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农村信用社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 由 第一 公 文 网 收集 整理第一努力提高效益&bsp;加快发展步伐
全面完成2007年各项工作任务
——在全省农村信用社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月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6年工作,研究部署2007年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2006年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吉林农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营成果业绩显著。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44亿元,比上年增长343%;贷款390亿元,增长486%;贷款累放429亿元,增长59%;总收入436亿元,增长359%;营业费用减少026亿元,下降25%;中间业务收入053亿元,增长84%;实现利润933亿元,增长636%,补亏7亿元;人均创利478万元,增长86%;资本充足率0%,提高0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608%,下降409个百分点。

  城乡市场深度开发。按照市场战略要求,加大营销力度,全方位拓展城乡市场,存、贷款在全省市场占有率分别是09%和04%,分别增加42个和252个百分点。存款增加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增加额的225%,增加785个百分点;贷款增加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增加额的267%,增加6个百分点。

  产权改革不断深化。除吉林桦甸、四平城区外,全省县级联社已全部组建了统一法人社;延边州3家联社组建合行已批准开业;4家联社专项票据兑付成功,兑付资金3亿元,国家扶持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

  薪酬改革全面推进。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初步建立起薪酬与经营效益和个人业绩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运行效果明显。员工年均收入35万元,比上年增长296%,调动了全员积极性,促进了经营全面提升。

  专项治理取得成效。认真贯彻银监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推行“问责风暴”,查处违规问题实行“三批一随时”。全省共查处违法违规违纪人员2067人,挽回经济损失203亿元。新发生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

企业文化全新突破。启动了新文化工程,聘请台湾艾肯公司对我省企业文化进行整体策划,形成了以核心文化为主体的9种文化,吉林农信的新形象、新标识已经展现在全省人民面前。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干部实行任期制,员工实行末位淘汰制;省联社集中组织干部培训班4次,培训952人;从外系统聘任县级高管2人,新招考员工772人;新提拔任用县级正职以上干部2人,交流7人。员工学习氛围浓厚,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服务功能逐步增强。综合业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752个网点实现了省辖通存通兑;全省拆入资金和协议存款359亿元;成功接收工行和城市信用社部分网点;在县以上城市建立了一批多功能精品网点,增强了服务功能,提升了服务水平。

  五级分类初战告捷。按照银监会要求,认真培训,广泛收集信息,准确分类,摸清了风险资产底数,不良率287%。通过吉林银监局检查验收,偏离度039%。

  党群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演讲比赛、业务技术比赛、征文评选、保卫大比武、篮球赛等活动,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加大了宣传力度,在电视、报纸、刊物上刊登各类文章30多篇。《吉林农信》简报出刊05期。《吉林农村合作金融》于2月20日创刊发行。

  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现实,着眼未来,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积累了一些可贵经验。

&bsp;(一)坚持了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拼搏精神。准确把握发展进程,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根据新时期新任务,做出新决策新部署。凡是决定的事情,就一抓到底。无论出现什么艰难险阻,都没能动摇我们的意志,更没能阻止我们的前进步伐。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我们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智慧和锐气。正是因为我们打造了这样一种企业精神,使我们的团队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士气,才使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走向胜利。

&bsp;(二)坚持用快速发展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底子薄、基础差、亏损挂账多是吉林农信的现实,我们不等不靠,抢抓机遇,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努力用加快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突出加快发展这个重点,使多年积累的问题得到初步化解。实践充分证明,解决吉林农信的问题必须靠发展,别无选择。

&bsp;(三)坚持用三年补亏统揽全局,突出效益的中心地位。影响吉林农信发展的症结是历年亏损挂账包袱沉重。经过调查研究,反复测算,我们提出了三年补亏的战略性目标。以此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各级高管人员自加压力,挑战极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经营成果。

&bsp;(四)坚持以业绩论英雄、赏罚分明的用人导向。选拔干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以经营业绩作为检验干部的标准,优胜劣汰。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给有能力的干部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推行干部任期制,到届重新竞聘,让在职的干部有压力,不在职的干部有机遇,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bsp;(五)坚持按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坚持贡献第一,正向激励,拉开档次,建立了薪酬与经营效益和个人业绩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积极性,形成了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成才靠学习、业绩靠努力的生动局面,使广大员工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原动力。

&bsp;(六)坚持脚踏实地、叫真求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在工作中要求大家实事求是,在经营中务必真实反映经营成果。每项工作有部署必有检查,并且到终端检验工作成果。在厘清是非曲直的基础上,及时通报,旗帜鲜明,褒扬先进,鞭笞后进。各级高管人员工作逐步着实,执行力明显增强,求真务实的作风逐渐形成。

