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 拿什么来拯救你?

谢泽锋

如果一家公司在他最辉煌的时期,不能连续领先竞争对手,保持优势地位。那他一定会衰落下来,在高科技领域更是如此。

方正集团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而他的衰落似乎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更快。曾经中国IT产业扛鼎者,校办企业中的翘楚,经历业绩下滑,高层动荡,上市公司连遭处罚,如今处境堪忧。

而同在海淀的清华控股却异军突起,通过搭建混合所有制,引入社会资本,几年来清华控股在集成电路、创新服务、创投、安防、环保等领域成长为中国企业的领军者。

相较之下,处于多事之秋的方正更显惨淡。204年至206年,方正系与政泉控股爆发股权斗争,多位高管被判刑入狱,更让这家陷入转型困局的企业陷入信任危机。

目前,方正集团旗下拥有6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方正证券(6090SH)、方正科技(560060SH)、方正控股(0048HK)、北大资源(0068HK)、北大医药(000788SZ)和中国高科(600730SH)。

查阅资料,很多企业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迹象,甚至一些公司管理层大规模频繁换血。挖骨疗伤,自剜毒瘤已迫在眉睫。

变革正在进行,然而积重难返,已经掉队的方正,能否重回辉煌?PC老二跌落

王选院士于986年创办方正集团,他也是集团的奠基人和精神领袖,王发明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方正的起家之业。

方正也有最为辉煌的时期,2006年是国产PC国产品牌风光无限的一年。且不谈巨头联想,光是雨后春笋般崛起的二线厂商,也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方正,就是个中翘楚。

彼时的方正科技是中国第二大的PC巨头和全球第七大台式PC供应商,且连续7年稳居国内市场前两位。可以说,那时的方正电脑是一个让联想、惠普不可忽视的强力对手。

但是随着国产PC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快速来临,200年方正电脑掉到了国内第四位。考虑到联想独占近30%市场份额的头部效应,其余企业只能在盈亏线上挣扎。

该年度,一条震惊的新闻便是,方正科技以不超过7000万美元的价格“卖身”给宏碁,后者获得方正PC的运营权,前者甩掉PC制造的包袱后效仿IBM转型服务。

方正科技认为,本次合作为自己留下了转型的空间,即从制造商转变为服务商,原来的渠道在未来不仅分销方正品牌PC,还将分销宏碁品牌,另外还将提供售后服务及呼叫中心,完全转型成为第三方外包服务商。

简单而言,方正科技的愿景是学习IBM。

然而,伴随着以苹果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公司的崛起,方正在成为“中国IBM”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一战略定位踩对了时间点,但却选错了道路。当然,还有对自身实力的过度自信。

最终,方正学习IBM无疾而终。致命一击

应该说方正集团走在了中国校企改革的前列。

2002年北京大学为落实“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精神,成立北京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为建立北大校办企业清晰的产权关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所属方正集团北京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70%、管理层持股30%。

时髦的说法是,方正集团是典型的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实现了混合所有制下的企业员工持股,形式上构成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

但残酷现实是:典型已沦为坏的典型,利益共同体则是乌托邦。

204年,方正证券与民族证券合并重組期,作为民族证券大股东的政泉控股一手促成此次并购。政泉控股不惜出面搞定了二股东东方集团放弃增资,从而为方正证券发行股权购买民族证券资产提供了可能。

然而好景不长,在此后北大医药重组并购西南合成(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公司)的股权转让上,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利益斗争。

204年月政泉控股接连举报魏新、李友等人涉嫌内幕交易、利益输送、侵吞国有资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后来的故事世人皆知,李友锒铛入狱。

可以说,这一事件令方正集团元气大伤。除了上市公司连遭谴责及处罚外,各个子公司骨干员工流失严重。

本就处在转型期的方正风雨飘摇。金融输血

方正集团旗下拥有五大核心产业集团,分别为北大方正信产集团、北大医疗集团、北大资源集团、方正金融和方正物产集团。

截至206年底,方正集团约有35万名员工,总资产2393亿元,总收入820亿元,净资产555亿元。

梳理方正旗下6家上市公司最新财报,大多出现营收或利润下滑现象,如何提振业绩,稳定股价,困扰着这家庞大的校办企业。

各个板块中,方正证券是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有分析认为,一家本应靠新兴科技产业赚钱的校企,却长期依赖金融输血,更是从侧面显示了方正在科技产业的创新匮乏。

不过,这一利润池也出现后继乏力的问题。据最新财报显示,方正证券20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703亿元同比下降2459%;净利润33亿元,同比下降5007%。

