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远:点石成金的收藏教父

狄文圭

在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收藏圈和古董圈中,有一位被称为“教父级”的传奇人物,他凭借着敏锐过人的鉴赏眼光、鲜明的个人魅力、果断的商业头脑,成为一位跨越半个世纪之久的杰出亚洲艺术品鉴赏家和古董商。他的位于曼哈顿的私宅中陈列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博物馆级艺术珍品,如同他本人曲折的人生经历一样,闪耀着不可思议的光芒。他就是安思远(RbrtHtfldEllsrth),一位犹太籍纽约知名的牙医大夫的儿子、一位烟不离手、永远穿着马靴的牛排饕客、一个天才般的古董冒险家。

安思远于204年8月3日辞世,享年85岁。他不追求死后成为镌刻在博物馆墙壁上一个无人瞩目的名字,也不梦想着通过这种方法永垂不朽。

安思远要用一场拍卖,最后一次向世人宣告他的品味、思想、和精神,作为他一生的句点。

安思远晚上会在其木板饰墙的英式图书室待客,那里有来自欧洲的博物馆长、身负护送艺术品重任的日本策展人、年轻的中国学者,还有衣装华丽的朋友、邻居、客户穿梭出入,这一刻在谈笑风生,下一刻又在端详一件新近添置的珍品。

世界顶级古董商的号召力

纽约的春天总是来得很晚,205年也不例外。时值早春三月,室外的空气却依然寒冷。这没有影响纽约佳士得展厅内激动人心的氛围。英文与中文交杂在富丽堂皇的展厅上空,这是各路人马在议论着、感叹着、揣摩着,一代亚洲古董之王的人生。

这是一场轰动海内外的拍卖。为了凸显安思远的文化价值,佳士得预展现场被还原为安思远的豪华公寓。在安思远的暮年,忠实陪伴他的,便是那些他珍藏了数十年的古物。

他那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22间房豪华私邸,宛如一座小型博物馆,陈设着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常年接待着无数政要、富商、名流和学者。这位堪称是战后美国最著名的亚洲艺术古董商兼收藏家,保持了他一贯慷慨优雅的风格,在身后也不忘继续为大家在曼哈顿的洛克菲勒中心准备了六场艺术饕餮盛宴,在纽约佳士得精心的策划下,他的艺术人生于此完美地揭开了烟花般绚烂的谢幕式,超过200件拍品,跨越中国、印度、日本、南亚、欧洲,涵括青铜器、陶瓷、雕塑、书画、家具、玉器、等等,并且史无前例地全部以无底价的形式公开拍卖,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买家,尤其是中国内地的新一代收藏家。外媒纷纷以微妙的口吻报道了一批批这些慕名而来的中国买家,纽约时报甚至以“明代花瓶”的标准来形容这些趋之若鹜、装扮华贵的中国来客,他们有些甚至乘坐私人飞机赶赴这场位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举办的世纪拍卖。

205年3月7日傍晚举行的安思远私人珍藏首拍会,人声鼎沸的现场已经预告了火爆的争夺战,几乎倾巢而出的纽约佳士得员工,站满在长长的委托席上,声势浩大,而闪光灯与水晶灯影下的衣香鬓影里,流窜着财富、权势、豪门、名流的滋味,每个人都露出节日般涨红的脸,显得心猿意马、跃跃欲试。一只高仅约8厘米的西汉小金熊席镇,以折合人民币600万的天价抢先出闸,果然一鸣惊人,即时成为全新的世界纪录,拍场的热情也瞬间被点燃;轮到那件事前就被张扬得沸沸扬扬的西藏铜瑜伽师坐像以折合人民币3000万落锤时,深谙了剧透的人们仍然止不住地惊叹刘益谦先生的任性到底有没有底线!这名不惜裸肉身效法身的上海中年男子,似乎正是当时得令,享受并沉浸在属于他的锦瑟华年当中。大,不一定最好,但一定最贵!这就是古玩圈的铁律,但当一尊高达64厘米的尼泊尔铜鎏金观音立像被争夺至人民币500万成交时,所有瞠目结舌的佛像圈子的行家玩家们,也仿如被醐醍灌顶般开始重新想象家里的那些藏品的新价格标签了。然而谁也没想到,全场最高价拍品,竟是由四把明式黄花梨圈椅,折合人民币6000万!现场爆出潮水般的喝彩和掌声,而在上空抽着雪茄,俯视着这一刻的安思远先生,估计也会露出不可思议但欣慰不已的笑容吧!来自北京的匿名买家,也用了最慷慨的方式回敬了这位名闻于世的明式家具大师。