&bsp;(七)坚持严查严处,管控好风险。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银监会案件专项治理要求,强力推行风险问责,对违法违规违纪问题下猛药进行整治,提高了风险管控水平,全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

以上这些,是吉林农信改革以来特别是过去一年工作的基本经验,是各级高管人员的实践成果,是两万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发扬光大。

我们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也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个别高管人员政治上不强,思想认识落后于发展形势。二是经营管理层次低下,与现代银行要求相差甚远。三是有的高管人员执行力不强,工作抓得不实。四是抓存款的力度不够,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五是队伍整体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六是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资源浪费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三年补亏为核心,打好2007年的攻坚战

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从宏观上看,党和国家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政策、资金更加向“三农”领域倾斜;吉林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扬,农民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银监会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我们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加大。从我们自身看,求发展的思想认识统一,工作热情更加高涨;管理机制逐渐完善,经营发展更加规范;风险管理得到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各级高管执行能力明显提高,系统运行更加顺畅。同时,应当看到我们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成为我们发展的障碍。

今年是三年补亏最为关键的一年,一切工作都要为三年补亏鸣锣开道,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三年补亏为核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做好提高效益、资金组织、市场拓展、票据兑付、完善管理、风险问责、清收不良、企业文化等八项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吉林农信。

工作目标是:存款余额650亿元,增长95%;贷款余额500亿元,增长282%;四级分类不良贷款占比52%,下降088个百分点,五级分类不良贷款占比234%,下降53个百分点;总收入55亿元,增长26%;中间业务收入8000万元,增长5%;实现利润68亿元,增长80%;补亏32亿元,增长859%;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

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2007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三年补亏顺利推进。三年补亏关键看今年,今年关键看效益。只有突出效益的主导地位,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做到补亏最大化。一要全力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要进一步落实“近期占领、远期站稳”的市场战略,深度挖掘市场潜力,及时发放贷款,努力扩大信贷规模,提高资金利用率,为效益增长提供可靠来源。二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大力组织对公和活期储蓄存款,降低资金成本;扩大按月、按季结息规模,确保全年收入平稳增长。三要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发挥统一法人社的核算和调控优势,建立资金监控体系,高效运用资金。遵循固定、统管和可变动费用分别管理的原则,严控支出,降低经营成本。四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要认真做好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合规开办中间业务,努力扩大中间业务范围,确保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50%以上。五要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对资产负债结构、资金运用、成本费用支出、收入来源、实现利润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完善措施,及时整改。

(二)认真做好资金组织工作,有效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三年补亏,资金是瓶颈。必须加大存款工作力度,各项政策要重点向存款倾斜,调动一切资源攻坚破难,逐步摆脱靠拆借资金、支农再贷款过日子的局面。一是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导向作用。存款绩效的计提比例必须认真执行,不准打折扣。奖励工资要按月发放。奖励工资要拿出50%以上、补亏专项奖也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存款奖励,其他各项政策、资源也应向存款倾斜。二是高管人员带头搞存款。市、县两级高管人员要讲觉悟、讲奉献,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带头组织存款,完成省联社下达的存款计划,发挥表率作用。信用社高管人员在完成上级下达计划的前提下,执行绩效工资的计提办法。三是强力攻关吸收对公存款。对公存款成本低、潜力大。各地要采取灵活措施,合力攻关,增加对公存款的份额。四是重点抓住县以上的资金市场。要抓住近年来全国金融业资金闲置、各商业银行的主要兴奋点不在组织存款上的有利时机,重点在县以上市场积极吸收个人、机构等存款。当前资金市场主要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今年要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的网点建设,要在城市的商业区、主要街道建设精品网点,扩大在城市的覆盖面。五是农村存款要稳步提升。要充分发挥员工熟悉农村的优势,跟踪了解储户的收入来源,与他们交朋友,处关系,动员各种存款,积少成多,确保信用社的存款平稳持续增长。六是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技能,缩短办理业务时间,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真心、诚心、爱心、专心、用心为客户服务,延长营业时间,打造优美环境,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温馨的服务;紧紧抓住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存款通存通兑、储户异地存取款不收费的时机,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靠提高服务手段吸收存款。七是鼓励参与政务大厅建设。抓住各地政务大厅建设的契机,积极与政府合作,参与建设,增强吸收对公存款的能力。

