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之我观

本 文由 第一公文网 收集整理4

农村教育之我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教育与少年的成长息息相关,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农村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水平。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教师素质偏低、办学条件差等,都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但随着今年来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对教育事业财政投入的增多,农村的办学条件是变得越来越好了。在有个农村小学,受到财政拨款的扶持,新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地板都变成了瓷砖地板。按理来说,这样的教学条件应该是能够吸引老师过来的。但是这个学校却只有一个老师,没有其他老师过来。只能一个人教四个年级,在班与班之间来回跑。农村学校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教学装备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为什么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了,老师们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调出去呢?甚至为了把自己调去城市,使出浑身解数。有通过考试选调的,有托关系走门路的。正是这些老师纷纷离开农村,使得农村教学水平不高,使得农村的孩子在更高学历的选拔上极难与城市里的学生进行竞争。于是有条件一点的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接受到更好一点的教育,纷纷送孩子去县城的学校学习。我的表弟就是这样,虽然是读小学阶段,姑姑说钱可以努力挣,还是得让他接受到好一点的教育。其实这么小的孩子,如果在家附近就有好的学校,父母怎么会选择送他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读书呢。所以生源的减少,很大部分也是因为农村留不住教师。难道现在留不住老师是因为待遇不好吗?其实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留住农村老师,在国家工资水平的基础之上还增加额外的津贴发放。但是均无法起到留住农村教师的作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缺乏归属感的培养。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我们要鲤鱼跳龙门,我们要离开农村。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去城市。在接受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情况下,即使是学业有成的从农村走出去的青年,也不会回来当农村的教师。他们虽出自农村,却只想逃离农村,他们没有对家乡的归属感,所以哪能期盼他们回来呢。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欲横流,我们更多的是“向钱看。”很多人选择成为一名教师也只是因为它是一个饭碗,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并不是真正地热爱这个职业,所以在钱的驱使下,当然不愿意留在农村当教师。卢安克说过“责任是一个人生下来后随着个人的成长,在承担各种社会角色应尽的义务。但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责任都能很好的承担下来,这就会在这众多责任中,自然会根据兴趣选择最重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一生的时间去完成,这就是使命。”
  
  作为一名师范生,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我们就要牢记我们的使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这件事。所以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教书,我们所做事业的价值都是一样的。青年一辈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敢于奉献自己。在教育事业上就要努力做到像一朵云去触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触动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本 文由 第一公文网 收集整理4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7-05-23 15:31:37
上一篇:全县基层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诗词大会》折射出的古诗词教育现状
网友评论《农村教育之我观》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