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参与式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耦合性实践

乔璐唐宗英赵联华宁小昆雷桂林凌万刚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授课形式,通过对这一授课形式的灵活应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参与式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翻转课堂与参与式教学的耦合性实践,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知识与技能内化的效率,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起着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参与式教学;高职课程;知识内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674-9324(208)6-0247-02

一、翻转课堂与参与式教学法的特征及其各自的优点

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优点。翻转课堂最初的形式即是通过课前视频教学让学生完成传统课堂学习知识的任务,课堂时间转化为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对知识的解释、应用等环节促进对知识的内化(金燕)。翻转课堂经过在不同领域的实践,具体的表现形式也发生着变化,但都保持着其“学生利用现代各种信息资源和工具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精神内核。

翻转课堂将知识学习的第一步放到了课前,可以节约课堂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翻转课堂对学生提出了“自学”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另外,课堂教学课程中教师“答疑解惑”,对知识进行解释、梳理、和概括,这是内化的第二阶段,起到了“复习”的作用。

2参与式教学法的特征及其优点。参与式教学法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谢智娟)。

参与式教学法转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知识内化的程度和对技能的掌握。

二、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能力课的特征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和特征的基础上,符合所设置专业的特色,能应对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一类课程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快速地了解、识记课程所需的新知识,同时应用这些知识培训(训练)相关的技能(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观察力、语言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强化主动思考的意识、责任感、荣誉感、自信心等。

三、翻转课堂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实践

目前翻转课堂课前知识学习阶段多以教学视频(微课)、在线教学(慕课)等信息化手段完成。笔者认为,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固然是有效、便捷的知识传递形式,但仅采取这一种形式,在学生适应、熟悉后,容易产生倦怠感,学习兴奋度下降,降低自学效果。尽量让自学环节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克服教学手段的“审美疲劳”。因而,除了微课教学视频外,笔者还采用了微信、问题—文献资料等方式,来充实课前自学环节。

微信自学平台。面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网络和手机依赖程度越来越深的现状,笔者尝试将手机从课堂的“干扰者”转变为自学的“支撑平台”,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既完成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成为即时讨论、答疑的平台。虽然表现形式为部分学生提问,但教师的解答是面向全体同学的,且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回答都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可重复阅读、思考,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深度理解。

2提问—文献资料形式。知识可以通过幻灯片、视频等的载体直接传递,完成“识”和“记”,即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也可以调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将学生需要知道的基础知识以问题方式布置为“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文献资料来“回答问题”。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去“找”知识。主动的学习过程对知识的识记效果会优于被动的看和听。

四、参与式教学法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的实践——知识复习过程的“参与式”

为了保障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准确性,需要在课堂时间安排“复习”的环节;对于比较关键的知识点,也往往需要通过重复来加深记忆和理解。所以课堂时间会分配出一部分完成复习环节的活动。复习过程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述”来完成,但“自述”并非照本宣科,重复知识点的“原文”,而是要求学生对已自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既可以借此了解学生认知的知识是否准确以及理解的深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锤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学生完成表述后,由教师进行梳理、总结和必要的修正。翻转课堂在知识学习环节的灵活使用,实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有机结合。

五、参与式教学法在能力训练中的实践

从课程的能力目标出发,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设计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每一个任务对应一个明确的主题或目标,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同时也在过程中学习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工作任务完成中扮演的角色是任务的发布者、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工作任务的主角,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参与式教学法的特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任务的设置上遵循“大背景、小任务”的模式:对每一个工作任务的阐述,都涉及一个大的社会发展背景和理论背景,但鉴于学习时间限制及学生“由小及大”的学习特点,在工作任务的大背景下,给学生设置小的空间、时间尺度的任务,便于形象认知和理解,以及进一步的分析。

团队合作的训练。工作任务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开展和完成,通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协作意识、团队精神;通过完成任务,可以使学生对实际工作所需能力的认识逐渐明晰,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增强成就感和自信。

2工作任务的他评机制。每个小组自行完成的工作任务(评价报告、规划方案等)都是自己的一个“作品”。因为形成了思维定式,人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存在审视“盲点”,即使是给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完善,但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即使自检若干遍,有些问题也难于发现。因而在课堂活动中,设立“他评”环节,各组随机抽取他组的工作任务报告,进行审视和评价。不同的人关注的“点”可能存在不同,工作任务报告也会有所侧重。通过“他评”,既可以帮对方找出“盲点”和不足,也可能会发现本组存在的缺陷。

六、课堂教师的指导

“指挥者”与“主持人”不论是课前自学环节,还是课堂活动环节,教师都扮演着“指挥者”和“主持人”的重要角色,对于前者,教师需控制学习的方向、框架内容;针对后者,教师要串联起学生的自述和他评,充分把握和利用课堂时间,力求達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知心姐姐”的角色。由于课堂活动以分组形式开展,各组成员的性格特征、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关注的焦点等往往呈现个性化特征,因而教师的角色也不能单一化,应该像“知心姐姐”一样面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应对和帮助,即“分组个性化指导”。每个组都有“规定时间”,即每个组都分配基本相等的时间进行针对该组特点的整体化指导;同时每个组也有“自由咨询时间”,在规定时间指导之后,对于细节上存在的疑惑或想法,可以随时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七、小结

通过学生、教学督导等环节的反馈,引入翻转课堂以及结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形式比传统的讲授-作业的教学形式更生动,更有参与感;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更为活跃,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都能得到不错的提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教”也无止境,仍需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金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4,(23)55-58

[2]冯玲玉,甄宗武,谢斌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设计”课混合学习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5,(3):0-06

[3]李晓文,李羽课堂话语环境的构建策略探究——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J]职教论坛,205,(8):75-78

文章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48:52
上一篇:基于学习结果教学体系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下一篇:FLUENT软件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友评论《翻转课堂与参与式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耦合性实践》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