(三)加大信贷市场开拓力度,努力增加贷款规模。今年农村金融市场将全面放开,竞争势头也在逐步显现,我们必须在深度占领上下功夫,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一是坚持“三农”方向不动摇,深度开拓农村市场。农村市场是我们的主战场,必须牢牢占领。要尽最大努力满足“三农”资金需求,扩大农户贷款面。在粮食生产上,要优先满足传统粮食生产需要,支持新科技的应用,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在畜牧业上,要支持农户养殖业,做到小群体、大规模;在多种经营生产上,要支持人参、林蛙、食用菌等产业,使其尽快形成生产规模;在农村经纪人中,要支持有信誉、有头脑的经营户,使其在搞活流通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农村消费中,要支持农民改善生活条件、居住条件、生源地助学贷款等项目,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确定支持的重点。二是坚持零售的原则,大力开办城镇个贷业务。城镇市场是我们着力开辟的领域。要支持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有固定收入的员工工资担保贷款;支持城镇个体工商户抵质押、联保、担保贷款;支持城镇居民购房按揭、装修等消费贷款。三是坚持审慎原则,稳妥进入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我们需要进入的新领域,市场大,潜力大,是贷款规模新的增长点;同时,风险大,难度大,我们应审慎进入,稳妥开发。进入中小企业必须坚持以下标准:企业法人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第一还款来源真实可靠;抵质押物足值,易于变现;有真实的商业背景和充足的现金流量;企业经营正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省联社制定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准入退出标准》,各地要严格执行。中小企业贷款要由县联社负责发放。要加大对符合上述条件中小企业的营销力度,培育一批黄金客户,占领中小企业市场。四是探索集团类大客户信贷市场。资金相对宽裕的地区,要拓展新领域,开发集团类大客户信贷市场,优化信贷结构。省、市要层层把关,层层推动,争取有新的进展。

(四)落实好国家扶持政策,确保票据成功兑付。2007年是全省票据兑付的高峰期,各地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确保按计划成功兑付。一是千方百计达到兑付标准。各地要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兑付考核条件,认真搞好测算,全面达到票据兑付标准。实际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不良贷款率比基期降幅不得低于50%;已置换不良贷款现金回收率不得低于3%,处置率要达到00%;应付利息备付率不得低于252%;呆账准备金率不得低于%;股金分红额占股金总额不得超过27%,占利润总额不得超过50%。达不到上述条件的要研究措施,积极整改,最大限度地满足兑付要求。二是确保按计划兑付。经测算,全省还有47家县联社需要兑付,2007年计划申请兑付46家。其中一季度申请兑付5家,二季度申请兑付0家,三季度申请兑付8家,四季度申请兑付3家。各地要根据确定的兑付时间,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按计划兑付成功。三是要做好相关部门的工作。要协调好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的工作,主动汇报票据兑付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争取理解,为票据兑付创造条件。

(五)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着力抓好各项机制建设,按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使经营管理逐步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一是逐步实现业务管理流程化。首先,调整市、县业务部门设置。市级联社和较大的县级联社要设立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风险管理部,其他县级联社要设立业务部和风险管理部。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客户信息收集、客户关系维护、业务营销与市场开拓;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风险管理、资产保全、法律服务和常规稽核。其次,严格实行审贷分离。贷前调查要真实,采集信息要准确,做好项目市场前景预测,提出初步意见;贷中审查强调科学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严格审批审查;贷后管理强调严谨性、持续性,对贷款实行动态监测,加强对贷款的监控、维护和跟踪,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较大的贷款有计划退出。风险管理部门要将信贷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参与客户信息的审查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二是探索等级管理的新模式。要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确定各县联社等级,实行差异化管理。省联社制定了等级管理办法,将等级管理与薪酬制度挂钩,以2007年末相关指标数据为依据,确定县联社等级和基础工资基数,年度执行中按预测发放,年末多退少补。将来还要逐步扩大等级管理的挂钩范围,将等级管理同人力资源、信贷授权、财务管理、高管人员升降等挂钩,全面实行差异化管理。等级要坚持按年评定,动态管理,依据实际,有升有降。三是进一步完善薪酬制度。今年在去年绩效工资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主要是突出发挥绩效工资的导向作用,将更多的激励政策向存款工作倾斜。各市州不再重新制定办法。各县可在省联社确定的框架内,结合实际,制定细则,灵活运用,大胆创新,使薪酬制度发挥更大作用。各地要做好2007年绩效工资办法宣讲工作,让每名员工都能理解、明白、会算账,切实将绩效工资制度落到实处。四是积极推进资源整合。省联社将抽调人员组成资源整合推进组,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推进资源整合,上半年拿出系统资源整合方案,确定各地机构、人员数量,下半年在全省推行,确保资源整合有新进展。五是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综合业务系统要加快全面上线速度,于今年“五一”前在全省范围上线。经国家银监会批准,今年将申请加入银联,开办借记卡、ATM机、POS机业务,开通电话银行。目前系统已经具备以上功能。各地要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加强新系统、新业务操作培训,解决一线人员操作技能差、系统功能没有充分利用问题,确保科技资源充分运用,确保各项业务运行顺畅。要以科技为依托,创新信贷业务品种,认真推进小额信用贷款卡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做好宣传,打造优势品牌。同时,要切实解决农业贷款约期不合理的问题,实现信贷管理常发放、常占用、常回收,使贷款结构更加合理。

