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此 文由第 一 公文网 免费提供

2003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与此同时,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共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各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要么是挑战新高。预计2004年将延续这一趋势。
一、各国经济概述


、美国


与2003年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相比,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大幅减缓,折合年增长率为40%,约为第三季度增幅(82%)的一半,而2003年全年GDP增长3%,仍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但低于华尔街预期。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个人消费、出口、设备与软件支出、库存投资及住宅投资。但第四季度的数据表明,以上部分指标的景气状况有所缓和。


从财政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层面来看,2003年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主要得益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金融市场的宽松环境。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前景,除了尚不明确的一些政治、经济因素以外,市场的注意力仍应集中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之上。虽然2004年月28日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00厘的45年低位不变,但未来美国货币政策环境仍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通胀方面,美联储关心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仍然低位徘徊,美国经济仍存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可能。美联储局货币政策最为关注的3个方面:经济增长、就业及通胀压力中,只有经济增长是明确支持利率上调的政策倾向。从大选因素来看,决定联储加息最重要的因素应是劳动市场,但数据表明,美国劳动市场第四季度并不明朗,即使是近几个月失业率有所下降,但四季度末57%的失业率仍然是美国联邦政府无法接受的。因此,虽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加息迟早要到来,但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仍主要取决于未来劳动市场的表现。


表2003年第三、四季度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简要比较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消费支出增长
69%
26%

耐用品支出增长
28%
09%

非耐用品支出增长
73%
44%

政府支出增长
8%
08%

联邦政府支出增长
N
07%

各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增长
N
09%

企业投资
28%
69%

非住宅投资下降
8%
30%

设备和软件的支出
76%
0%

建筑支出下降
N
24%

住房支出增加
29%
06%

整体个人投资
48%
24%

出口
N
9%

进口
N
3%

2、欧元区和欧盟成员国

总体来看,2003年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在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方面进展缓慢。全年各成员国的失业率平均高达8%,劳动生产率增长仅大约为05%-%的水平,2003年末欧盟各国的人均GDP也只相当于美国的72%。


从欧元区成员国2003年第四季度的表现来看,2003年月份,欧元区2国工业生产比上月微升0%,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为2%。月份工业生产虽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幅度如此之低,表明复苏力度不如预计的那样强劲。在欧元区成员国中,爱尔兰和德国月份的工业生产增幅分别为4%和3%,荷兰和卢森堡的增幅则相对较高,分别为2%和9%,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工业生产却下降了04%。在将未加入欧元区的英国、丹麦和瑞典计算在内后,欧盟5国2003年月份的工业生产比上月下降了0%,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上升了09%。通货膨胀方面,欧元区2003年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预计将由月份的22%重新降到20%,即降至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上限。


2003年全年情况,德国GDP比前年下降了0%,是993年以来的首次下滑。财政赤字总额为860亿欧元,占该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连续第二年超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全年劳动市场状况方面,在欧元区2国中,西班牙的失业率最高,为2%,卢森堡的失业率最低,为39%。在欧元区经济大国中,德国和法国去年2月份的失业率分别为92%和95%,均与上月持平。


欧元区之外的主要欧盟成员国英国的2003年四季度数据表明,月份制造业产值较上月下降07%,这是该数据自2002年0月份下降5%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期工业产值下降0%。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月份制造业产值增长07%,工业产值下降04%。通货膨胀方面,英国通胀压力仍然非常低,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上升到20%的目标水平。


3、日本

虽然2003年2月份日本工业产值出现了4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较月份减少0%,但由于0月份和月份工业产值双双攀升,第四季度的工业产值依然大幅提高,较前一季度增长了36%,工业生产依然处于复苏阶段。四季度工业产值推动力来自出口尤其是对亚洲邻国的出口非常强劲,而2月份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的生产较上月下降了27%。2003年,日本全年工业产值增长32%,为2000年来的首次增长。2003年日本的年平均失业率为53%,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下降了0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末失业率为49%,为近年来首次低于5%。日本经济好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矿业生产持续增长。二、企业收益改善,设备投资增加。三、企业倒闭减少,失业人口下降,家庭消费开支出现增长。


