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生论述思维的培养

洪方煜

【摘要】中国式逻辑的主要特征是不讲逻辑,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在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的论述思维走向严密,进而走向深刻?本文以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或考场优秀作文选段为例,从统一型、兼顾型、比较型、本质型、推进型五个角度进行介绍,以期提高高中生论述文写作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论述文写作;思维能力;严密;深刻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0568(207)34-0037-03

曾经有个阶段,我们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奉为圭臬,一切行动以此为指针。细细探究这句话,背后可能出于两点原因:一是一切以利益为指针,敌人的敌人在利益上与敌人有冲突,而你与敌人也有冲突,为了两者利益最大化,你和敌人的敌人可以成为朋友;二是一切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年代,在人们眼中,这世上只有两类人,敌人和朋友。既然你是敌人的敌人,代表着与自己有共同的敌人,那么我们就是朋友了。

可以说,这是很典型的“中国式逻辑”——这世上除了黑,就是白,除此之外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们是看不到的。一切的思维,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变得简单而绝对了。站在逻辑的角度分析“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我们的思维确实存在严重的缺陷。一般而言,敌人可以分成公敌与私敌,如果从私敌的角度而言,我们两个人有共同的敌人,抛开道德层面,你们也许可以成为朋友。但如果是公敌,比如说是恐怖分子呢?就意识形态而言,许多西方国家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他们见不得中国崛起,但他们最头痛的敌人就是恐怖分子。这些恐怖分子,他们的目的是制造恐慌,其行为是反人类的。难道我们能视他们为朋友吗?

实际上,真的有中国人视他们为朋友的。君不见,9事件后,多少中国网民在网上公然叫好,直呼本·拉登为首的恐怖分子为英雄。不幸的是,这样的人在国内不在少数。这种以不讲道理为特征的中国式逻辑,对于我们思维能力的形成,对于我们辩证地看待事物,都是巨大的障碍,并将极大地制约着我们民族的发展。

再来看学生的作文情况:

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会放弃,要放弃那鼓掌,放弃那敬仰。当你学会放弃,就会知道成功的秘密。英雄就是一步一步的放弃成就的。我们必须学会在路边为别人鼓掌。那样我们才会知道厚积薄发。

這一段文字节选自202年浙江省一考生《站在路边鼓掌的人》的开头,从逻辑层面来看论述文,这段文字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观点不清。该年作文的题目要求是“你是做一个奔跑的英雄还是做一个路边鼓掌的人”,作者态度倾向于“在路边鼓掌”,但“在路边鼓掌”是引人走向成功,还是让人做到厚积薄发,抑或是让人学会放弃,读后还是一头雾水。

第二,关系混乱。文章先后说到成功、放弃、英雄、鼓掌与厚积薄发,这些概念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读者也是不明白。

第三,分析绝对。这一点尤为明显,可以说,作者的分析,没有一句是经得住推敲的。“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会放弃”,如果说放弃杂念等可以成功还可以理解,如果放弃坚守说得过去吗?至于“放弃鼓掌、放弃那信仰”更是无从说起。同样,“当你学会放弃,就会知道成功的秘密”等句子,分析都显得过于偏颇,过于绝对。

第四,思维跳跃。作者从成功与放弃的关系,一下子跳跃到英雄与放弃的关系,马上又跃到了在路边鼓掌,最后的落脚点却是厚积薄发。这些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作者的逻辑极其混乱。

可以说,这样的作文状况,无论是考场还是平时,在学生中极为普遍,这对学生认知的发展、思维的培养、人格的形成都是极为不利的。或许考虑到这样的现状,高中语文新课标(讨论稿,即将公布)隆重推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概念,并将之列为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就写作而言,其本质是思维的训练。我们的训练要懂得从辨别、比较、求质、归纳、引申中,逐渐逼出观点,在训练中让自己的思维由偏颇到全面,由零散到系统,由模糊到清晰,由跳跃到连贯,由幼稚到成熟,进而一步步走向深刻,走向全面,走向严密。我们在作文中要做到不玩玄虚,不搞花里胡哨,尽量让作文呈现出思维的广度、深度、梯度。

那么,具体到我们的作文,该如何让学生的论述思维走向严密,进而走向深刻?笔者以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或考场优秀作文选段为例,概要介绍一下几种常用的方法。一、统一型

任何事物往往都有其矛盾或对立的一面,但哲学认为,事物在矛盾的同时又是统一的,我们要善于把握其对立中的统一。例: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刺猬精神和狐狸精神是不可偏废其一的。只讲执着,那是愚顽不化;只讲变通,那是“变色龙”般的见风使舵。至于何时变通,何时执着,我看标准只有一条——真理到底倾向何方。

