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话同课异构


文由第一
公文














免费




学以致用话同课异构


202年2月4日,我们全体学员到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参加同课异构的观摩。异构的课文是《永远执著的美丽》。本文是篇人物通讯,内容讲被世人称之为“神农”“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因儿时邂逅园艺场的美而一生与“农”结缘,坚持农田实验,最后在30年间取得科研上的一个个重大突破,成就非凡却依然执著前行。

参与同课异构的两位老师分别来自武汉和上海。两人的教学流程如下:

武汉老师:课前以水果为不同小组命名(“秀”了一把),导入新课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按老师的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句话进行了回答。之后,老师又让求学生以一个凝练的字或词来概括,学生的回答归结为四词——坚持、执著、美丽、伟大。此时,老师问,刚才有人说“有梦想才有成就”,那么“梦想”“执著”和“成就”到底哪个才是基石?教师画了一个三角形,让生上台讲析理由。学生争论了半天,最终得出“梦想”才是基石,连前面有过不同意见的同学也被同伴说服(这一过程学生很活跃,回答很精彩)。老师此时列举名言,穿插已学课文讲道理,最后定义为“执著”才是基石。接下来品析语言,找一段文字精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学生能找到几个字词,但说不出理由。老师相机插入自已的生活感悟进行说明。下一环节,老师引领学生说说自已对袁隆平的看法,一位学生读出了课前采集的电视颁奖辞,另一位一句话进行了表白。最终,学生在理解了“永远”一词后结束课堂教学。

上海教师:播放学生课外参与秧田劳动的照片,在学生谈及插秧又苦又累又脏的体验时导入新课(课中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来理解主人公田间劳作的艰辛)。老师发放预习卡,学生花了3分钟填写好袁隆平在“少年”“青年”和“老年”时的不同梦想内容,继而分析人物形象。小组汇报之后,学生接着谈出自已对文本理解感觉困惑的内容:、课文前面四自然段谈到“美丽”,后面却没有再言及,如何理解后文的“美丽”?2、文中说“没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因为“这词已经成为浅薄而无谓的媚俗,无法与他们并列”,但后文为什么还说他“美丽”呢?3、文中为什么提到“风雨飘摇、国是艰难”的年代背景,有何作用?老师进行了整合,强调这些问题涉及到“背景”“字词”“句子间的关系”“标题的含义”。之后,让生默读课文前四自然段,根据黑板上的关联词来补充填空:尽管(&bsp;&bsp;),而且(&bsp;&bsp;&bsp;&bsp;),因为(&bsp;&bsp;&bsp;&bsp;),但是(&bsp;&bsp;&bsp;&bsp;)。引着学生品析了这些关联词的强调重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阅读第5至2节,圈划文中反复使用的“美丽”或与“美丽”相近的词语,体会“美丽”与袁隆平的一生有着怎样直接的联系。学生能就“发现美——寻找美——创造美”达成共识,并谈到“最高境界的美”。老师纠正为“淳美”,并从感情色彩上理解了“最高境界的美”和“淳美”的差异。随后看文章插图,强化理解那组关联词的表达作用。在一连串的提问和解析中,学生只是谈“美丽”和“淳美”,就是不谈老师想谈的“执著”。直至下课,不知学生提的三个问题,究竟解决了多少个?

华东师大教授评课:、都是原生态的课,不做作,不媚俗。2、评课的标准是“学生立场”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评武汉教师:课很生动,很开放,慨叹自已的儿子为什么就没有遇到这样好的老师。理由:、课后采访学生,学生回答“本堂课开放、生动”;2、充分对学生进行了关注,对学生问题都进行了回应;3、分组有趣,能在课堂上对学生问题进行加工处理,资源利用得好。同时,教师去西藏旅游的见闻和感受介入得好,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不足表现在:、在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时,资源出来了,却不知引导学生思考概括的角度,并强化这些概括与下一教学环节的联系。2、在讲“用一个字或词来概括人物形象”时,针对学生状态进了教学编织,但老师关注的只是学生资源,忽略了文本资源。教学有些脱离文本。3、当生谈到“一个7岁的老头子有何美可言”时,老师捕捉到了学生资源,却没有利用到教学中去。

