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析与创新

刘婷婷王海鹏代富平洪振宇段利兵胡馨允

摘要:本文探究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剖析如何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路径。本文认为,建立新型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指导模式与管理模式,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才能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中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培养模式;指导模式;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674-9324(208)7-00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2020)》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高校教育内涵发展是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新窗口,近年来成为课堂教学主渠道外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抓手”。探析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中的实施情况,并对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对有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尤为重要。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溯源

4世纪,当时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实践“导师制”。7世纪,导师制被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普遍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制作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最大的特色,被誉为皇冠上的宝石。9世纪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英国高校效仿美国哈佛大学实施学分制,并将原来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培养中。938年,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将导师制普遍应用于本科生教育中。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学校普遍实行前苏联的学年制,取代了解放前的学分制,导师制未能在国内推广。进入2世纪后,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国内还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很多高校先后采纳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培养造就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强音”。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其实施与推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

长期以来,以年级为基本单位的辅导员制,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班主任制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班级授课制是本科生培养的主要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缺陷,如没有针对学生提供具体化、个性化、适应性的培养方案与学业指导,使得创新型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将教师指导学生的要求制度化、具体化,从制度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进而保障创新型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展开和稳步推进。

(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弥补学分制的内在缺陷

随着完全学分制的不断推行,弹性学制、专业改选和辅修双学位等政策不断成熟,选项的不断增多需要导师专业的学术引导和建议。以选课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差异和独特需要。但部分学生选课结构不合理,存在大批量选课,混学分、凑学分的现象,从而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没有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系统、完整、理性的学习计划和有益的学习建议。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贯彻和落实学分制,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建立师生良性的沟通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倡导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个人交流。师生之间要经常性、定期性的见面,师生见面频率在每周一次或每周多次。导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探讨和对话中,导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此种模式有利于师生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和沟通机制,形成亲切、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部分国内高校的研究与实践下,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引进的制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颗牛津皇冠上的宝石”显示出瑕疵。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原因在于新制度没有结合国情、校情和院情进行本土化与创新。本科生導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突出,例如缺乏合理的作用定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条件不完备,运行的机制体制不健全,导师、辅导员、班主任责任重叠等,其中阻碍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施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师生意愿不强烈

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重视度不高,积极性不强。学生主体对导师制度的实施存在抵触情绪,而且学生在导学工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遵循着传统的加工式、注入式、驯化式的教育,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教师对于本科生导师制持敷衍态度,缺乏热情与责任心。部分教师把指导学生当作是附加的包袱,敷衍了事。导师指导次数少,指导质量低,指导计划缺乏系统性,指导内容过于空泛。

(二)机制体制不健全

针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机制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师生见面频率、谈话次数、教学引导、科研培养缺乏监管,未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与教学管理的闭环管理,没有监督,没有反馈,没有动态情况的掌握,制度游离于监管之外。同时,缺乏相应的奖惩考评机制,导师做与不做一个样,付出多与付出少无区别,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配合与不配合无差异,师生操作主体在没有压力与紧迫感的情况下,使得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

(三)指导模式不多元

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导师不区分指导年级无针对性无个性的指导模式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也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违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使得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此外,完全遵循“面对面”的师生指导模式,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时空的限制,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交流成本,广泛多样、便捷高效、灵活丰富的互动交流方式亟待构建。

四、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路径

近年来,国内高校与学者积极对本科生导师制尝试这有益探索,如北京大学把本科生导师制定义为顾问导师制,上海交通大学规定本科生导师着重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指导与辅导,明确导师不负责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同时,各高校也尝试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机制,为了避免本科生导师制的流于形式,厦门大学等高校采用《指导册》等形式对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时间、内容给予详细的规定,上海交通大学制定《学生成长记录表》要求师生在每次指导完毕后填写,对导师制的实施实行监督。本文认为,将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本土化创新,建立新型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指导模式与管理模式,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才能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中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一)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建立“双轮”“双驱”“双主体联动”的新型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

