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文献导读教学法中面临的挑战及其适应对策研究

黄利民刘成武

摘要:文献导读教学法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文献导读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面临“教学目标的提升、专业文献推荐、课程教学内容深化、文献导读示范指导、文献阅读作业检查与课程考核标准的创新”等方面的新挑战,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应对。

关键词:文献导读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挑战;教师适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674-9324(208)7-023-02

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一过程中,高等院校如何深入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我国能否在205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我国许多大学加大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力度,课程教学出现了“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微课”、“慕课”(MOOC)等新的教学模式,这些新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在多年创新与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文献导读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好文献导读教学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师生共同应对。

一、文献导读教学法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导读教学法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导师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在大量阅读专业学术文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更新的需要,遴选部分专业文献,及时引入课堂,组织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与讨论,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的缺陷,从而达到站在学科前沿、介绍学科新成果、讲透学科知识的目的,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与科技创新的能力,它是大数据时代,体现“导师引导、学生主体”的一种集“文献导读、分组讨论、撰写心得与成果展示”于一体的课程教学法。文献导读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突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与前沿性、翻转师生教学活动模式、重视学生的说与做、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技能”等特点。实践教学结果表明,文献导读教学法在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文献获取与学习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文献导读教学法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宜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

二、教师在文献导读教学法中面临的挑战

文献导读教学法与“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微课、慕课(MOOC)”等新的教学模式一样,不同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在接受与使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对教师来说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课程教学目标的提升。从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培养过度。课程教学是落实培养方案、执行教学计划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承载着知识传递的重任,文献导读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实现这些基本目标,还要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升这些目标,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把握不能停留在单纯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层次上,需要提升大学课程教学目标,突出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对大学课程目标定位要“准”。

2专业文献的推荐。教学内容从一本教材向众多学术期刊文献拓展。文献导读法的核心是专业文献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读课程教材,而且要博览相关专业群书,阅读大量专业文献,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在这种基础上,教师再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遴选部分经典文献与学术专著(部分内容)进入课堂。文献推荐要求教师对学科内容的引入要“新”,突出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性与社会实践的现实性。做好文献推荐工作,对每个教师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为他要不停阅读新的文献,进行文献分析与整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会明显增加。

3课程教学内容深化。从一本教科书的理论知识转向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文献导读法最大的好处是能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复杂的现实问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来说,还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多做功课,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以正确引导与掌控课堂。

4文献导读示范指导。把握“阅读要素”,引导学生“吃透”专业文献。很多大学生在刚接触专业文献时,不知道如何阅读专业文献,看不出论文目的与意义所在,需要教师提供文献阅读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文献的关键要素,引导学生“吃透”专业文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通过-2篇经典文献的课堂导读,让学生学会从“论文写作背景、要解决的科学问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依托的研究数据、取得的研究结果、得出的研究结论与存在的问题”等7个方面去解剖一篇学术论文。

5文献阅读作业检查。文献作业、批改点评、讨论交流。与传统教学方法不一样的地方是,在每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将结合章节内容,布置大量课外文献阅读作业。许多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感到很不适应,有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甚至连文献都不会查找;有的学生习惯了课后没有作业的“常态”。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不及时阅读文献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检查、督促,并在作业后对学生的文献阅读情况进行点评。在这一环节上,对学生的要求要严,突出培养环节的规范性与培养过程的严肃性。

6课程考核标准的创新。成果创新与展示。在文献导读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进步是全方位的,采取合适的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考核尤其重要。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文献阅读交流发言、小论文撰写、专题演讲与成果展示”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在这一环节,呈现了学习态度的“主动性”、交流发言的“积极性”与学术观点的“创新性”。教师点评在这一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对“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学生,教师对学生文献成果展示的标准要“多”,要突出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与引导性,既要指出希望学生改进的地方,更要鼓励学生的进步,点出学生的精彩与创新之处,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为学生的持续健康成长提供正面激励的能量。

三、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进文献导读教学法的对策与建议

学校层面。提高认识,鼓励并支持广大教师勇于实践、創新。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领导层要有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性,形成教师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的共识。相关职能部门要制订一些鼓励与支持广大教师勇于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政策,实施一批具体的项目,改善课程建设的条件,提供课程改革经验交流的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将人才培养的重心转到课程教学上来。

2教师层面。把握文献导读教学法的几个关键环节。第一,准确把握与提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把握不能停留在单纯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层次上,需要提升课程教学目标,突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目标的把握要“准”。第二,科学遴选与推荐文献。教师在文献推荐时注意两点:一是文献推荐要有阶段性。在学生接触文献导读法的初期,宜“经典文献”量身式推荐;到了中期,宜“关键词”范围式推荐;到了后期,宜“课题项目”综合式推荐;二是文献推荐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第三,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组织学生开展文献讨论。在实施过程中,先通过至2篇经典文献的课堂导读,让学生学会从关键要素方面去吃透一篇学术论文;然后结合章节内容,布置课外文献阅读作业;最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第四,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献阅读作业、小组讨论发言、小论文撰写与集中专题演讲”等方式展开,并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认真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黄利民,刘成武地理教学中的文献导读教学法[J]阴山学刊,200,(6)

[2]刘成武,黄利民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献导读教学法及其创新实践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8,()

[3]方芳,钟秉林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进程中着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7,()

[4]张新佶,何倩,叶小飞,等基于文献研读的讨论式教学法在本科生医学科研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6,(9)

文章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49:26
上一篇:基于移动平台技术的开放式教学应用探索
下一篇:医学药理学教考分离实践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网友评论《教师在文献导读教学法中面临的挑战及其适应对策研究》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