尽管日本经济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好转,但影响复苏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包括:通货紧缩还在持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居高不下,中小企业筹资难度未减;个人消费虽然出现回升,但消费增长主要依赖部分高收入者。另外,日本企业设备投资的持续增长

主要依赖出口主导型的汽车、电子机械类大企业投资的增加,而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却在下降。虽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日本政府经济结构改革逐步出现成效,2004年日本经济将继续呈现缓慢上升态势,逐步进入以出口为主导的低速增长阶段。日本政府预测,2004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率将为05%,实际增长率将为8%。


表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指标


 
08/03
09/03
0/03
/03
2/03

美国

非农业职位增长(万)
-4
25
37
43
0

失业率(%)
6
6
60
59
57

工业生产(较上月±%)
00
06
04
0
0

零售额(较上月±%)
06
0
-03
09
05

CPI(较上年同期±%)
22
23
20
8
9

欧元区

失业率(%)
88
88
88
88
-

零售额(较上月±%)
-
-03
00
-
-

工业生产(较上月±%)
-06
-04
3
0
-

CPI(较上年同期±%)
2
22
20
22
20

M3货币供应增长(年率%)
82
75
8
74
7

日本

失业率(%)
5
5
52
52
49

工业生产(较上月±%)
05
30
08
08
0

CPI(较上年同期±%)
-03
-02
00
-05
-04

M2货币供应及存款证(较上年同期±%)
20
8
5
6
5

4.亚太和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

受SARS疫情的冲击,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普遍出现放缓;但第三季度,中国、印度、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台湾等地区的内需加速增长,以及美日经济的复苏,大大改善了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

2003年,菲律宾GDP增长了45%,略高于2002年的44%。印度在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4%,连续7年实现了快速增长。韩国由于内需不振,GDP增长率仅为3%。2003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为996年以来增长最高的一年。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08%,而在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7%和37%,由此可见,在经历了一年的经济困难之后,新加坡的经济状况呈现强劲复苏趋势。2004年预计将增长3-4%。2003年,印尼经济增长38%,其中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0%。2003年,香港经济第一季度增长45%,第二季度萎缩05%,第三季度增长4%,预计第四季度增长可达42%,全年增长将达32%,2003年0至2月,香港失业率为33%,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9%,仍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

对于东亚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状况,亚洲开发银行认为,2003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6%。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拉美地区在阿根廷危机逐渐稳定之后,也开始走向了复苏之路。2003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率为5%,城市失业人口达670万,失业率达07%。平均通胀率85%,工资水平平均下降47%。2003年拉美国家中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增长幅度将达73%,哥伦比亚增长34%,厄瓜多尔和墨西哥分别增长20%和2%,巴西的增长率只有0%,委内瑞拉经济将下降95%。乌拉圭仍处于2002年危机阴影中,其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5%。2003年,拉美的外贸将连续第二年出现顺差(顺差额预计为370亿美元)。2003年,拉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左右,投资率约为8%(按995年价格计算)。拉美的通货膨胀率将从2002年的4%下降到2003年的86%。

二、全球股票市场

受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反弹的影响,加上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在美国官方公布了2003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高达8%之后,全球股市也迅速做出了反应。2003年四季度,股市高歌猛进,到2月底道琼斯指数突破0000点大关,纳斯达克也冲破了2000点。

、美国

受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和各上市公司三季度财务状况的持续好转的影响,美国各主要股票指数涨幅非常明显,2003年末,以大型企业为代表的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同比上涨了253%,重新突破了0000点大关;而随着全球IT行业在下半年的全面复苏,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NASDAQ指数涨幅更是高达50%,冲破了2000点心理大关;代表市场整体水平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也相应上涨了264%,达到了92点。

表3美国主要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收盘)