(六)继续推行风险问责,切实保障安全经营。越是快速发展,越要防控风险。要将风险纳入可控的轨道,保持风险问责的高压态势。一是做好“五查一整改”,实行全方位问责。今年风险问责要以“五查一整改”为载体,扩大风险问责范围,实行全方位问责。要全面开展基层自查、稽核全面检查、重点问题排查、信访案件核查和集中突击检查,要对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要抓好违规资金的清收工作,对于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收回或不积极清收企图蒙混过关的,要及时追加处罚。今年3月份,省联社将组织大检查,重点检查2006年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自查自纠回头看情况和违规资金的回收情况。今年要将业务、财务、人事、稽核等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纳入问责范围,把风险问责贯穿于各个业务领域和经营管理全过程,实行全面、全过程、全方位问责。二是坚持从重原则,加大对触犯“十条高压线”问题的查处力度。省联社在总结2006年案件专项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设置高息揽存、账外经营、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假冒名贷款、违规计提、违规购建固定资产、违规处置抵债资产、用人暗箱操作和各类经济犯罪等“十条高压线”,明确性质、责任和处理办法,无论是谁,一经踏线,按“降、撤、开、移”从重处罚,绝不手软。三是认真排查“六种人”。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排查,严格防范队伍中涉及“黄、赌、毒、股、商、黑”问题,省联社将设举报专线,专门受理上述举报,及时铲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四是完善稽核体系。实行市州垂直管理体系,各地稽核局长由市级党委和省联社稽查局双重管理。在县设稽核分局,人员、费用统一上划到市,发挥对经营单位的检查、监督、约束作用,强化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县风险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业务检查和风险管控职能,加大力度,全面规范业务经营行为。同时,稽核系统在检查中要实行“免招待”制度,一旦发现吃、拿、卡、要、报等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五是严格控制新案发生,实行一票否决。对发案单位,实行一票否决,降等级,取消评优资格,并从重处罚,以“开”、“移”处理为主,加强警示和威慑作用。今年凡是省联社查出来的问题,都将严肃追究上级稽核人员和高管人员的责任。六是抓好安全保卫工作。在做好日常安全工作的同时,着力加强保卫队伍建设,实行军事化管理、军事化训练,增强防范能力。

(七)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贷款五级分类,基本摸清了我们的风险资产底数。按照银监会关于不良贷款“双降”的要求,加强对信贷资产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资产质量。一是新老划段,锁定现有存量不良贷款。从2004年6月日起,对存量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段管理:2004年6月日之前形成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积极措施清收和处理,确保绝对额下降;2004年6月日以后除不可抗力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责任人要全额包赔,否则下岗、停薪、限期回收,确保不出现人为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二是多策并举,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要紧紧依靠各级政府,抓住省集中整顿金融秩序的机会,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充分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清收;要创新清收方式,积极采取委托清收、风险代理、资产置换、打包处置、包装推介、债权拍卖等多种方式,一户一策,灵活有效地清收不良贷款;要加大奖惩力度,落实责任清收和绩效清收,把清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强化考核,调动清收人员的积极性;要抓好清收质量,突出现金清收和优质资产置换;要切实做好维权工作,不允许出现超诉讼时效的问题;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积极处理抵债资产。三是严控大额贷款,把好新增贷款质量关。要继续坚持“小额、分散、安全、效益”的原则,规范业务操作,严格控制大额贷款,杜绝各种形式的垒大户,把好风险管控的第一道防线,确保新增贷款质量。

