐释,所阐发的“意义”也是较为深刻的。

鲁迅的《祝福》,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有一段外貌描写。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可是,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就像贩卖牲口一样,只是把壮实而廉价的祥林嫂“引”到鲁四老爷家,从中获取“中介费”,除了说明祥林嫂是寡妇之外,她没有多说一句话,没有同情,非常冷漠。所以,卫老婆子实则是一个人贩子。势利、冷漠、机巧是她最鲜明的性格。四婶的眼睛只是看到祥林嫂“模样周正,手脚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模样周正”则不丢脸,“手脚壮大”则能干活,“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则挺省心,不须防范。也就是说,四婶只把祥林嫂当作一个健壮、顺从而耐劳的“奴隶”,并不把她当作一个“人”,也是没有一点同情心的。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四婶的精明、老辣。而鲁四老爷因为祥林嫂是一个寡妇,看也不看她一眼,只是皱了皱眉,表示厌恶。但可笑的是,四叔也惧内,最终没有拗过四婶。其迂腐、虚弱和冷酷就在这“皱眉”中流露无遗。唯有小说中的“我”还把祥林嫂当作一个“人”来看,只有“我”看到了祥林嫂的纯朴、干练、勤劳,看到了她的不幸和悲哀。在简练的描述中也透露出“我”对祥林嫂的隐隐的同情。这也寓言含着“我”不但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且是一个觉悟者,或许这就是社会的良心所在。或许,这样的解读才是精细的,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再回到原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所写的第一句话是“她不是鲁镇人”呢?从叙述技巧的角度是“引起下文”,从思想内蕴的角度看,如果祥林嫂是鲁镇人,或许包括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在内的“鲁镇人”就可能会对祥林嫂有一丝丝的同情和怜悯,而不是一味地奚落,蔑视,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进行奴役。也就是说,祥林嫂的“死因”不只是因为传统解读中所说的夫权、族权、神权,还有世人的冷漠、歧视与奴役,还有封建文化的保守、封闭与排外。或许这后一层才是“一般人”不容易看到的,因而也是最深刻的。

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我们常常更加注重王安石关于“志力物”的关系和“古书”与“传说”的关系的议论:一是“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因为缺少了“历史文献”人们常常“混淆”了“历史”;二是人生一世,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志向、力量(体力、精力)、外物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可是,教人后悔莫及的是力量足够,外界条件不错,却常常是因为自己的不够坚韧,不能坚持,最终“于事无成”。自然也非常敬佩王安石的理想的高远、精神的伟大和思想的深广。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如果你或者我就是那个“怠而欲出者”,你看到的是什么,你想到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也写一篇游记,你会发表什么样的感慨呢?如果我们悉心琢磨,我们或许会发现,真要成就一番伟业,需要理想,需要激情,需要勇猛,但是,也需要理智,需要沉着,需要冷静。可是,古往今来,有勇无谋者众,“足智多谋”者寡;自以为是者众,自我反思者寡;胆大勇猛者众,审慎沉稳者寡。所以,对于不可预测的“未来”,对于不可预料的“愿望”,我们真的值得孤注一掷吗?我想,如果我就是那位“怠而欲出者”,我一定会以我游褒禅山记的经历告诉人们,做事不但要大胆地创造,勇猛地探索,也要审时度势,“瞻前顾后”。三、读出创见

从某种意义上说,要读出“创见”,就是要进行创意阅读,打开阅读的另一扇窗,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做有意地拓展和延伸,以求读出新颖的发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从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和辛弃疾的《青玉案》这三首词中,摘取三个句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去在灯火阑珊处”,以此来形象阐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并经历的三种之境界。……周先慎先生认为,王国维本人并不认为三位作者的原意就是如此,二是有意地拓展和延伸,所以他在对他的引喻作了创造性的阐释之后声明:“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阳诸公不许也。”晏欧阳诸公不赞同王国维这样解读他们的词,就像《断章》的作者卞之琳反对批评家李健吾先生把这首诗“看作寓有无限的悲哀”一样。作者卞之琳认为《断章》的主旨重在“相对的关联”。批评家的解释与诗人的本意出现了歧异。批评家李健吾则认为,“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作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

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不但对伊索寓言的几则寓言做出了创造性的解读,也是创意阅读的标本。钱先生不是按照已有的套路来“阐释”伊索寓言,而是以“触类旁通”“反过来读”“照此推论”等思维方式来解读伊索寓言,结果,几乎对每一则寓言都读出了一般读者意想不到的发现。

“触类旁通”就是由此及彼,由古到今,由物理到人理。钱先生“触类旁通”,从“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读出的是“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譬如这只衔肉的狗,照镜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闹,空把自己的影子,当作攻击狂吠的对象。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从“天文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在井里的故事”读出的是政治家下野或下台之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只说有意去做下属的调查和工作”;从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禽类的王,结果被愤怒的其他鸟类扯下它插上的毛羽,现出乌鸦的本相的故事中“发现”的是“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反过来”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逆向思维”,而是要变换审视的角度,变换思考的“出发点”,从“对立面”去思考和阐发。钱先生“反过来”读,从“蝙蝠的故事”读出的是“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份子: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人。”从“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读出的是“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读出的是一些人的善于自我安慰和自我解嘲,并且“進一步”推出人的自私心的可笑,生怕别人分享了自己的好处。“照此推论”其实就是“拓展延伸”,顺着原文的思路推延开去,从而发现隐含着的更“深长的意义”。钱先生透过寓言的隐喻,从“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读出的是“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读出的是一些人的善于自我安慰和自我解嘲,并且“进一步”推出人的自私心的可笑,生怕别人分享了自己的好处。

至于以营销学的眼光解读《儒林外史》,以管理学的眼光解读《西游记》,以公关学眼光解读《红楼梦》,以策略学眼光解读《三国演义》,仅从文学鉴赏的视角来看,这似乎的确是偏离了“正道”,但是,如果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之上,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之上,用另一种专业的眼光来解读经典,对传统经典做出更为丰富、深刻、独特的阐释,似乎也有助于激发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的阅读兴趣,或许可以化解经典让人死活读不下去的难堪。

归结起来,要真正读出己见,读出新见,读出创见,不但需要读者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更需要读者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去寻找一个最恰切的突破口,以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才可能读出己见,以独到而专业的眼光去审视,才可能读出新见,以学术的、文化的眼光去透视,才可能读出创见。

(编辑:胡璐)

文章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49:59
上一篇:支撑点鉴赏法与小说赏读
下一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及对策探讨
网友评论《读破:读出己见 读出新见 读出创见》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