主要指数
2003-2-3
2003-6-30
2002-2-3
涨幅

道琼斯30工业指数
0,45390
8,98544
8,3463
253%

NASDAQ综合指数
2,00337
,62280
,3355
50%

标准普尔500指数
,92
9

745
87982
264%


注:股票指数涨幅均指相对去年末的波动(下同)。


2、欧洲


2003年,欧洲各主要股指结束了2000年以来的持续跌势,出现较全面回升,某些股指上涨的幅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市场。其中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年底较年初上涨了36%;巴黎CAC40指数则上涨了6%;法兰克福DAX指数涨幅最高,达到37%;意大利MIBTEL指数涨幅为39%,西班牙马德里SMSI指数上涨274%。与美国各股指相比,欧洲某些股票指数的涨幅仍有不小的差距,原因在于欧元区经济景气状况仍然不如美国经济。与此同时,美联储利率长期低于欧洲央行利率水平,这也成为欧洲股市表现不如美国的重要原因。


表4欧洲主要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2-3
2003-6-30
2002-2-30
涨幅

伦敦FTSE00指数
4,47690
40320
3,94040
36%

巴黎CAC40指数
3,55790
30840
3,0639
6%

法兰克富DAX指数
3,9656
322058
2,89263
37%

意大利MIBTEL指数
9,92200
8,36000
7,48500
39%

马德里SMSI指数
80798
7987
63399
274%


3、亚洲和日本


表5亚洲各主要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2-30
2003-6-30
2002-2-3
涨幅

香港恒生指数
2,57594
9,5772
9,3229
349%

日经指数
0,67664
9,083
8,57895
245%

汉城综合指数
807
66993
6357
276%

新加坡海峡指数
,76452
,44789
,3403
36%


4、拉美各国

表6拉美各国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2-30
2003-6-30
2002-2-3
涨幅

阿根廷MrVl指数
,0795
7656
52495
042%

巴西Bvsp指数
22,23600
2,97300
,26800
973%

墨西哥IPC指数
8,79528
7,05499
6,2709
435%

三、外汇市场


、美元


2003年美元兑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呈持续下跌态势,一改前几年强势美元的格局。美元兑各主要贸易国一揽子货币,自2002年末以来下跌了0%以上。其中,美元兑日元下跌约3%;兑欧元下跌了约6%;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美伊战争的影响;以及在下半年,美国政府为了使经济快速复苏而采取的弱势美元的政策,加上巨额且不断增加的贸易赤字和国内财政赤字等原因,是美元下半年仍无法走出下跌阴影的主要原因。


而在第四季度,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更是冲破了美元兑0日元大关,继续向00日元的心理支撑点方向迈进。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在四季度也突破了美元兑08欧元,达到了美元兑换078欧元,创欧元诞生以来的新低。预计弱势美元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2、欧元


2003年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欧元一直处于升值的态势。一方面有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济调整和经济基本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欧元正逐渐向它的合理购买力回归。但是在2003年第四季度,美元再次连续贬值,突破了美元兑08美元的合理购买力比价。显然这对刚刚出现复苏迹象的欧元经济是极为不利的,从德国的出口表现来看,2003年德国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法国首次出现了经济衰退,失业率持续高居不下等,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弱势美元造成的。因此,强势欧元和弱势美元对欧元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在2004年仍将有所体现。


2003年欧元兑日元的汇率,可谓是起伏不定,5-8月一度达到欧元兑40日元,但是8月初以来,逐渐向25-30合理水平回归。然而在第四季度末,欧元兑日元汇率再次升值到了35日元。同样,强势欧元也会削弱欧元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日元


2003年,日本全年工业产值攀升32%,为2000年来的首次增长。2003年日本的年平均失业率为53%,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下降了0个百分点。这是日本年均失业率3年来首次比上年减少。以上数据表明,2003年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长达0年的萧条期。相应地,日元也呈现强势地位,尤其是兑换美元的汇率,2003

年从年初的美元兑换35日元连续升值到05日元左右。短期内并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但是,正是日元过于强势,四季度出口逐渐下滑,才造成了2003年四季度日本工业产值出现了萎缩。这一方面与三季度的合理回调有关,但与四季度日元连续升值也不无关系。因此,强势日元对于刚刚走出萧条期,甚至仍处于通货紧缩困境中的日本经济显然是弊大于利。