总之,当你困惑于执着还是变通时,牢记一点——选择真理。刺猬与狐狸对你同样重要,刺猬使我们坚持,狐狸使我们变通。

——节选自优秀作文《刺猬与狐狸》

为了论述“刺猬精神和狐狸精神是不可偏废其一”,作者从两方面作了论述:只讲执著,那是愚顽不化;只讲变通,那是“变色龙”般的见风使舵。这两者看似是两条平行线的关系,但作者却敏锐地看到其统一的一面:真理到底倾向何方。作者在论述上懂得从两者的关系入手,不厚此薄彼,观点辩证而严密。二、兼顾型

万物各有其长处与短处,俗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我们人类,最好的办法是扬长避短,兼收并蓄,让事物都能为我所用。例:

而新潮的事物,往往顺应时代潮流而生,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一些技术方面的新生事物,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与便利,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但新事物的缺陷在于,一是没有经过时间的经验,可能是一阵风过后,没留下深刻有用的东西;二是一些技术层面的事物,容易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人为物所役;三是一些外来的东西,很多只是时髦,并非适用我们自己。但如果一概舍弃新潮的话,我们就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跟不上世界前进的脚步。应该说,最好的办法是新旧兼融,扎根传统,悦纳新潮,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节选自优秀作文《扎根传统,悦纳新潮》

对于传统与新潮的选择,作者没有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作了全面而辩证地分析:一方面,新潮的优点在于“新”字,顺应了潮流,代表了改革,为我们的人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但其缺陷也在于“新”字,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一些人容易喜新厌旧,一味沉溺其中,还有一些人纯粹是赶时髦。而这些,恰好是传统的长处。作者由此得出了辩证的结论:扎根传统,悦纳新潮。正是兼顾了新旧,使得作者的观点不偏不倚,令人信服。三、比较型

与统一型与兼顾型不同,比较型往往在细细比较了两种情况的优劣之后,在看似兼顾之中,态度有其明显的倾向性。例:

面对如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报考公务员的现象,我感触颇多,诚然,这是他们所乐意接受的一种方式,但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当今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我却不敢苟同,他们甘于为人鼓掌,在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忙忙碌碌,却不知自己为了什么,有人称之为“羊性”,不说“羊性”不好,只是若无点“狼性”,那我们的青春与一潭死水有何差别。

——节选自202年浙江省满分作文《为我鼓掌》

这是浙江202年标卷中得分最高的一份卷子,经过阅卷大组的热烈讨论,最终得分为60分。大组认为其最突出的优秀点是:文章抛弃了多数考生靠举例取胜的做法,而通过一种理性思维,逐步进行归纳、演绎、对比、分析、推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论述范式,一步步引领阅读者进入到自己的文章,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进而读出其丰富的思想,思维清晰、缜密,这种能力,正是当前绝大部分学生所缺乏的。四、本质型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这是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质。体现在作文中,指的是一些同学目光犀利,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直达其内核,看出本质性的因素。例:

而真正所应做的,不是舍弃一方追求一方,而是让VR回归到一种工具本身,它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它的存在,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另一方面。虚拟,源于现实,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现实一种。

——节选自206年浙江满分作文《现实一种》

在众多考生纠结于“拥抱虚拟”“远离虚拟”还是“与虚拟保持一定的距离”时,这位考生却直指事物的根本:所谓的VR,其本质是一种工具;对于人类而言,它应该为人所用——而不是倒过来,人为物所役。而这种工具,它能创造出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源于现实,是现实的需要,应该也是现实的一种。这种见识,显然比命题者看得更远,遑论考生,这也使得这篇文章成为206年浙江高考作文当之无愧的压轴之作。五、推进型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习惯了站在静态的角度看待事物。而实际上,事物往往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只有站在动态的角度,才能更清楚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例:

也有人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种情况当然也是存在的。如若观一人之一字便能品出其人之心无疑是片面之言,過于武断而成无稽之谈。像与一个人相处许久,尚难知其本心,更何况只见其留下的只言片语?但大量的作品中,再怎么工于心计的人也会露出些许端倪,无论心慈面善之作者写出多少激进的文字,他人终会了解其温文尔雅之可爱。

——(节选自205年满分作文《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先承认作品与人品相背离的情况是存在的,因为,观一人一时一字便能见出其心,确实过于武断。但如果看了作家大量的作品,其人品自然会在作品中有所展现,再怎么伪装也是逃遁不了的。这样的判断很好地抓住了短时与长时、部分与整体间的辩证关系,将认识放到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在发展变化中推进了自己的认识,显示出了作者超越一般考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写作,尤其是论述文写作的问题,本质是思维问题。这种思维能力关乎人的终身发展,关乎民族的发展前途。高中作文,我们亟须对学生的思维严密性与深刻性进行训练,唯有如此,学生的思考力才会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养成,我们的民族才有持久发展的动力。

(编辑:张婕)

文章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49:57
上一篇: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阅读课程:基础教育的第一课程
网友评论《例谈高中生论述思维的培养》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