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正性与负性情绪调查分析

王立高

摘要:高职新生的正性情绪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负性情绪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其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高职新生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困难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新生;情绪;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674-9324(208)7-0264-02

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刚入学的高职新生而言,他们的情绪状况反映了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情况。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高职新生的正性负性情绪现状、特点,以期为更好的开展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生52名,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4份,问卷有效率945%。

2研究工具。本调查采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量表(中文版)。同质性度正性情绪为085,负性情绪为083;重测信度正性情绪为047,负性情绪为047。

3研究程序。选取刚入学的高职新生作为被试,施测统一问卷,并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正性负性情绪基本情况。数据分析发现(见表),被调查的高职新生正性情绪得分范围0—42分,均值得分低于中值,负性情绪得分范围9—4,均值得分高于中值。

2正性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①学生干部差异。数据表明(见表2),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负性情绪得分在是否学生干部因素上存在差异,但不显著。②城乡差异。数据表明(见表3),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新生。负性情绪在城乡因素上得分存在差异,但不显著。③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数据表明(见表4),来自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高职新生,正性情绪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负性情绪得分在家庭经济条件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经事后检验(LSD),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高职新生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困难的高职新生。④其他因素。统计数据表明,正性负性情绪在性别、民族、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上得分虽然存在差别,但是都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高职新生正性负性情绪的总体情况。统计发现,被调查的高职新生正性情绪均值得分低于中值,负性情绪均值得分高于中值,这表明高职新生的正性情绪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负性情绪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说明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其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物理环境和无形氛围的接受程度,表现在情绪上就是正性情绪不足,而负性情绪又偏高。

2高职新生正性负性情绪的差异性特点。统计发现,高职新生的正性情绪受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城乡差异的影响显著,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其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其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这说明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对待问题和看法,态度更积极,行为更向上,表现在情绪上就是正向的;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能够以向上的精神去努力希望能够得到相应的承认与认可。高职新生的正性情绪在性别、民族、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家庭经济条件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统计发现,高职新生的负性情绪,在家庭经济条件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高职新生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困难的。这说明相较于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新生,家庭条件一般的高职新生,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在心理上存在落差,因而表现出负性情绪的变化。高职新生的负性情绪,在性别、民族、城乡、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学生干部等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不受这些人口学变量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高职新生的正性情绪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负性情绪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新生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其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高职新生的正性情绪不存在性别、民族、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家庭经济条件等人口学变量上的显著性差异。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高职新生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困难的,高职新生的负性情绪不存在性别、民族、城乡、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学生干部等因素上的显著性差异。

2建議。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高职新生的学习,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状况,更能影响高职新生潜能发挥和成功发展。因此,在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阶段,要依据其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的水平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团体辅导、社团活动、朋辈互助、心理咨询等方式,培养高职新生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健康的情绪。要根据高职新生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差异性特点,通过开发情绪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教给新生正确认识情绪,学会排解负性情绪,正确表达正性情绪,学会自我平衡情绪,能运用合理情绪理论自我调节情绪,掌握相应的身体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情绪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2]邓丽芳,郑日昌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

[3]赵申苗负性情绪表达情境对负性情绪表达规则选择倾向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5

[4]高明学业情绪在大学适应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4,(3)

文章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49:26
上一篇:医学药理学教考分离实践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下一篇: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网友评论《高职新生正性与负性情绪调查分析》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