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学科化问题

本 文由第一 公文 网 收集 整理

论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学科化问题

提要: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中国大部分高校内广泛铺开,为不少毕业生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各种类型的青年职业生涯发展类社团在各式高校遍地开花,在服务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功勋卓著。然而,相对一门学科来说,目前的青年职业发展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本文从青年职业发展教育理论体系的学科化问题入手,着力探讨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进而阐述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科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科化任务事业观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青年就业问题骤显紧张。关注青年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从简单的各种高校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开始,到各类职业发展类社团在全国高校的遍地开花,再到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人士的联合,再到2007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浪潮浩浩荡荡,汹涌澎湃。然而,目前的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职业发展教育人士都把精力放在了实践上,职业发展理论建设的工作进度几乎为零;不仅如此,大家还都把精力放在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初级阶段——就业服务上,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高级阶段——生涯发展教育所受到的关注,也几乎为零。
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提出,在人的发展形态方面,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的社会形态,这意味着,社会不仅要为毕业生全面提供岗位职位,还要使每个人达到完全的“各尽所能”的状态。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在我们践行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我们不仅仅要完成现实的解决青年人就业这个社会问题的任务,还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完全而彻底地解放社会庞大的青年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完全解放社会生产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完成这个历史重任,就要从我们自己的建设开始做起。而从我们所从事的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建设做起,则是重中之重。毛泽东主席在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问题上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也是一样,没有一套完整明确的理论,没有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科学的主义,我们的各级各式组织是不可能完成历史和现实赋予我们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者的重任的。
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顾名思义,是针对青年的一种教育,它包括了职业教育、生涯教育、发展教育三个部分。职业教育的主要课题是如何引导青年人快捷就业,这是现实社会的要求,也是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最低要求;生涯教育的主要课题是促进青年人树立科学的、贯穿整个人生生涯的职业观的形成,培养青年人的事业感、使命感,变替人打工的低级职业观念为开创自己事业,实现自身理想,完成自己使命的高级职业观念,从而尽可能促进“各尽所能”趋势的发展,这是历史任务对我们的要求;而发展教育的主要课题则是培养青年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青年自觉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和职业建设,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主见,有意义,有价值的自觉、健康、科学、合格、向上的建设者,这是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最核心的一环,也是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三种教育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基石。
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559万,比2007年还多出64万。各省政府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全力减少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这种状况。不过在笔者看来,每年各省为此支出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资金,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原因很简单,学生没有有效的配合。有人不禁发问,事关学生就业出路乃至今后生存问题,学生们岂能不予配合?问得好,学生们也都关注今后出路的问题,当然也在配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为他们创造的机会,但是,这些机会的创造真正为大学生负责了么,还有,学生的“配合”真的都有效么?
机会永远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那么什么是对就业机会真正有准备呢?仅仅是学习好、素质“好”么?管理学科认为,马斯洛的有效需求理论很好地揭示了人在工作中的需求,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正强化活动,效果普遍好于一味地进行负强化活动。这个原理同样作用于求职科学。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对于大学生求职来说,如果随随便便找了个不能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的工作,那么,社会就业运行中的恶性循环(招聘者心怀顾忌,抬高新人招聘价码→求职者屈就→工作压抑→对工作不满→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跳槽→工作单位蒙受损失→招聘者心怀顾忌,抬高新人招聘价码)和员工寻租活动(寻找外快,工作重心从本职工作转移)就变得不可避免。这才是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遏制盲目就业与盲目跳槽和保障就业同样重要,而无论是遏制盲目就业与盲目跳槽,还是保障就业,都不可能仅仅通过一个就业服务即职业教育来达到。我们的现状是,在就业之舟启航时,我们的教育者、社会工作者和政府官员仅仅是把毕业生塞进了就业之舟,仅仅是在让在未就业的河岸上的毕业生少一些,却忽视了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选择和需求。这样的就业之舟,船上的人动一动就会有人落水,往往使整个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行动事倍功半。所以说,我们的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付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大,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不可谓不多,但是,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仅仅考虑了社会稳定的直接需求,并没有实际的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利益,这样创造出来的硬塞给学生的所谓“机会”,怎么能够算是真正为大学生负责?面对这种所谓“机会”,学生那种不得已的“配合”,能够真的有效么?
就业形势的日趋紧迫,其实已经在逐步宣告“单纯就业服务论”的破产。面对前仆后继的全世界十数亿青年,“单纯就业服务论”的防线早就频频告急了。然而,借口着撼山易,撼观念难,很多人士不愿意投入“改变学生和社会的观念,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生涯教育、发展教育体系”这一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中。这一事业也因得不到强大的各方面支援被迫耽搁。究其原因,除了有传统就业观念由于见效快、尚未引起大的后遗症而对社会依旧保持强大控制力的因素之外,完善的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科体系未形成也是我们无法战胜传统就业观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做下来,认真总结我们在青年职业发展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针对青年的特点,提出一套科学可行、行之有效的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学科体系。
