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诗词大会》折射出的古诗词教育现状

本文 由 第 一公 文 网 收集 整 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诗词大会》折射出的古诗词教育现状

  207年2月7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武亦姝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冠军,标志着又一原创性文化真人秀节目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强有力工具。这档节目的走红,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诗词的兴趣,也使得人们纷纷为这项文化创意买单。然而在节目收视率攀高和原创型文化节目成为趋势这一现象的背后,我们更需要直面它所折射出来的本质问题--中国传统诗词学习与教育的严峻现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中国传统诗词体现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智慧,彰显着坚强勇敢的民族精神,蕴含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是哲学和美学的完美融合载体。它是躁动心灵休憩的港湾,也是喧嚣灵魂安顿之所在。但不难发现,近几十年来,诗词离我们的生活越远。诗词需要被传承,但更重要的是诗词如何被传承。传承诗词的第一步,就是学好中国传统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的创作目的,就是通过以诗词文化为核心的媒体形式,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对中国传统诗词的热情,启迪人们更好的学习中国诗词。
  
  然而作为中国传统诗词学习和传承的主力军,中小学学生对于唐诗宋词学习的方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足。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材的最后一部分就会有十到二十首诗或词。这些诗词,无一例外,都是考试中必考内容。而大部分学生对此的学习方式,则是我们常见的死记硬背。无论是小学二年级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还是高中三年级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们遵循和采用的学习方法一概是“背下来就好。实在背不下来,为了应付考试,也要抄写几遍强行记住。”这种浮于表面,单单只注重对传统诗词的背诵和记忆的学习方式,会令学习者完全无法感受到传统诗词的真正魅力。
  
  深究诗词学习方式的问题所在,教育体制的束缚是其背后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虽包括诗歌鉴赏的内容,但大部分都是围绕全诗思想和个别词语的词义,名为鉴赏,实则不然。此外,对于传统诗词的格律和创作,几乎没有涉及。而被忽视和删去的这一环节,却恰恰是探寻诗词真谛的主要途径。正是教育体制的束缚,使得作为中国传统诗词学习和传承的主力军在诗词的无法潜入诗词的汪洋大海深处探寻文化宝藏,而只能戴着泳圈在浅水湾某处随便拍打几下。
  
  此外,中国传统诗词本身所提倡的“慢节奏”和“格式化”在当今由新新人类所主导的社会中也似乎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一方面,传统诗词的欣赏和学习,要求“入境”,而非一口吃成个胖子。但对于忙于课堂学习和课外辅导班的中小学芊芊学子而言,时间刻不容缓,但做到“入境”却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与积累。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优先于应试的背诵,而不是诗词的欣赏。另一方面,传统诗词以格律和平仄为特点,连绝句和律诗都有五言和七言之分,就更不用说压头韵和压尾韵的区别了。对于新一代学习者,平日所接触的文学材料大多是自由体,没有格律要求。加上语文教学中又忽略了格律创作这一环节,这就使得学习者大多将格式要求严格的传统诗词看作如“八股文”一般的洪水猛兽了。
  
  中国古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一口深井,若是想要真正汲取到富含古代思想文化精髓的甘甜的井水,以此来灌溉国人在传统文化方面干枯已久的心灵,对于仍旧严峻的中国古诗词教育现状,则不可不引起警惕和采取行动。
  

本文 由 第 一公 文 网 收集 整 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7-05-23 15:31:40
上一篇:农村教育之我观
下一篇:我们到底被什么迷住了方向——论白百何事件
网友评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诗词大会》折射出的古诗词教育现状》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