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局机关重点工作目标6篇

第一篇

市经合局在深入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过程中,重点查摆出工作作风还不够过硬、工作制度还不够规范、工作效能还不够高等问题,将采取以下三项措施加以改进。

一、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倡树“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机关作风和深化“真诚服务、合作共赢”的服务品牌,深入基层开展产业招商调查分析,机关内开展“我为招商建言献策”等活动,确保为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为企业发展、为项目建设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二、狠抓机关制度建设。强化细节管理,规范机关运行机制、工作规范、廉政建设、财务管理、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制度,对落实制度规范进行全程监控和考核督导,确保工作规范有序。

三、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明确责任分工,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科学策划包装80个国内招商项目,组织好2次市内外合作交流活动,确保机关招商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闭环”全过程服务,确保全市实际利用内资比上年稳步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植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

203年,市经合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中心,积极创新思路,加大招商力度,完成了对口支援(扶贫协作)任务,巩固了与友好城市及周边地区合作关系,完善了招商考核机制,全市国内经济合作及项目建设工作形势良好、成绩喜人。全市新实施(购买土地或新开工)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238个,实际利用内资7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4个,实际利用内资58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5%。

(一)主要特点

、产业项目规模“大”。新实施的亿元项目54个,其中,总投资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5亿元―0亿元项目4个。与往年相比,单体项目规模明显提高。

2、项目质量层次“高”。新实施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55个,占新实施项目的23%。以“四新一海”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项目2个,到位资金28亿元,分别占新实施项目的508%和42%。以旅游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研发中心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00个,到位资金359亿元,分别占新实施项目的42%和528%,成为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

3、产业聚集优势“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的路子,对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带动相关产业的聚集和配套,实现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和产业链的延伸,机械装备、海洋食品加工等产业群聚集优势明显增强。以机械装备产业为例,203年新实施项目中,机械装备制造业项目28个。

4、活动推进项目“实”。先后组织赴等地开展了6次专题推介活动及多次“请进来”活动,共推进合作项目63个,达成合同、协议项目36个,已实施7个。同时,借助等活动平台,积极组织我市企业参与贸易及经济合作对接洽谈,达成了一批贸易合作项目。

5、产业项目后劲“足”。从203年全市百个重点项目看,内资产业项目48个,占总数的48%。其中,203年新实施的项目23个,占23%,203年签约今年实施的项目5个,占5%;203年新签约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242个,截至目前,尚未实施产业项目20个,占新签约项目的496%,为203年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二)主要做法

、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强化择商选资理念。一是在经合系统内部开展了招商引资专题培训,围绕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招商方法、增强招商实效性等方面,由机关干部自主命题授课,现身说法,传授招商引资实战经验,提升了机关干部业务理论知识和水平。组织赴新区商务委员会、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等对口部门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思路。二是先后与等协会以及多个省市的商会建立委托招商代理机制,不断加强与在威投资企业的互动交流,组织了56家国内来威投资企业座谈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苦难和问题,不断提升客商在威投资的满意度。今年,通过中介机构联络洽谈项目3个,成功签约实施3个。三是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积极引导各级各部门重点引进“四新一海”项目、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层次高、产出效益好、节能环保的产业项目,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2、创新活动促进模式,拓展新的合作区域。按照“区域―产业―企业”统筹模式,在思路上加大产业招商,在地点上向重点区域倾斜,在规模上推行小型化、专业化,在形式上开展主导产业专题对接,努力实现招商成果转型跨越,组织开展了2次产业合作交流及经贸活动(自行组织7次,参加省里牵头组织活动5次),共推进合作项目63个,达成合同、协议项目36个,已实施7个。4月份和8月份先后赴福建和湖南开展了产业推介、项目推动等活动,新拓展了闽南、华中重点地区。9月份在威组织举办了蓝色经济产业合作交流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了23个重点蓝色经济产业合作项目,是近年来“请进来”活动规格最高、效果最好的一次。同时,加强了与等周边地市的互动交流合作,组织“企业家行”等活动。主动对接促成与签订了全面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此外,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继续认真做好对口支援青海海北州、重庆忠县和扶贫协作重庆云阳县工作,组织我市企业参加了“”等经贸交流活动,开展了互访考察、经济交流、干部挂职等活动,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3、夯实产业招商基础,建立健全招商机制。一是修订完善了《十大产业合作招商指引》,策划包装了0多个重点产业招商项目以及部分配套优势强的特色园区,制作了多媒体产业推介宣传光盘,即时更新维护“经济合作局信息网”招商平台,丰富和完善了我市产业招商资料。二是规范项目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实行了“闭环”服务,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档案。三是改革内资考核办法,系统引入了实物工作量考核办法,不断对实物工作量认定标准及核算方式进行补充完善,促进考核评价体系更加科学、规范。