与此同时,有媒体曝出,原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入职恒大集团,引发2位分析师相继离职,严重削弱了方正证券的研究力量。

而原本属于集团起家的IT产业,如今已陷入业绩萎靡的困境。方正旗下IT业务,拥有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包括2家上市公司——方正科技和方正控股。

207年前三季度,方正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355亿元,同比下降2036%;净利润亏损97亿元,同比下降702%。

方正控股207年中报,营业收入364亿港元,同比下滑236%;归母净利润仅有4420万港元。

作为方正集团旗下重要的医疗板块,北大医药的实力在医药行业中十分弱小。近五年,其年度净利润均未超过7800万元,204年更是亏损27043万。营业收入也仅维持在20亿元上下,且近两年出现下滑迹象。

除了经营业绩外,方正集团旗下中国高科还遭遇转型困局。

207年前三季度,中国高科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46749%;然而净利润为093亿元,同比下降854%。

据悉,中国高科的传统业务遭遇瓶颈,转型布局职教行业。不过,从207年中报显示,公司商品房销售营收占比仍然高达938%,净利润占比9252%。

于此同时,中国高科的人员流失也十分严重。财务总监刘丹丹、总裁郑明高先后辞职,从205年至今,中国高科共计有9名高层人士离任,涉及董事长、总裁、副总裁等级别,其中有0人是通过换届选举而离任,其余9人离职则因个人或其他原因。

而以分销信息产品、物业发展为主营业务的北大资源也不例外。206年亏损278亿港元,207年中报净利润072亿港元,同比下滑4282%。拿什么拯救?

成也方正科技,败也方正科技。曾经辉煌的方正科技,已经成为拖累集团业绩的罪魁祸首。

找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曾经在国内市场呼风唤雨的方正科技,缘何没落至此?

其一,创新意识不足,只想模仿,从未打造自己的独特风格。PC时代,方正对联想的渠道模式可谓情有独钟,希望通过复制联想的渠道来谋求自身的发展。但无论如何变化,却总是缺乏自己的创意与风格,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的要求。可以追随联想的脚步,却复制不了联想的成功。

其二,缺乏危机意识。仰仗在教育、政府等领域的资源积累,或者依靠政府对自主产权特惠政策的扶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不思进取,而只是躺在过去的基业上吃老本。

其三,节奏太慢,永远在追风口,却始终没有站在风口。在移动互联浪潮来临时,方正几乎没有任何前瞻性的布局。要知道,科技产业是押宝未来的领域。纵观苹果、阿里、亚马逊、戴尔、软银等科技巨头,哪一家不是基于未来0年甚至50年的变化进行提前布局,等到风起时,再进行投入,那只有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况且,IT科技产业的头部效应极为明显,不能挤进前三名甚至前两名的玩家最终都会被淘汰出局。

其四,科技产业和金融业务没有实现融合发展。“科技+资本”的產融结合早已是企业发展的共识,然而方正集团内部的实业和金融并没有实现充分的互补。

反观清华控股,通过各类方式的资本助力,扶持了包括兆易创新、中文在线、海兰信、数码视讯等一批优质的科技企业。不仅获取了丰厚的资本回报,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清华控股在资本市场的品牌价值。

而方正的金融和实业更像是两条平行线,各自蒙眼狂奔,难有交集,资本市场还未有北大扶持出来的新鲜血液。未来方正应该更加重视与北大的科技创新实力的结合,真正提升产融结合的运作能力。

应该说,作为曾经最成功的校企,方正集团的基础并不差。背靠北京大学的科研力量,以及领先的改革措施,方正集团的自救已经开始。

按照规划,206-2020的五年中,方正集团将以IT、医疗、金融三大产业为核心支柱,并在地产、教育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逐步形成多产业协同的发展格局。

IT:形成了覆盖印刷出版、新闻传媒、宽带通信、医疗信息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领域的产业布局。

医疗:打造国内一流的大型医疗机构,为人们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助力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为中国开拓社会资本办医的创新之路。

金融:方正旗下的金融服务是产融结合的实践者,以方正证券、方正人寿为龙头,打造国内顶级的全产业链金融产品体系,范围涵盖财富管理、多渠道投融资等领域,致力于成为金融服务创新的领跑者。

跌落谷底的方正已经没有退路,拯救还需自救。能否重回IT翘楚行列,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文章来源于:英才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4-26 13:58:40
上一篇:黑石洽购汤森路透金融和风险部门股权
下一篇:中职职业英语“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初探
网友评论《方正 拿什么来拯救你?》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