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实践研究

摘要: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星,也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并不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基于这一现象,本文首先探讨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现状,进而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推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

前言:

在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中,吸纳并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当前的音乐专业教学资源,进一步凸显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专业的相互融合也可以进一步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实现多元文化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一、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既推动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联系,也推动了我国艺术形式的不断革新,但同时,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也使得我国许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重视外来音乐文化,忽视民族音乐文化的情况,如声乐专业,许多艺术高校将发源于意大利的美声唱法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却并不重视中华民族的民族歌唱艺术,这就导致中华民族的音乐未能成为主流音乐。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艺术,是由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是我国的艺术文化的重要文化组成,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忽略,也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不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与文化繁荣,也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全面建设,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民族音乐的长期忽视,必然会导致许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凋零与陨落,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缺失,因而必须改变现阶段各艺术高校音乐专业忽视民族音乐的现状,对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并在音乐专业教学中主动吸纳并融入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以尽快实现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全面发展。同时,吸纳并传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时代精神与时代文化,实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时代性发展,以进一步开拓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视野,并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多元化高校音乐教育机制

在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首先应当构建多元化的高校音乐教育机制,树立多元音乐文化课堂教学理念。我国少数民族众多,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成为构成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文化多元的当代社会,实现多民族音乐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极为重要的。在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格外凸显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吸取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音乐文化,以进一步推进高校音乐课堂的进步与发展。高校音乐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充分明确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核心,并广泛吸收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元素,不仅要做到以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本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弘扬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大众化发展,从而推動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音乐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建立具有民族音乐技巧与音乐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结合时代的发展大胆地推动音乐教学与音乐文化的改革,将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流行音乐文化相结合,以进一步推动音乐的多样化、多元化与丰富化发展,进一步实现音乐文化的时代性更新。但同时,也需要尽量保存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技巧,尽量保存原汁原味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材料,以确保音乐专业高校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美感,从而实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二)发掘少数民族音乐美学特征

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与文化背景,并基于此而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与音乐文化,音乐体裁各异,音乐形式独特,是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情感、意志、思想、理念的重要艺术形式。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音乐文化,其音乐文化始终伴随着少数民族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与娱乐活动,甚至许多民族有自己的音乐歌舞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芦笙节、高山族的丰年祭、畲族的歌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壮族的歌圩等,节日时节,少数民族同胞载歌载舞,呈现出了具有民族美感的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在高校音乐专业吸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只有深入挖掘不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美学特征,切实了解其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时代的角度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才能够进一步展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内涵,进而帮助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进一步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2]。

(三)在声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许多少数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歌唱文化,其发声方法、歌唱方式等各有不同,如阿尔泰山地区原住民族的“呼麦”,又被称为喉音唱法,就是一种独特的歌唱艺术;壮族的单声部山歌与多声部山歌也是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音乐表现方式。在当前的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少数民族的民族歌曲与表现方法能够作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以壮族民歌为例,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在其民族不断壮大与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与发展开来的,并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进行生产与耕作的过程中,壮族民歌可以用来进行交谈与对话、在民族活动中,壮族民歌可以用来娱乐与营造氛围等等。千百年来,壮族民歌始终占据着壮族人民生活的重要地位,通过壮族民歌可以感受到壮族人民的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内涵,使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少数民族的歌唱文化也着重凸显出其独特的人文气息,能够成为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路径。

(四)在器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可以分成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即声乐与器乐,声乐是以人声演唱的表现形式,器乐则是以弦乐器、管乐器与打击乐器等作为演奏器材的音乐表现形式,器乐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器乐教学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也需要吸纳少数民族独特的器乐文化,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哈萨克族的冬不拉、维吾尔族与塔吉克族的热瓦普、傣族的荜、苗族的芦笙、壮族的马骨胡、七弦琴、蜂鼓等。中国的少数民族乐器种类繁多,便于使用与演奏,且具有制作简单等优势,因此在高校器乐专业教学中,少数民族乐器能够承担起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拓宽学生音乐视野的重要作用[3]。

三、结语

在高校音乐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首先应当构建多元化高校音乐教育机制,秉承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吸纳更加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资源,并开辟少数民族音乐专业课程,以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强度。同时,发掘少数民族音乐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以进一步加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文化积累,并在此基础上,从声乐教学与器乐教学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容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白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7(2):78

[2]麻书豪,刘慧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6(03):5-53

[3]林妮论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J]大舞台,203(09):95-96

作者简介:李艳(990)女,籍贯:湖南怀化,最高学历:研究生,职称: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

文章来源于:神州·上旬刊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4-26 14:02:41
上一篇:谈肚皮舞表演的艺术形式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情境的构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网友评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实践研究》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