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腐败的形式、原因、危害及对策分析

报复性腐败的形式、原因、危害及对策分析    当前,反腐败领域出现了一种报复性腐败的新形式,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报复性腐败的形式。一是报复性贪污。某些领导干部或者工作人员在诸如升职、加薪、补偿、提高福利待遇等自身愿望得不到实现时,采取贪污、受贿、出卖内部机密信息获取非法利益等极端方式对自我进行补偿,引发贪腐行为。如人民网 2011年9月7日 报道,原荣昌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彭光伟,因多年升迁未果,心态扭曲,转而仇恨单位、仇恨领导,采取贪污公款的形式进行报复,最终因贪污公款23.4万元,被判刑十二年。二是消极怠工。少数领导干部在仕途不顺,得不到提拔重用或者因某项工作失误被追究责任、事业上遭受挫折后,丧失信心,消极对待,破罐子破摔,工作上不再主动作为,而是玩忽懈怠,漫不经心,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论对单位事业的发展还是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都有不小的影响。  二、报复性腐败的原因。报复性腐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少数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利益得失与职位变动,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扭曲,产生不平衡心理。其次,一些地方的干部选拔工作风气不正,领导说了算,选拔推荐环节不够民主,选拔过程不...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2-08-06 17:30:20
上一篇:纪检监察系统三项建设活动征文
下一篇:关于加强我省反腐倡廉建设的建议
网友评论《报复性腐败的形式、原因、危害及对策分析》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