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小论文:“活化石”鲎的奇特之处

本文 由第一公文网 收 集 整 理9

科技创新小论文:“活化石”鲎的奇特之处

高二()班&bsp;&bsp;张梓萌
【摘要】“鲎是什么?”,“鲎的奇特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特性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鲎享有‘活化石’的美誉?”,“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为什么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本文通过对鲎的奇特之处及成因分析,解释了鲎的“生物活化石”这一称号的来源。

【关键词】古生物鲎特性活化石
一、引言
当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知道这种外形奇特的蓝血动物,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仔细,深入的探究鲎这种生物小小的甲壳下到底掩藏着些什么秘密,让它与普通的海洋生物有这么多不同之处。经过查阅生物资料,询问老师知道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鲎是一类与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而之所以命其为“活化石”,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也因为此,让鲎具有了许多现代进化生物所不具备的特性。

二、鲎的奇特之处及成因分析
、形态奇
鲎形似蟹,其身体分为以关节相连的3部分:宽阔马蹄形的头胸部,小得多的分节的腹部和一根长而尖的尾剑(尾节)。它的消化系统也与众不同。食物是进入磨胃(砂囊)后被磨碎。体内有一个大型的器官,称为肝胰腺,可将消化酶分泌入长形的胃肠内。而在这众多奇特的形态中,我觉得鲎的眼睛是最值得研究的。

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bsp;据研究表明,现在生存的鲎与奥陶纪时期化石显示的鲎形态极为相似,正因为鲎在约4年的时间中没有过多的进化,才使得如今的鲎有着奇异的形态。

2、习性奇
鲎为暖水性的底栖节肢动物,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只露出剑尾。食性广,以动物为主,经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中国鲎在中国福建沿海从4月下旬至8月底均可繁殖。自立夏至处暑进入产卵盛期。大潮时多数雄鲎抱住雌鲎成对爬到砂滩上挖穴产卵。福州平潭每到农历六月,就有大量的鲎爬上岸,当地有民谚称:六月鲎,爬上灶
&bsp;3、繁殖奇
春、夏两季,通常于日落後,在大潮的沙滩上产卵。每个雌鲎由一个或多个雄鲎伴随,在沙上挖一系列浅坑,每个坑中产卵200∼300粒,然後雄鲎用精液将卵覆盖。一般产卵地点正好在高潮线下。数周後幼体从卵中孵出,约长5公釐(02吋),以贮存的卵黄为营养来源。第二幼体期的个体已有一条短小的尾节,以小型动物为食,在泥滩中越冬。第三幼体期的个体形似微小的成体。幼体经蜕皮进入下一个幼体期,此时表皮围绕头胸部边缘裂开,然後脱落。每次蜕皮体长即增加约25%。到9∼2岁时约蜕皮6次达到性成熟。成体以海生蠕虫为食,身上常覆以各种带壳的生物。
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
4、血液奇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也使用鲎血研究癌症但是,对鲎抽血后,它们就被放生
鲎血液颜色呈蓝色,是因为鲎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血蓝蛋白,每l血蓝蛋白含重金属有机铜(Cu2+)在028~03(鲎脱离水面时间长短差异)。按每只(雄、雌性)鲎平均体重比值计算,成年鲎的血浆及肉质中含这种铜自质(Cu2+)分别在600~300。

三、结束语
经过上述的研究,对鲎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生物活化石”这一称号的来源,也感受了鲎的各个方面的奇特。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鲎是海中的活化石,它的出现比恐龙还要早。如今恐龙早已灭绝了,而鲎经历了一场场灾难,奇迹般地存活至今,而且形态也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美国科学家认为:这些活化石从25亿年前就已停止了进化,能够存活至今是得益于非常规的健康状况。鲎的体内有非常独特的免疫系统,可以防止受到海水中病原体的感染。当病毒或微生物侵入鲎体内后,鲎的蓝色血液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如一接触到霍乱弧菌,鲎的血液就会立即凝固,令细菌失去繁殖作用。随后,血液就会形成一道屏障,阻止其他细菌入侵。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鲎的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较强;二是鲎肉的口感较差,而且食用后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和中毒性休克等,由于鲎具有的特殊生理毒理性质,一直以来极少被人们捕杀。就如达尔文所言没有竞争与死亡,不能进行优胜劣汰这一机制,生物进化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减少很多。我认为综合以上三点,就是鲎能保持原有形态且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

本文 由第一公文网 收 集 整 理9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3:52:43
上一篇:丰富农村学生的暑假生活
下一篇:新课堂模式对教师的新要求
网友评论《科技创新小论文:“活化石”鲎的奇特之处》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