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型教学模式浅谈

本文由第 一 公文网 收集 整理9

尊重型教学模式浅谈

每个学生都不同。孔子说因材施教,所谓因材就是强调每个学生的不同,有多少不同的孩子就有多少不同教法,真的这样做了,在教学上,就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如我校的分层教学,就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尊重生命独特性的教学,可以使得我们避免做“最愚蠢的事情”。我们的老师因懂得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课堂教学中不会用同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特别善待处于弱势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通过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积累智慧的过程。它的目的,优化学生学习态度,强化学习习惯,崇尚独立思考,培育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变聪明,由聪明变得智慧。常见的,习惯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我们现在就像买椟还珠,强调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忽略了创新思维的培育以及态度习惯的养成。有的老师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有的老师让学生记住知识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还有的老师把上课当演讲台,注重自己精彩表演,忘记了学生的吸取……对于这些,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

 &bsp;课堂教学中,我们创设了尊重型的教学模式

尊重型的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强化学生攫取知识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水平,培育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掌握更加丰富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体验尊重,加强道德素养,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的任务。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性、个性发展,还要尊重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因材施教,给学生适合自己的教育。

  我们尝试建立尊重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包括三个板块:第一是学生的课前学习,尊重型课堂模式的课前学习是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是“不择手段”,“不拘泥形式”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攫取知识的过程,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既要在课前了解学习的课本知识,还要了解学习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知识,课本的内容是课前学习的一个支点,一个生发点。第二是课上交流,它是课前学习的检查,督促,也是进一步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学生学得精彩,是在老师集聚自己的心智努力调动、组织、点拨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尊重型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还体现在拓展与提升环节,它是课上活动的延伸和补充,这个活动要充满情趣,贴近生活,体现自主。

  这个教学活动我们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课前学习、课上交流与探究和课后拓展与提升的关系。

课前学习是学生以自己之力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初步理解和掌握,课上交流与探究是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在老师组织、指导、点拨、明确下的对课时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后拓展与提升是对前面两个阶段学习成果的巩固和应用。

二、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是学生学习的仆人。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学生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得到明确的知识概念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和行动不是要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如何让学生把知识学到手。老师是主导,但表演欲不能太强,剥夺学生的思维,选择,表达的权利。

三、尊重型教学活动与课时教学任务及目标的关系。

尊重型教学活动是在课时教学任务及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尊重型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和违背教学任务及目标。确定课时目标,要在课程,单元的大前提下进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四、尊重型教学活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

尊重型教学活动是依照各学科本质特点进行的,大的框架下具体环节,问题设计,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要依照学科本质特点进行设计,开展。

五、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关系。

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提高攫取知识的能力的同时,不要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重在培养孩子会学会用知识,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态度,强化孩子攫取知识的能力。并从中体验人生道理,摸索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本文由第 一 公文网 收集 整理9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3:54:08
上一篇:中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下一篇: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网友评论《尊重型教学模式浅谈》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