从学科上讲,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应该属于青年学的下属学科。我们中国的学生们从小喊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在我们中国学生们的青年时代,学生们面临一个如何进入社会奋斗的问题。然而目前的中国青年的现状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青年人被迫简单地完全放下架子去寻找工作,从原来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极端,走向先找个地方待着的另一个极端。这是中国青年缺乏职业思维内涵的集中体现。因为青年们都因现实的压迫而“先找个地方待着”,他们怎么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岗位,青年们的盲目跳槽怎么能够避免,中国的就业体系怎么能够有序,中国青年怎么能够培养起事业观并为之付出?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又怎么能够做到?我们中国的生产效率又怎么能够提高?这才是不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带给我们的,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的,深层次危害社会发展的问题!
有人曾经对笔者提出,目前大学生求职最重要的症结在于供大于求。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谈什么职业生涯发展!这仅仅是肤浅之谈。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国家每年都下了很大力度去号召创业,可是响应者寥寥;与此同时,很多工人天天的工作就是打牌喝茶看报纸,管理层马马虎虎,使企业效益长期不好,无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为什么?有人归结于资本家的贪婪无能和国家鼓励措施没有落实,这诚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单从创业的角度上讲,雅虎、微软、新浪、互联星空等多家著名企业,不都是白手起家的么,且不说国外有些企业起始资金仅有几千甚至几百美元,就算是国内创业一分钱没有,那些风险投资商难道是吃白饭的么?试想,一个受过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拥有强大的事业观和精明的社会头脑的人,他的创业,难道会被风险投资商拒之门外?而他,不论是做普通工人,还是自主创业,抑或是做单位高管,他都会在他的事业观指导下努力前进,而他的事业也将无往而不胜。那时候,他何愁区区一个找工作?
笔者曾经批评过某高校学生存在过度的古希腊式的教育理性主义思潮,但是如上文所讲,在其他高校普遍被宣扬的仅仅为就业而就业,仅仅为赚钱而工作的完全功利主义就业教育思潮也是极度危险的。刘书林、陈立思等老师撰写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揭示了绝对的理性主义思想教育和绝对的功利主义思想教育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同样遵循这个道理。
从学科体系上区分,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分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生涯发展思想教育学、职业生涯发展实践教育三大块。目前我们由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组成的政府力量,中华英才网、华人英才网、智联招聘、吝啬网、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成功就业》杂志等多家就业咨询服务企业或单位和愿意从事就业服务的企业和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力量,各学校学工部、就业办、团委、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KAB创业教育等组成的学校力量,以及各学校职业类社团,北京中国大学生发展联盟等学生自发力量共同组成的强大、庞大、巨大的推进力量,已经积累了广泛有效的实践经验,拥有着覆盖全国高校的实践素材,但是,这些并没有真正卓有成效的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以前,我们把这个原因归结为联系不够,于是,我们学生自发组织和政府、社会力量便纷纷主动加强了联系,甚至于2008年月成立了由北京市就业指导中心指导下的涵盖北京30余所高校职业类社团的中国大学生发展联盟,可是,学生之间的有识之士不久便发现,这些联盟几乎没有太多的用处。原因很简单,这些联盟仅仅是促进了各社团的联系,促进了各组织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实践经验的交流,各种经验完全停顿于仅仅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一层面,从来没有上升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层面。所以,我们职业生涯发展实践教育才会陷入长期缓慢发展无法打开局面的“瓶颈”状况。
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的学科化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它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更重要的事,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的理论学科化可以纠正学生自发力量发展的错误和解决青年目前的发展困境。就在去年,笔者所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们学生社团办活动首先为了什么?”“为了社团自己。”笔者答道。这位老师批评道:“看,你们这些做社团的,总是先想着怎么为自己,而没有想着首先要为同学大众服务,所以才会步履维艰。”当时笔者还不以为然,但当感悟了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之后,笔者慨然感喟,由于没有充实的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学科化的理论作基础,笔者也一度陷入以商业模式管理社团的歧途,但是我们都忘了,我们职业类的社团是教育的社团,服务的社团,而不是仅仅要同学体验社会创业的商业运行团队。而我们的同学也不应该仅仅受到体验社会的待遇,他们还应该获得对走进社会的指导和服务,因为他们是我们祖国的宝贵财富,社会明日的栋梁!
而目前青年的现状也相当不容乐观。青年普遍缺乏“四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事业观)和“二感”(使命感、时代主人翁感),缺乏处事的原则、处人的准则和处世的经验。而我们传统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陷入位学生所反感的困境。对此,我们更有必要反复总结各类青少年工作的经验教训,将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化,学科化,体系化,探索以一种切实的、属实的、符合青年口味而又尊重理论原则的教育方式去改变青年乃至社会的传统就业思维,真正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出有信念、有自我、有方向、有动力的时代先锋!
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学科化,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进程。它要求我们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学校力量、家庭力量和学生自发力量通力合作,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地把其精华提炼,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的理论,并运用学科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已经诞生,它标志着中国政府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巨大决心。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学生中的先锋力量,必须团结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学科化进程,以替代阻碍就业问题彻底解决的旧就业观,才能彻底解除就业问题的根源隐患。我们只有根据科学的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带领和指导我们大有希望的青年一代去开创自己的小事业,才能开创促进和谐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大事业和促进共产主义“各尽所能”历史事业的新篇章。

本 文由第一 公文 网 收集 整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3:52:39
上一篇:孩子不足龄入学弊多利少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论文: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
网友评论《论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学科化问题》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