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 文 由 第一 公 文网 收集整理来源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x乡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条件差,降水量稀少,生态环境脆弱。xx乡各村的水利配套工程,大都兴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且缺乏必要的资金维护,导致工程设施失修,管理存在混乱的现象。灌溉时大水漫灌,“跑、冒、滴、漏”等问题非常突出,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直接影响了各村的灌溉效率和经济效益。200年温家宝总理在西南旱区视察时表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等均是当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村水利设施的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采用国家与地方投资、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形式,国家提供的资金到位及时而地方的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基层组织和群众积极性不高,跨村、跨乡的工程操作起来更困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乡镇财政没有列入预算,也没有固定资金投入渠道,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二是保护管理意识淡漠。水利工程都是公益性的,目前几乎全部处于无序管理状态,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划分不严格,管理制度不健全,群众保护和爱护水利设施的意识淡薄,人为破坏水利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随意毁坏、耕占沟渠也屡见不鲜。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办水利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放开,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劳动力不足,种粮成本过高,农民种粮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下降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明显下降。
四是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不能满足灌溉需要,这一点全国所有农村的情况都差不多。
建设现代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通过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一事一议”筹劳筹资,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推进产权改革。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对一些效益明显受益范围明确的新建工程,要大胆支持和鼓励个体、联户法人单位去投资兴建。做到自办自有、自建自管自受益,真正达到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永续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以水权水价改革和水费计收机制,为工程良性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在政策、信贷、税收、土地征用等各个环节给予更多的支持,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群众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积极性,有利于减轻集体经济压力、减少水事矛盾和水事纠纷。
三是推进水利站改革。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理顺水利站的隶属关系,尽可能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样既有理于调动乡镇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切实解决水利站的经费问题。水利部门提供的主要是公益性的服务,其人员和工作经费的主要部分要纳入财政预算,合理定岗确保水利专业人才留在水利站,为基层水利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加强工程监管。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保证工程建设透明,质量过硬。严把准入关,要求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施工单位才能进行工程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杜绝工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

本 文 由 第一 公 文网 收集整理来源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9 21:30:19
上一篇:倡导理性平和心态重在“补锌”
下一篇:论党建工作与三城十区建设研究
网友评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