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启东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 由 第 一公文网 收集整理8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长期制约启东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虽然当前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但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太完备,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是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进展,本质上是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加快启东产业结构调整既有很强的紧迫性,同时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必须抓紧进行。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全新格局。这为我国今后20年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立足现实,正视问题,抓住机遇,理清思路,突出重点。

一、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3年全市实现GDP53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7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73亿元。200-2003年,宏观经济总量及各产业处于调整发展阶段,GDP年均增长85%,特别是2002年GDP增幅只有54%。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和96%。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226:42:362调整为2003年的85:442:373。
、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世界范围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与2000年相比,2003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增长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工业化进程有所加快,按可比价计算,在200-2003年GDP年均增长的85%中,有42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贡献,28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5个百分点来自第一产业。
3、非农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的作用明显。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2003年全市从业人员为7907万人,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为455:23:422。与2000年相比,启东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降低了7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则分别上升了04和3个百分点。
4、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003年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7894元/人、69805元/人、779元/人。与2000年相比,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分别提高了46%、6%、98%。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使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明显。

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启东是一个农业大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固有结构根深蒂固,在调整中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产业结构高度不够同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矛盾仍很尖锐,一产大而不强,二、三产业既面临着数量的扩张又面临着质量提高的双重任务,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结构调整步子。
据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57个国家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研究,当人均GDP达000美元左右时(启东2003年人均GDP约594美元),三产产业结构比例基本为7:484:399比较协调,但启东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与这一标准比较分别高68个百分点,低42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与南通、全省比较亦然。这种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在:
、GDP总量中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小。
2003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85:442:373,与南通38:24:348和全省89:545:366相比,农业比重明显偏高,非农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其受损程度将甚于周边地区。这种经济结构高度化进程较为滞后、比较效益低、增殖潜力小的农业生产还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启东整个经济实力的提升。
2、第一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种植业生产结构矛盾突出。
农村仍基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分散经营,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和盲目性,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要求。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影响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升级。2003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农业的比例为426%,接近一半。优质农作物播种面积仍然偏少,科学种养推广不普遍,名优品种少。农产品加工层次低,深加工精度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农村产业化程度低,行业领域面窄,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导致附加值低,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大。
3、第二产业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新兴工业发展落后。
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小企业数量多,处于无序竞争地步,抗风险能力差。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5824亿元,而其中规模以下占到了66%。产业结构较为分散,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仅307家。企业、行业间专业分工协作程度不高,关联度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档次低,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较少,导致产品竞争力较弱,市场被挤占。科技含量高的新兴行业相对发展薄弱,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4、第三产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不足。
当前我市第三产业虽然持续发展,但从发展速度看仍然不快,200-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仅高于GDP增速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行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业占三产的比例仅38%。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不平衡,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发展较慢。第三产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发展不够活跃,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针对目前我市产业结构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一番新的思考,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方法,用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演进。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和方向是不同的。调整产业结构并不意味着去规划每一个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手段和途径,而是通过选择和促进战略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因此战略产业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是:坚定不移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重点在企业扩张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发展适合地方特点和发展方向的产业,通过产品结构、产业规模组织结构、产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逐步理顺我市的产业结构。
、坚持科学协调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强化以人为本。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地降低单位GDP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新产生对环境污染较大、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保护生态,大力鼓励新型、清洁、符合生态平衡的产业发展,防止和减轻公害。不能一味注重“提升产业结构”,而忽视结构上的整体优化,导致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加剧。
2、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要很好地考虑本地的实际,根据资源、技术、人才以及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子。我市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随着沪崇苏大通道的开工建设,交通优势逐步凸现。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临海工业、海洋产业等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每个特色产业或特色产品,能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并能明显地发挥带动作用和效应。
3、加速推动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给社会生产活动带来飞跃性发展,因此无论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是技术结构的调整,都必须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重大作用,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关键地位。运用高科技,促进产业革命,应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攻方向。为了使经济产生质的变化和飞跃,必须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实现产业结构重心由资金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知识集约型转换,由资源消耗型转向节能的效益型。
4、扶持大型骨干企业。
由于大企业具有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的优势,同时规模经济对人类社会资源有一定的节约作用,因此通过资源向大型企业的倾斜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率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我市现有大型企业数量少、比值低,行业影响力不大。缺乏支撑一个地区、影响相关行业发展的实力,对地区经济的带动力不够强。大型骨干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要求我市在企业结构调整方面,必须走培植大中型企业的路子。在做大做强企业集团方面,应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金融支持,适时地进行资本、经营扩张,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好“龙头”集团。
5、确立企业主体地位。
在结构调整上,政府企业同样面临着有限理性问题,政府通常不对调整成败承担责任,缺少必要的激励与约束,也不能解决企业随机、动态调整的问题。所以应进一步明确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权利和责任,该企业管的一定要下放给企业。只有把权力放给企业,企业才能义无反顾地走向市场,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通过体制的改革与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承担起在市场竞争中的责任和义务,激发出依据自身利益调整和优化结构的动力和能力,使产业、产品结构逐步升级换代。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举措
我市定位是新兴的北上海制造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应是:增强产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供给方面适应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结构,从而为我市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第一产业重点向生态高效、都市型、外向型农业发展;第二产业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支柱产业作用,改造升级传统行业为主;第三产业则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采取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方针,尽快形成我市具有相对优势、竞争力较强、产业效益较好的优势产业群。
、第一产业:提高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切实加强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了确保稳定增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包括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的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科技示范,提高农民投入的积极性。选准和开发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建立和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以本地农产品为重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逐步形成以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以若干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为龙头,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加强精准农业、绿色食品、创汇农业的综合开发,重点强化名、特、新和鲜活农副产品的生产,逐步推广高档精细、无公害的农作方式,使高效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第二产业:推进工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市第二产业行业中,传统工业比重较大。这些传统产业的档次还不高,加工度低,竞争力不强。因此,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尤其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避免盲目发展。要重点抓好沿海重工业区、开发区、海洋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五金科技园区等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食品医药、轻纺、化工、小五金、建材等五个支柱行业,大力培育机械、电力等新的工业支柱行业,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结合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四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力争取得突破,形成特色和竞争力,形成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第三产业:加强基础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
第三产业应注意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逐步增加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市场化,包括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的形成,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生产者、消费者和资源所有者市场观念的强化,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要通过深化改革、政策引导、规范管理,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第三产业。在继续发展商业贸易和生活服务等传统行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房地产业、物流业、信息咨询业等新兴行业。
交通运输业要以大通道大枢纽为目标,重点抓好崇启大桥的建设工作,加快吕四港开发,尽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邮电通讯业要以高速、高质、大规模为导向,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有重点分层次地大力推进信息高速网络建设。旅游业以做优、做强、做精为目标,依(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338查看)托丰富的滨海自然条件,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挖掘市场。延伸旅游业链条,强化旅游产品开发,形成立体化的旅游产业。物流业在我市处于起步阶段,应及时做好对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和方向的指导,做好对从事物流业务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推动生产制造企业及商贸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拓展,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正确引导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扩大并规范住房装修业和住房租赁业的发展。在现有商业企业的基础上,引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来,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做大做强我市商业,提升商业的档次和竞争力。同时大力扶持农村第三产业,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协调合理的第三产业体系。


本文 由 第 一公文网 收集整理8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3:10:56
上一篇:落实科学发展观 既快又好地发展县域经济
下一篇:人行行长周小川谈“十一五”期间金融体制的改革
网友评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启东产业结构调整》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