四、各国利率


、美国


2003年2月9日,美联储召开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利率决定会议上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不变,并重申将“相当长一段时间”维持利率于低档。但2004年月28日,虽然美联储决定仍维持%的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但删除了对“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变承诺。这表明,美联储为了让市场消化加息的预期,可谓是用心良苦,同时也为日后调高利率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上文谈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主要取决于经济复苏程度、通胀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尤其是最后一个因素,在没有明显起色的时候,美联储不会轻易修改当前的利率水平。


2、英国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英镑汇率的走软、强劲的消费者支出,为了防止通货膨胀重新抬头,英国成为西方第一个提高利率水平的国家。主要原因在于即使是在美国和欧元区2002年整体萧条的情况下,英国的经济增长也从未转向负数,就业率也继续保持增长。这意味着英国的富余生产能力有限。因此,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将进一步加大提高利率的压力。2004年2月5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再次调升利率水平,将附买回利率从375%提高到400%。


3、欧元区


2004年月8日,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2国货币的主导利率维持在目前的2%的水平,承认欧元汇率过高对欧洲企业出口带来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逐渐复苏的经济增长以及消费需求部分地抵消了欧元升值带来的冲击。当然,强势欧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欧元区的物价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通货膨胀仍然在2%目标之内。因此欧洲央行决定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


表7全球主要国家及相关地区最新指标利率一览表

最新利率水准
最近一次变动

美国
联邦基金利率00%
2003年6月25日降25基点

加拿大
隔夜拆款利率250%
2004年月20日降25基点

日本
贴现率0%
200年9月8日降5基点

中国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98%
2002年2月20日降27基点

一年期贷款利率53%
2002年2月20日降54基点

台湾
重贴现率375%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担保放款融通利率750%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香港
最优惠利率5000%
2002年月7日降25基点

隔夜贴现窗利率250%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韩国
隔拆利率目标375%
2003年7月0日调降25基点

澳大利亚
指标利率525%
2003年2月3日调升25基点

欧元区
附买回利率200%
2003年6月5日降50基点

英国
附买回利率400%
2004年2月5日升25基点

瑞士
利率目标000-075%
2003年3月6日降50基点

五、国际期货市场

2003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的加快,原材料的价格都出现了大牛市行情,无论黄金、原油、钢材、水泥、铜铝,还是油籽、植物油以及棉花价格,都纷纷挑战新高,不少商品特别是基础生产资料价格创下了一年乃至数年来的新高,从而推动全球商品期货市场节节攀升。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全球期市成交量继续强劲增长,欧、美、亚三大洲的期市齐头并进,各品种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交量屡创新高。


在欧洲,世界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Eurx在2003年的交易量首次突破0亿手,比上年提高了27%。与此相比,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也不甘示弱,作为现代期市发源地的芝加哥,其3家期货交易所在2003年均有不俗表现:CME和CBOT的合计交易量首次突破0亿手大关,并且双双刷新了各自的年度交易量记录;CBOE的成交量也稳步增长,全年成交284亿手,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作为美国成交量最大的期货交易所,CME在2003年的成交量达到640亿手,同比提高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由于今年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市场对外汇期货的交易兴趣不断增长,表现在外汇期货的成交量和空盘量不断刷新记录。另外,由于美元汇率前景不确定,多种全球货币期货的空盘量也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作为世界头号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在2003年的期货和期权成交量达到454亿手,比上年提高了32%。除了传统的强项——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大踏步前进外,CBOT的金融期货和期权产品的成交量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达到366亿手,比上年增长了365%,其中其龙头品种0年期国债期货以及联邦基金期货均有不俗表现;5年期国债期货的全年交易量也达到7374万手,同比提高46%;两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比上年提高06%。股指产品期货也是迅猛成长,全年成交量达到554万手,同比提高696%,其中迷你道指期货的交易量达到086万手,同比提高388%。


