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经验交流

创新帮扶举措密切干群关系
——**县在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积极探索密切干群关系机制
在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县委、政府严格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四个明显”目标,着力在创新帮扶举措上下功夫、做文章、抓落实。全县32名县级领导挂包48个乡镇、40个贫困村、50个新农村、34个重大项目、35项重点工作、26个重点企业、4个重点信访及涉法涉诉案件。88个县级部门挂包79个贫困村,462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92户贫困户,0797名(次)县级机关干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形式直接联系群众6984人,做到领导做表率、机关全参与、干部全覆盖,通过创新帮扶举措,密切干群关系,助推南江挂包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调研机制,了解群众意愿。为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地了解群众意愿,及时掌握群众所想、所盼、所急的问题,南江县建立调研机制。要求全县机关党员、干部每季度深入联系户、联系点蹲点调研、入户走访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县级各部门结合业务工作,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干部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农村、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或本机关所属基层单位蹲点调研,重点围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主题有针对性的调研基层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县委办干部石忠下派至东榆镇槐树村担任支部书记,他专门列出时间表,积极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先后走访了全村8个社,虚心与基层干部、当地群众座谈、请教,很快了解掌握了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等情况,为槐树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0次带上合作社党员上汉中下巴中跑市场、找信息,寻求农超对接,组建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200亩、转包500亩、流转32户农户宅基地5000平方米,实现首期土地流转收益56万元,为村支部制定了民主管村6条、党务村务公开条”,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南江对调研情况实行登记制度,由群众填写党员、干部参与调研的具体情况,年终将对调研文章进行评比。目前全县县级领导深入挂联帮扶村调研指导400余次,县级部门到村调研、开展帮扶活动7560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562条,协调解决问题2300余个,化解群众矛盾57起,解决老难信访案件33件。
(二)建立帮扶机制,全力帮助群众。为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密切党员干部同群众的关系,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在联系点结对帮扶2户群众,同时重点联系2名乡镇、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要在单位包扶村结对帮扶2户群众,同时重点联系名村党组织负责人。部门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在单位包扶村结对帮扶户以上群众,同时结合分管工作重点联系本机关所属基层单位职工群众或服务对象名。县级机关其他干部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等形式在单位包扶村结对帮扶户以上群众。各级干部将自己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印成联系卡,发放到帮扶户手中,并详细登记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县级机关每年要有计划地下派干部驻村包村,选派得力党员干部到工作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乡镇干部经常走访群众,每年走访辖区群众不少于总户数的四分之一。全县76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帮扶困难家庭55户667人,联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76人;789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困难农户478户6207人、联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522人,联系基层单位困难职工2730人、直接服务对象930人;全县一般机关干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帮扶困难群众320户。他们扎根在基层,吃住在农村,在情感上与当地群众充分共鸣,在工作上与基层干部协调共振,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做好帮扶工作,把联系点建设成为示范点,增强影响力、说服力和带动力,形成了全县上下关注基层、服务基层、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合力。县级领导和各部门为挂联村协调争取项目299个,发放慰问物资和现金450万元。全县9960名机关干部先后94620次到522个村帮扶困难农户4382万户54万人,慰问困难职工、直接服务对象5600人(次)。
(三)建立首问机制,扎实为民服务。围绕“四个明显”的目标,按照“组织领导到位、帮扶责任到位、工作力量到位、帮扶措施到位”的要求,坚持问人、问事、问责,落实目标管理,督查指导到位。安排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与下派干部,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集中组织开展下派干部座谈交流会,及时解决下派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下派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解决群众办事难、难办事的问题,南江县各级党组织建立接待群众首问责任制。县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乡镇党委都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室,明确专人负责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凡是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面回答的当面答复,不能当面答复的,给群众说明原因,并告诉群众接受该问题的负责人和答复时限。对一时不能解决和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清政策,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依据。如因党员干部的原因造成能解决的问题没能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解决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实行一事一评,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实行专题研究,定人、定时、定项解决,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四)建立议事机制,尊重群众选择。尊重群众的选择和意愿是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发展中始终坚持不搞群众没有积极性的建设、不搞群众不投入的建设、不搞没有群众监督的建设,实行受益群众自愿申请项目、自己协调土地、自己负责苗木损失、自己组织劳动力,建立竞争立项的申报机制、群专结合的建设机制、权责统一的管护机制、部门联动的服务机制、群众代表参与的监督机制,将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让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按照“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的原则推行“协商合作和谐共进”的“协商式”民主政治模式,实施“村党支部会提议、驻村干部领导参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决议、实施过程监督、开展群众满意度票决”“七步工作法”,搭建协商合作、和谐共进桥梁,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村级事务阳光化。广泛吸呐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选择,不强制、不硬压,使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取得的成效
(一)顺应了群众需求,方便了群众生活。帮扶干部通过建立联系卡,群众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进一个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回应了群众“方便办事、高效办事、快捷办事”的诉求,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强化了服务职能,提高了行政效能。帮扶干部深入基层开展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随意办”为“规范办”,变“多次办”为“集中办”,强化了干部的服务意识和镇村组织的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三)融洽了关系,促进了和谐发展。帮扶驻村干部通过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变干部躲着群众走为干部围着群众转,真正使群众感受到了干部热忱服务、真诚为民的先进性,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有效地维护了基层和谐。
(四)增进了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群众心里有杆秤,帮扶干部做得怎么样,他们心里最清楚。帮扶干部把群众当成亲戚,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对他们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关照和情感上关怀,真心实意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广大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真情关怀,思想上的隔膜逐渐消退,党群干群更加融洽。
(五)提升了形象,赢得了群众信任。“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开展挂包帮活动,不仅为群众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提供了脱贫之道、就业之路,也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时刻在关心着他们,社会在关爱着他们,党的形象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
(六)转变了风气,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深入开展帮扶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对基层群众的困难有了切身感受,受到强烈震撼。许多党员干部认为,每一次帮扶的过程都是一次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的过程,是一次接受教育、心灵净化、思想升华的过程。
三、几点体会
(一)要把关心群众和尊重群众相结合。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你当亲人。人民群众是最讲感情的,把群众当家人,群众就不把我们当外人。我们把群众当成父母,当成兄弟姐妹,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才会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党员干部通过对困难群众访贫问苦,了解基层情况,掌握群众困难,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需。事实证明,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实打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要把教育群众和教育自己相结合。既当群众的“老师”,又当群众的“学生”。作为党员干部,既要把群众作为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教育引导好群众,又要以“小学生”的心态,把群众当作老师,把基层当作课堂,虚心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教育,从群众中获得智慧,取得办法,赢得力量。细心倾听困难群众呼声,及时了解百姓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从而赢得了最大范围、最深程度的信任。实践证明,只有拉下面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把智慧凝聚到发展上来,走出一条共建共享的和谐发展之路。
(三)要把帮扶群众和组织建设相结合。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基层党组织是党员群众的坚强依靠,离老百姓最近,最了解群众的诉求,应该成为群众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最想依靠、最能依靠的后盾。在基层组织建设中,下大气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班子,帮助村级班子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教育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创先进争优秀,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使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编辑:圆圆)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4-04-24 15:03:34
上一篇:期末复习工作交流材料
下一篇:工商部门作风建设经验交流
网友评论《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经验交流》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