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和谐”情感在幼儿的心中萌芽成长

何丽霞

【摘要】和谐,是人们对美好社会关系的追求,并且从未停止过,幼儿阶段是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幼儿教育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分力量。本文从幼儿在小中大家庭中的和谐教育进行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和谐;幼儿教育;家庭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0568(207)34-029-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战略举措,是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理想社会。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幼儿教育也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分力量。如何给幼儿播下“和谐”的种子,没有一个具体的模式,也难以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生活中,我们却能清楚触摸到什么叫不和谐,也知道和谐就是将社会生活中的不协调、不完美的地方,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改变过来。在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要从小培养幼儿有“和谐”观念,让“和谐”情感的种子从小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里可从“家庭”下功夫,进行有益尝试。一、让幼儿在自己的“小家庭”体会“和谐”的幸福

“家和百事兴”是中国家庭观念的理想追求。人出生的家庭是“小家庭”,在这个小家庭里,幼儿必须在父母的精心哺育下和谐健康的成长。在这种环境下,家庭首先是幼儿体会和感受“和谐”幸福的摇篮,父母是“和谐”观念和意识的播种者、耕耘者,想要让幼儿感受与体会和谐,父母就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时开始做起。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氛围,感染幼儿的心灵,应多和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和睦融洽共处之道,如尊敬长辈、孝顺老人,关爱亲人等,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共处,会让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和谐情感就会油然而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是在生活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都对儿童有着重要意义。”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开始学习学习和模仿眼睛能看到的人和事,这时候的孩子就像一张洁白的纸,父母是画家、是演员、是导演,是孩子学习的楷模。父母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眼里画出不同的画面,表演不同的角色,像一幕幕的电影画面一样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从父母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式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善恶观念和是非标准,这都将烙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的表现是优秀的、适当的,孩子会模仿、学习,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孩子在“小家庭”里将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健康地成长起来。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种植邪恶,就会滋长邪恶泯灭良知,种植仁爱,便会收获尊重、关心、宽容、同情,因此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播下和谐快乐种子,让幼儿从小体会到和谐快乐,就如同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小家庭”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二、让幼儿在幼儿园的“中家庭”体会“和谐”的快乐

从熟悉的“小家庭”到陌生的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幼儿园是幼儿离开父母后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场所,我们把幼儿园这个家庭称之为一个中等的家庭,简称为“中家庭”。而幼儿园这个中家庭是幼儿“和谐”种子萌芽成长的温床,在中家庭里的角色主要有教师和同伴。如何让幼儿在幼儿园体会到“和谐”的快乐呢?

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和谐”

要让幼儿在幼儿园这个“中家庭”里体会到和谐快乐,就必须建立一个宽松、真诚、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首先,教师要了解、尊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积极鼓励的方式引导和评价幼儿,每当幼儿有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教师都应该及时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如口头语言的表扬(你真棒、真可爱、好主意、继续加油等)、身体语言的鼓励(一个拥抱、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手工物品的奖励(手帖和折纸作品、学习用具等)、团队行为的奖励(做值日生和做升旗手等);其次,教师在活动中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鼓励者。教师的支持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有了支持和鼓励,孩子将充满自信,更富有创造性;第三,教师要成为孩子探索、学习的共同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主导者,而是参与孩子的学习中,与幼儿合作,共同引导孩子探索新的知识海洋。教师要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只有平等师幼关系才能创造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幼儿的情感得到潜移默化影响。

2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和谐”

人际关系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幼儿园后,幼儿之间的交往关系即同伴关系,良好、和谐的同伴关系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幼儿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同伴关系,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由此而产生情绪感染和共鸣。教师在处理幼儿之间的关系时,应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人际感情交流,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气氛,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创设情境和利用已有案例,培养幼儿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形成初步是非观、善恶观。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恰当的,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难于容忍的,而且还要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地、恰当地做”。如班级里有一个幼儿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很需要他人的帮助。在对孩子们进行友好教育时,要教育每个幼儿主动帮助、关心、照顾有需要的同伴,可设计“帮一把”等教育活动,讓同伴主动关心和帮助这个孩子,让他在小伙伴关心和帮助下获得快乐,团结友爱的种子已在幼儿心中绽放。又如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玩具、食物与同伴分享,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教师善于利用各种形式、途径,在幼儿园这个“中家庭”的一点一滴中,让幼儿美好品德慢慢积累,情感慢慢地升华,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妙之处。三、让幼儿在社会的“大家庭”中感受“和谐”无处不在

社会环境是幼儿“和谐”情感萌芽成长的“大环境”,幼儿情感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社会环境的各种生活事件,耳濡目染逐步形成的,充分利用“大环境”的生活事件、活动,让幼儿去感受、体会和实践,这种结合了现实生活的“和谐”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社会环境资源,组织幼儿进行观察、体会和实践活动,使幼儿的学习真正回归生活。如讲述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让幼儿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并让幼儿尝试给有需要的人捐款捐物,引导幼儿关心贫困地区儿童。在具体的行动上,可以如在小区见到有幼儿摔跤,应上去拉一下把,在公共汽车上应他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等。通过参与社会大家庭的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生活,才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情感之花才会得到长久绽放,和谐的种子才能在幼儿心田播种、开花、结果。

孩子来到世间,心灵像一张白纸,只要在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里播下和谐的种子,在父母、家庭成员、教师精心培育下,他的和谐情感、和谐观念就会生根、发芽,也会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苏)AC马卡连柯儿童教育讲座[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997,(08)

(编辑:胡璐)

文章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50:14
上一篇: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
下一篇:亲情教育中的替身
网友评论《如何让“和谐”情感在幼儿的心中萌芽成长》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