对铜市场来说,2003年世界铜的消费出现了显著的回升。铜市场出现了久违了的大牛市,NYMEX的COMEX分部也频传佳音,截止到月25日,其铜期货就打破了6年来的年成交量记录,达到287万手,超过了200年的286万手记录。LME三月铜从年初的560美元/吨,涨至年底的2350美元/吨,实现了宏伟的大牛

市行情。


  

六、国际黄金市场

国际黄金市场2003年是多头扬眉吐气、收获颇丰的好年头。黄金市场历来与汇市联系紧密,美元从强势货币转为弱势货币。使得黄金市场多头“好风凭借力”,从年初350美元左右水平起步,一路走高到年末的40美元大关。仔细分析2003年国际黄金市场行情变化,可以发现,黄金价格的变动与国际外汇市场美元、欧元甚至日元的变动有着惊人的密切相关性。黄金价格明显与美元有负相关关系,与欧元、日元有正相关关系。也即,当美元表现坚挺,呈升值趋势时,金价就疲软,而当美元下滑,欧元、日元走强时,黄金就跟随上涨。特别是欧元动向对黄金的影响更为显著,二者之间表现出来的一致性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很少出现欧元走强而黄金同时在下跌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甚可以说欧元和美元的汇价是黄金市场的风向标。


  展望2004年国际黄金市场,鉴于2003年国际黄金市场的春天已经来临,国际外汇市场后续行情发展趋向有利于黄金,即美元持续疲软,短期内恢复元气的可能性不大,欧元朝气蓬勃,欧元区经济基本面向好及高于美元的利率支持,使欧元对美元在平价以上的兑换格局轻易不会被打破。


表82003年全年国际现货黄金价格走势(美元/盎司)


30
330
630
930
03
30
229

国际黄金价格
3692
3345
3460
38455
3845
39750
440

七、国际石油市场


2003年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的强劲使美国和中国的石油需求大增。在欧佩克9月份决定反季节削减供应量后,油价在低库存和寒流天气的刺激下节节上扬,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WTI和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于2月8日分别涨到337美元和3080美元。而鉴于近一年多来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欧佩克不愿采取措施冷却油市,2003年,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平均为284美元,是过去5年来最高的。WTI也高达302美元,是自98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2003年世界石油需求量达日均7600万桶,比去年多出20万桶,这也是影响石油价格的重要原因。


2004年年初,油价接近美伊开战以来的最高水平。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将使石油需求继续保持2003年的增长势头。初步分析,支撑2004年全年油价高位走势的正面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与需求。世界经济的复苏进度加快,在石油需求上也将反映出来。IMF预测,2004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从2003年的32%上升到4%。摩根士丹利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2%。全球经济利好因素,使得国际能源署最近两次调高对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2)欧佩克限产。欧佩克以美元疲软为由认为目前的高油价合情合理。在2003年,在美元对欧元汇率下跌7%的同时,WTI上涨了9%。欧佩克打算在2004年2月0日开会讨论二季度产量政策,预计届时该组织将从3月份起削减供应量,以防油价在需求淡季下跌。欧佩克0个成员国目前产量配额为2450万桶/日,届时该组织可能削减00万桶日产量。


而支撑2004年油价高位的负面因素包括:()非欧佩克增产。连续4年超过25美元的高油价使一些依赖高价格的非欧佩克油田得以生存。由于投资增加和技术进步,前苏联以及西非近海深水油田的产量在上升。初步预测,2004年非欧佩克产量将增加50万桶/日,其中俄罗斯占80万桶/日。(2)伊拉克产量恢复到战前水平。在中东地区6,856亿桶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当中,伊拉克占6%,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全球第二储量大国。


初步预测,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增加20万桶,非欧佩克日产量将增加50万桶/日。2004年,供过于求的威胁将迫使欧佩克从3月份开始减产,以防油价跌到22-28美元目标范围以下。预计欧佩克实际产量仍将超过官方配额。然而,西方库存的增加仍会因欧佩克减产和需求的强劲增长而受到限制,油价在2004年可能还不致出现大幅下降。

此 文由第 一 公文网 免费提供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8 13:04:52
上一篇: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悖论分析论文
下一篇: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战略选择论文
网友评论《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