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及康复期的护理体会

本 文由第 一 公 文 网 收集整 理来源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及康复期的护理体会


&bsp;&bsp;&bsp;【关键词】&bsp;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utyrdlfrt,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坏死。临床上以严重而持久的胸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严重的心律失常,辅助检查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伴有特征性的心肌酶学、心电图的动态改变。

  &bsp;临床资料
&bsp;&bsp;&bsp;
 2&bsp;再梗死或梗死后心绞痛&bsp;尤其对经溶栓治疗临床判断已溶通的患者,如再发生心前区疼痛,应及时作心电图并通知医生,必要时做心肌酶等追踪。如酶蜂值再度升高,则要考虑再梗死的发生,即使心肌酶不再升高,考虑为梗死后心绞痛,也要视为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22&bsp;急性左心衰竭&bsp;在大范围前壁AMI者,尤易发生。要对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表述、呼吸频率加速、心率加快高度警觉,及时记录。能在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早期,仅表现呼吸增加至25次/以内,心率在20次/以内,肺内湿罗音尚未增至布满全肺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将明显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要及时调整为半坐位,下肢低垂,减少回心血量,加大吸氧流量。强调抢救患者时用强心、利尿药要静脉推注。

  23&bsp;恶性心律失常&bsp;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最易发生于发病后24h以内,因此对发病第~3天的患者进行全天全程心电监护,随时描记异常心电变化,溶栓观察期(2h)内,随心前区疼痛明显缓解时发生短时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或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为梗死相关血管溶通引发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多经简单用药即可消失。将除颤器置于患者床旁并随时充电待用。

  24&bsp;心源性休克&bsp;常发生于大范围心肌梗死患者,对血压有降低趋势的患者,更应注意有无神志逐渐淡漠,肢端皮肤发冷或出现花斑,尿量少于20l/h。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率大于80%[],故需积极救治。右心室梗死引起的低血压和休克,通过吸氧及适当的扩容来纠正。病情较轻者用2~4L/吸氧,较重者6~8L/或面罩给氧5~0L/,持续给氧72~96h,以后可逐渐低流量或间歇给氧,提倡午睡和晚睡前给氧,以提高睡眠质量。由于右心室排血减少,通过大量输液,一天在3500~5000l,平均4300l,迅速建立二路静脉通道进行补液,补液时必须注意,不要过量,特别是当右心室梗死合并广泛的左心室梗死时,更应警惕。

  3&bsp;康复期护理

  3&bsp;心理护理&bsp;恢复期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状态有:)疑病恐惧,过分依赖;2)盲目自信,过分乐观;3)抑郁、焦虑,忧心忡忡;4)悲观厌世,消极人生;5)偏执己见,情绪不稳[2]。多数患者在患心梗后,因为身体上的痛苦(如疼痛、气短、活动受限制等),以及精神上的压力(如担心劳动能力下降、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等),造成情绪低落、悲观等不良精神状态。这些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精神愉悦能够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处于最佳水平,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损伤修复。这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在护理工作中运用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诚恳的态度、科学的知识让患者稳定情绪、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同时向家属解释病情,取得家属的配合也非常重要。潘冬梅的研究表明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使白内障患儿局麻下配合手术比率、成功率提高。

&bsp;&bsp;&bsp;32&bsp;活动能力康复&bsp;有文献报道,AMI患者病发第天实施康复训练效果优于绝对卧床2周训练者[3],AMI患者早期活动可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建立,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冠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4]。国内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效降低左心室重构(VR)的发生率,为早期康复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充分的药物治疗情况下,对无并发症的AMI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延长患者的寿命及降低病死率[5]。对所有的心肌梗死后具有可比性结果的分析表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后,可降低死亡率25%,减少患病率5%有研究表明[6],无合并症的心肌梗塞早期康复治疗并不增加远期死亡、心肌再梗塞、心绞痛的发生率,同时对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无不利影响[8]。实施康复护理的要领是掌握患者的思想情绪,通过暗示、说明、解释、教育等方法,施加良好的心理影响,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主动配合治疗,平稳度过急性期[8]。

  4&bsp;出院指导

  4&bsp;出院意味着疾病已康复,患者逐步恢复其家庭和社会角色,精神准备很关键。在出院前应使其树立正确生活方式,建立重入社会的信心。对于部分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来说,在观念中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建立重入社会的信心,对于很多女性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梗塞后反复发作心绞痛患者,与不良生活习惯及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告诫患者戒烟酒、常做运动、避免劳累、保证睡眠、控制情绪波动在预防再发心梗、心绞痛具有极大的意义。

  42&bsp;告诫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合理用药。

  43&bsp;告知患者在有身体不适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bsp; []WbbJG,SlprLA,BllrCE,tlIpltfthtfstfrdshftrutyrdlfrt:ArprtfrSHOCKtrlrstry[J]JACllCrdl,2000,36:084-090

  [2]唐永玲心肌梗塞病人恢复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实用医技,999,6(6):470

  [3]芦良花,陈风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实施康复程序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2,8(2):6

  [4]陈启华,叶国鸿,罗发强,等冠心病三级预防康复的实施与长期指导的作用[J]中国康复,2004,9(4):2-23

  [5]杨丽艳,邹继华,绳杰清急性心肌梗病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0(5):36-37

  [6]周士枋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9):702

  [7]马虹,廖新学,何建桂,等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年随访[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97-399

  [8]倪晓春,李惠兰,陈泽英,等心肌梗死反复发作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2003,8(4):25-25

本 文由第 一 公 文 网 收集整 理来源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3:53:42
上一篇:幼儿园管理之我见:善用情感管理 消除职业倦怠
下一篇: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护理体会
网友评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及康复期的护理体会》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