学生与教师是本科生导师制的主体与核心,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必须注重学生与教师这两项因素。学生与教师是本科生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快车的“双轮”。“双轮”具有必备性,说明学生与教师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缺一不可;“双轮”同向性要求学生与教师必须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齐心协力,任何一方的缺失或疏忽都会导致人才培养快车的偏向或停止;“双轮”具有平衡性,学生与教师之间在起步、行进、加速时都要相互协调,保证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实施并快速发展。高校要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双轮”模式,激发学生与导师的双重主体意识,摒弃学校或学院在本科生导师制中“一厢情愿”的畸形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持续推动。内部机制是指师生对本科生导师制教育理念的诠释与认同度,直接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意识与行动。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要培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思想共识。外部机制是指本科生导师制配套的体制机制,通过建立外部条件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意识与行动。高校需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双驱”模式,促使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协同推进,内部的思想共识培育与外部的体制机制保障协同确保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双轮”“双驱”的运行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间保持稳定的连接纽带与牢固的作用支点,高校需探究建设多元化的师生互动机制,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平台、课外研学平台以及师生情感交流平台,摒弃师生间的距离感与隔膜感,建立融洽密切、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建立“双主体联动”模式,保障师生积极投入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践中。

(二)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多元化的监督与约束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评价与考核机制

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本科生导师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高校应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过程中将过程管理、动态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将“导”的管理与“学”的管理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管理的有机统一体,建立多元化的本科生导师制相关体制机制,创建新型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

建立多元化的本科生导师制监督机制与约束机制。高校要对“导”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手段进行多元化监控,对“学”的态度、表现、成绩和效果进行多元化监督,同时建立师生双方责、权、利相统一的约束机制。保障学生享有被导师指导权利的同时,履行主动参与学术探讨与科研训练、根据导师意见调整学习计划、遵守学术规范与纪律、客观公正评议导师指导情况等义务。监督导师履行义务的同时,保障导师享有评优、针对导师制向学院提出合理意见与建议、提出终止指导关系等权利。

2建立多元化的本科生导师制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高校要多元化地将导师的工作质量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审、提拔任用相结合,将学生参与度及表现情况与学生评优制度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同时,要建立指导前指导场所、后勤保障人员、专项资金等资源保障与本科生导师制持续顺利实施的长效保障机制,保障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协同育人。通过模块化、项目化的环节设计,运用前期宣传造势、中期互动交流、后期推優展示,通过舆论鼓励与褒扬师生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投入,进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长期顺利运行。

3建立多元化的本科生导师制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高校需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的本科生导师制评价体系,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多重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形成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考核机制。结合创新教育的特点,建立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基础、学习投入、进步程度的过程性“学”的考核与结果性“学”的考核,建立充分考虑导师的过程性“导”的考核与结果性“导”的考核。协调好形成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的关系。

(三)创新本科生导师的指导模式,建立全程指导与分段指导相结合、常规指导与分流指导相结合、固定指导与多种途径交流相结合的新型指导模式

高校需建立以年级为特征,搭建师生平等交流平台的新型指导模式;构建人人有导师、每一阶段都有指导的全程指导模式。在全程培养的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年级特点,采取不同内容的分段指导。同时建立以项目为载体,构筑师生自由承接途径的新型指导模式,拓宽学生接受更多优质资源的路径;大一阶段,以新生研讨课为载体,辅以学习交流、师生座谈、读书报告的方式,围绕学习方式、学习规划、专业认知等方面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生涯规划;大二、大三阶段,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为载体,辅以学术讲座、交流访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大四阶段,以毕业设计为依托,辅以考研出国、职业发展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毕业设计选题、撰写、答辩等环节,考研复习、笔试、面试等过程,职业选择、应聘、签约等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科生导师制中导师需采用传统指导与现代化手段并重的指导方式,注重内容预定、时间稳定、场所固定、面对面指导的同时,也提倡运用智能化、开放化与个性化的互联网与现代化通信技术,跨越时空限制地即时动态的在线互动,实现广泛多样、便捷高效、灵活丰富的互动交流方式,同时降低师生交流成本,促进与深化导师将网络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惑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

[2]付八军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0)

[3]赵庆年高等教育质量的哲学慎思[J]江苏高教,203,()

[4]周萍,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4)

文章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7 10:48:44
上一篇:应用型大学翻转课堂模式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评价体系研究
网友评论《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析与创新》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