安思远这个品牌到底有多大魅力?答案是:首个夜场拍卖仅58件拍品就缔造了6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38亿元)的总成交额,兼刷新了四个新世界纪录!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安思远这三个字仿佛是个点石成金的魔咒,无论是瓷器、玉器、书画、家具、青铜、石雕,甚至是安氏藏书,都卖出了匪夷所思的天价,连多件在古玩行内被认为是断代不详的后仿品,也都神奇地高价成交,甚至有人在拍卖完毕后精心做了一张可疑拍品的集图,以忧国忧民的心情在朋友圈中不厌其烦地讨论着这些业已成交了的拍品的各种疑点。是物有所值,还是溢价过高?一个收藏家的名气,到底能为艺术品的价格添多少分?面对接踵而来不可思议的成交高价,古玩圈人开始真正意识到了品牌与传承的魅力。事实上,国内一直有部分古玩圈人对各大拍卖公司所注重和强调的古董的传承著录,即名人效应,都表示不太感冒,认为有夸大和忽悠的作用,但这场安思远拍卖的轰动性效应,使他们亲身领略到了名人与品牌力量的背后,收藏主人的人格魅力给古董器物所增添的光辉与价值。这些离奇的成交价说明,对来自中国的新买家们来说,买不买得起明顯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是那一枚枚贴在瓷器底部的泛黄的小标签,承载了收藏主人的胸怀、视野、修养和品味,这些才是最稀缺的资源。正是这个软性的部分,赋予了每一件藏品更为独特而深刻的人性化内涵。于是,在巨大的安思远光环下,人人都期望能沾一点这个荣耀之光,东西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不能买到!

在一连串让行内诸多大腕儿、专家都瞠目结舌的成交数字的背后,则是这一期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的一系列高级聪明、专业精准的营销手段所创造的新价值与空间。实际上,佳士得在此之前已经为安思远举办过了三场专场拍卖会:2002年秋安思远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专场(83件拍品)、2007年秋安思远珍藏印度与喜马拉雅艺术专场(308件拍品)、202年春安思远珍藏中国古代铜镜专场(56件拍品),则分别只录得39万美金、946万美金及27万美金的成交结果。同样出自安氏珍藏,同样由纽约佳士得拍卖,为什么这次竟然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答案很明显:这一次的市场策略是把目标对准了一个新的客户群。首先,安思远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品牌。这位生前品味卓越的艺术鉴藏家,不但眼光敏锐、紧握商机,而且人脉广泛、长袖善舞,周旋在学术界、收藏界、政经界、名流界,均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俨然是美国上流社会的财富与品味的象征,他的形象与故事可以说是完全对应了中国国内的一大部分新财富阶层对美国上流社会的想象与期盼,这些曾经铺在安氏博物馆般的豪宅地上的地毯、陈列在橱柜中的瓷器、挂在墙上的书画、放在壁炉台上的佛像,已经超越了古玩的性质,成为安思远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地位与生活方式的延伸与象征,这种吸引力,远胜器物本身的古董价值,于是年代、真伪、品相、行情等古玩商们所关心的因素,已不再是潮水般涌入拍卖厅里的新买家们的甄选标准。

文章来源于:世界博览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7-18 13:22:05
上一篇:不老的“老年歧视”
下一篇:反向幸福?
网友评论《安思远:点石成金的收藏教父》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