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春运

本文由第 一公文 网 收 集整 理8

浅议春运
&bsp;
&bsp;&bsp;&bsp;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发布,国家铁路局、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一般意义上的春运,是指中国大陆的城际交通,不包括中国大陆与香港和澳门之间的交通以及国际交通。

&bsp;&bsp;&bsp;“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980年的《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近30多年来,春运大军从亿人次增长到205年的37亿人次,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

&bsp;&bsp;&bsp;一、产生原因

&bsp;&bsp;&bsp;经济发展不均匀,导致人口大量流动。在短时间内,交通运输无法满足大量人口流动。平时假期少,人们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

&bsp;&bsp;&bsp;春运的产生主要来自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社会人力大量流动的情况。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的开始,无论离家人有多远,一般人都要尽量在除夕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鼓励自主就业,并且人员的流动的限制也开始放宽。因此有非常多的人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造成了人力的大量流动。这些离开家去外地就业的人员在春节前后集中返乡过年,即成为春运运输的主要人群。

&bsp;&bsp;&bsp;此外,这段时间是高等院校放寒假时期,多数学校在春节前两到三周开始放假,在正月十五左右开学,因此在外地就读的学生返家也构成了春运运输的另一主要人群。同时,春节期间也是一年中的几个长假之一,部分人会选择在春节中间的时间旅游。运输旅游人群虽然跟春运尖锋时间不同,但也加重了运输系统的压力。春运发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已建成的交通网络不能完全满足交通需求。中国铁路里程虽然居于世界第三,但是人均铁路只有58厘米(2006年),不够一支香烟的长度,所以也被戏称为“香烟铁路”。为此,中国政府也制定了诸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计划,来缓解运力不足的问题。

&bsp;&bsp;&bsp;二、春运特点

&bsp;&bsp;&bsp;、城际交通压力剧增,城市交通与国际交通没有明显变化。

&bsp;&bsp;&bsp;2、交通压力主要集中在陆路运输;航空也有一些压力,但由于受到价格等因素制约,压力增长有限;河运与海运因可及范围及安全等方面,压力增长极为有限。

&bsp;&bsp;&bsp;3、春运交通压力有明显的时间性和方向性。一般在春节前压力主要集中在从较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周边城市到旅游景点的路线上;除夕、正月初一、初二这几天的春运压力较小;春节后运输压力转移到在从欠发达地区到到发达地区,从旅游景点到周边城市的路线上。铁路部门因此有“节前看广州、节后看成都”的说法。

&bsp;&bsp;&bsp;三、重点线路

&bsp;&bsp;&bsp;春节前重点地区通常是京津、长三角、福建、珠三角地区。节后重点地区一般是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阜阳地区。

&bsp;&bsp;&bsp;春运工作重点干线为: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石线、京哈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焦柳线、襄渝线、宝成线、湘黔线、黔桂线、川黔线、同蒲线。

&bsp;&bsp;&bsp;四、207年春运

&bsp;&bsp;&bsp;206年2月5日,发改委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全力做好207年春运工作的意见》,207年春运从月3日开始至2月2日结束,共计40天。

&bsp;&bsp;&bsp;206年2月6日,春运购票正式开启预售。
&bsp;
&bsp;&bsp;&bsp;207年春运从月3日开始,至2月2日结束,共计40天。207年春运首日火车票从2月5日开售,由于配合铁路调图,网站购票预售期缩短为30天,这就意味着今年春运抢票时间集中,购票难度增大。

&bsp;&bsp;五、社会评价

&bsp;&bsp;&bsp;学者:

&bsp;&bsp;&bsp;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隐藏在春运高潮背后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资源配置、户口壁垒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春运是资源配置的必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流动人口,只是在中国,流动人口流动的目的就是糊口,要解决春运等一系列问题就要让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bsp;&bsp;&bsp;在杭州打工三四年的农民工,同样的工作、干同样的活,他们依旧是个外来务工者。原因在于户口壁垒,如果户口问题解决了,工作的地方真正成了他们生活的地方,定期的民工大潮也就随之缓解。比如美国人,从地方到首都华盛顿,有生存能力全家都可以定居,根本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bsp;&bsp;&bsp;对于外来人口,当地政府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地方政府,他们有一个共同信念和一般行为,就是对外来人口只能欢迎,不能限制,只能与当地人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因为,人口流入,四海来归,一方面表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好,经济发展快,政府效率高,在地区竞争中走在前列;另一方面,也是调节本地劳动力供求、抑制当地工资成本上升、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保障。

&bsp;&bsp;&bsp;限制和阻碍人口流入反而有悖常理,为智者所不取。

&bsp;&bsp;&bsp;如果户口、待遇都不成问题了,虽然中国人有浓浓的乡土观念,但是在城市住久了,就不会每年非得在过年的时候兴师动众回老家了。从劳动力自由流动到人口自由迁徙,春运并非交通运输业的常规,更不是一项不可改变的制度,而是在现行制度安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就春运谈春运,春运问题不可能缓解,接家属前来过年,用高薪留住民工在当地过年,更是于事无补。

&bsp;&bsp;&bsp;首先,一旦允许农民工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定居,成家立业,很多人就不会兴师动众回老家过年了,春运问题不解自消。其次,允许人口自由迁徙,现行一系列对民工不平等政策,包括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方面面,就难以存续和实施,城市化的进程就会加快。

&bsp;&bsp;&bsp;这是中国今后经济长期增长的巨大动力。再次,因民工而存在的很多社会治安状况会大大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允许人口自由迁徙及其所导致的上述变化,将会加快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这也许是中国社会改造必须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本文由第 一公文 网 收 集整 理8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7-01-24 19:44:27
上一篇:在公安局春节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下一篇:浅谈春运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网友评论《浅议春运》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