评上海教师:、关注了学生暑期生活,以此导入,不仅有还趣,还丰富了教学资源;2、关注了学生体验。在无意打断学生发言时,能照顾到学生感受。同时,让学生自主质疑,以思维的大结构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大气,但学生思考的时间略少了点,且学生思维发展的层级和理解程度老师并不清楚。

两人共同的问题:所布置的作业与后续学习内容的关联、与整个单元学习系统的联系不很明显。

教授提出个人课堂重构的建议:抓一“心”字,由孩子的心理解到震撼的“心灵”,再品析“心愿”“心智”,最后由有“心”的心理解到没有“心”的心,即“境界”。

我不敢妄评两节课的优劣,也不敢擅说教授点评的深浅。我只是觉得,对文意的理解是不是有失偏颇?如果文意理解错了,哪来课堂上学生与作者之间、与文本之间、与主人公之间的真实而有意义的对话?失去了求真的色彩,其余的建构是否还有意义?其实,文章展示了袁隆平许多方面的“美”,有梦想之美、创造之美、个性之美、精神之美和成就之美。但作者认为,最为核心的美,并不在于袁隆平的辉煌成就、至高无上的荣耀、难以比肩的名利,而在于他不管成功与否,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超越、勤苦追寻的执著之美。因为其余的美,只是远距离的观望,是浅表性的认识,是功利性的认识,是“浅溥而媚俗”的认识,甚至有可能对袁隆平造成侮辱。袁隆平并不是为了名利富贵而进行科研的。他这种不带任何杂质的美,才是最为“淳美”的。如果教师自已没有读懂文意,只是为了迎合一些时髦的理论而组织活动,为教学资源开发而开发,为自主探究而探究,为培养能力而盲目培养,那么,失去学习求真的本味,还有什么美感可言?

基于吴亚萍教授的“双向视野,上下两位”的教学策略,个人认为,在整体视野下,我得先重视学情资源的开发,重视文本资源的开发,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查阅的有关袁隆平的资讯,要求知而不言,言无不尽,完成类似吴教授讲“三角形的高”时所采用的“材料生成”这一步。再让学生通读课文,进行分类,看哪些信息是文中有的,哪些是没有提到的,还有哪些是文中提到而学生没有查到的。第一次分类之后,再进行二次分类,看哪些信息不能体现出袁的美,哪些可以体现。学生发散思维,层层推进,走近袁隆平。以上为本课第一板块——尽量呈现“学生眼中的袁隆平之美”。

第二板块,认真分析“作者眼中的袁隆平之美”,即作者最欣赏和推崇的“永远执著的美”。要求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深情朗读,读中品,品中读,读出作者的敬意。同时,完成对“浅薄”“媚俗”“淳美”“境界”“仍然”“执著”等关键词的理解和积累。此时,不是抓“心”字,而是抓“仍”字,文中“仍”“又”“不断”“依然”等字词太多太多了,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并对主题加以理解。

第三板块,想象“袁隆平眼中的袁隆平之美”,穿插引入,发展思维,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本堂课的学习效率。

第四板块,让学生真实表白“自已最欣赏的袁隆平之美”,完成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此时,学生自然明白,只有接过袁隆平手中的精神火炬,才会真正延伸作者所言的“永远”。

这种设计的依据,是吴亚萍教授的课堂教学变革策略和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教学策略,既有长程视野下的资源开发和系统策划,也有开放视野下的交互反馈和集聚生成;既有朗读、品析、积累三要素的融合,也有学生立场和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尊重。最为关键的,这种构想,是把国培所学用于教学实践的一次大胆尝试。


文由第一
公文














免费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4-07-05 15:29:54
上一篇:党员干部如何实践为民务实清廉
下一篇:浅谈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网友评论《学以致用话同课异构》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