&bsp;&bsp;(八)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灵魂。2007年,全省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三年补亏这个中心,抓好应用和推广工作。一是将企业文化向纵深推广。要结合实际抓好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文化渗透到吉林农信肌体的各个细胞。广大干部员工要在熟记企业文化手册内容的基础上,加深理解,领会内涵,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各个岗位上得到具体体现,形成人人学文化、人人讲文化、人人有文化的局面。二是做好视觉文化推广工作。全省要统一更换新牌匾,营业室内外厅的利率公告牌、各种公示板都要按新的设计方案制作,新建营业网点与旧网点改造都要按照新设计的空间识别系统施工。要逐步统一服装,统一应用物品,树立全新的视觉形象。三是强力推行规范的服务文化。每名员工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严格按照服务文化的规范标准去做,树立全新的服务形象。四是搞好企业文化载体建设。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组织服务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在服务文化方面优秀的单位、柜所、窗口和个人;要坚持正向激励的原则,开展优秀人物评选活动,对精英人物、功勋员工进行奖励,营造创业氛围;搭建建议平台,设置奖项,鼓励广大干部员工为吉林农信发展多提合理化建议,集中员工智慧,共谋发展大计。

三、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吉林农信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要求,更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实现产权战略,必须突出“五大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第一,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高管人员政治素质。各级领导班子政治上要强,要与省联社党委保持一致。要进一步增强三年补亏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抵制歪风邪气的能力,提高维护正义的能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联社党委提出的战略目标上来,围绕大局,打造团结和谐、能打“硬仗”、敢于胜利的领导集体。

第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围绕三年补亏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管理,设计和开展党的活动,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把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经营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在深化改革、规范经营、快速发展的实践中,真正发挥并体现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执行能力。要大兴实事求是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狠抓落实之风,鼓励讲真话、报实情、鼓实劲、求实效。紧密结合实际,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执行和落实能力。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省联社党委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贯彻、创造性地落实、创造性地执行,不断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

第四,要加强高管人员队伍建设,打造卓越的管理团队。一是继续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活动。省联社将组织“23”系列培训,即举办一次高管人员执行力建设论坛,举办县级联社副主任和信用社主任两个培训班,举办三期优秀年轻干部短训班。各地也要有针对性组织自身的培训活动。二是创新干部实践锻炼方式。省、市、县对于政治强、素质好、年纪轻、有潜力的干部适时下派基层任职,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从基层选拔有一定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干部上派省、市、县级联社(办事处)锻炼,畅通干部“上”、“下”渠道,让干部在流动中增加知识,丰富阅历,增长本领,加速成长。三是培养一支高管人员后备力量。选拔培养一批不同层次的后备干部,通过强化培训、轮岗锻炼和“搭梯垫步”等形式重点培养,增强现任高管人员的紧迫意识、不在任干部的主动意识和全员的竞争意识,形成人人思进、个个争先的生动局面。

  第五,加强和谐吉林农信建设,明确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吉林农信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金融企业不仅要创造价值、创造效益,创造物质文明,同时也要有文化、有底蕴、有素质、有品位,创造和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不仅要实现经营规模快速发展,还要实现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和文明进步,打造百年老店。一是企业与社会发展和谐。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的步伐、社会进步的步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积极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部门、同行业和服务客户的沟通与协调,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不断优化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用我们优质的金融服务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同业的尊重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二是系统内部运行和谐。按照吉林农信的发展取向,全方位引入市场机制,引入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推进管理的科学化、流程化;加强对高管人员权力运用和重要岗位人员职权使用的监督与控制;积极稳妥地处理好退休员工养老保险、新接收城市信用社等问题,营造稳定、团结、友爱、向上的和谐局面;在业务发展上注重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各项工作和事业和谐发展。三是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和谐。发展依靠人,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发展为了人,快速发展的企业可以为干部员工提供更加广阔的展示舞台和发展空间。人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的。企业是人发展的平台,也是人发展的结果。我们要落实人本管理、人才兴社战略,立足于业务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需要,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执业能力。要通过实践锻炼培育人才,通过市场机制选拔人才,通过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吸引人才,通过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形成人才的“洼地”效应,构造人才“高地”优势,力争在三年补亏、加快发展过程中同时成长起一批银行家、一批专业人才和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每一名员工,以事业感召人,以环境吸引人,以服务凝聚人,使广大员工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对“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要用吉林农信的美好愿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构建“团结、拼搏、创新、进取”的文化氛围,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吉林农信事业快速发展。

  同志们,2007年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当前的任务就是把吉林农信广大干部员工动员起来,把全体员工的力量组织起来,把全系统的智慧凝聚起来,坚定信心,鼓足勇气,扎实工作,锐意进取,胜利完成2007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坚信,吉林农信事业一定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吉林农信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本文 由 第一 公 文 网 收集 整理第一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0 18:54:09
上一篇:在全县农村合作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信用社理事长表态发言
网友评论《在全省农村信用社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