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全委会、市人代会、经济工作会的部署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抓手,以产业招商为重点,有效发挥市区、园区和企业的主体作用,着力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对接,力求在引进产业大项目、产业链招商和特色产业招商上取得新进展,继续保持国内经济合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目标:全市实际利用内资比上年增长5%,新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取得新突破。

三、重点工作:

(一)“十大措施”并举,助推产业招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创新项目策划招商。以蓝色经济区六大优势产业基地项目和五大领域高端产业项目为重点,注重从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的角度对其产业链条进行分析。根据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资源条件和企业需求,会同各产业招商办策划包装50个以上重点对接项目,针对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做实做精项目论证分析,客观地介绍投资环境、产业导向和重点项目以及有关项目的市场准入条件,让投资者面对项目、面对商机而动心。搜集筛选本行业全国重点协会和龙头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投资意向,选择有意向的投资者直接联系和接触,通过小分队点对点登门洽谈、组织合作交流活动对接、网络平台发布、信件邮寄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有目标的投资促进活动。

2、突出产业集群招商。依托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围绕蓝色经济区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领域高端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通过大项目形成“产业项目―产业链条―产业基地”模式的集群,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并建立起同一产业间各种投入品及产出品的技术经济联系。高端服务业―重点引进总部经济、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连锁、城市综合体、滨海休闲旅游开发、大型综合开发、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培植新兴财源,提升城市竞争力。现代农业―围绕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最放心城市,加快推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重点引进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海洋“三品”制造,建立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3、依托园区载体招商。按照“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市场化运作”思路,推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强化园区职能,明晰产业定位,真正把园区建设成专业性、集聚性突出的项目承接“洼地”。一是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拓展空间”的原则,将产业规划和园区的发展布局进行通盘考虑,指导园区在发展定位、产业导向、政策服务等方面明确思路,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二是兑现有利于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园区的规划、项目审批、财政、土地等管理权限,使园区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三是以省级以上开发区和科技新城、临港工业园、临港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载体,面向国有大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及各类行业协会招商,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园区,培植大型骨干企业。

4、发挥企业主体招商。采取“政府推动、部门协调、企业为主”的模式,发挥企业在经济合作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本地骨干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等方式,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方法,加速膨胀发展和升级换代。引导重点企业围绕销售网络和上下游相关联产品开展产业链配套招商,采取入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变“贸易关系”为“投资伙伴关系”,不断延伸产业链和扩张规模实力。推进外来投资企业进行以商招商和二次招商,形成“一个成功企业带来一群客商、一家企业落地带来一个产业集群”的产业招商格局。支持中小企业以存量引增量进行产权招商,拓宽资金积累渠道。积极推行企业受委托招商方式,发挥我市大企业驻外办事处的作用,及时反馈投资信息,跟踪引进投资项目。

5、加强科技合作招商。按照我市自主创新“三区”建设和创新型城市的要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纽带,从应用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创新平台建设、信息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科技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全力推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6、开展专题活动招商。创新“点对点联络对接”、“一对一跟踪促进”模式,20年拟走出去办7次产业合作对接活动,请进来举办3次项目对接洽谈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明确对接主题和目标企业,突出对接一个或多个产业,会同相关产业办、有关市区共同参与组织,以提高项目对接针对性。按照有利于推进项目的原则,采取“梯次推进”和“三级联动”开展对接洽谈,先组成小分队瞄准重点区域,围绕重点产业,联系重点人群,广采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前期对接,在此基础上,对意向比较明确的项目再由市领导带队进行高层走访推动,形成“梯次推进”模式,达到一蹴而就目的;对重点项目采取市、市区(开发区)、园区或企业三级联合推动,当面摆问题、谈条件,能当场承诺的就当场承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马上组织论证,以最快的时间给予答复,避免推诿扯皮,确保项目落实成功率。

7、利用网络信息招商。以实现“网上推介、网上对接、网上洽谈”为目标,全面加强和丰富“经济合作网”招商信息平台资源建设。整合产业优势资源、包装产业重点项目,及时发布投资环境、产业优势、招商动态、招商项目、相关政策等信息,做好信息更新和维护。通过各种搜索引擎重点对接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优质企业,了解其产业方向和投资动向,有针对性开展网上推介、洽谈,有效地将互联网优势与我市产业招商实现对接。

8、推行委托代理招商。本着“延长工作手臂、拓宽信息渠道”的原则,继续探索在重点区域选择部分有实力、有信誉、有人脉关系的专业招商机构、中介组织、商会、自然人或籍同乡建立委托代理招商关系,发挥他们信息量大、招商专业性强、组织网络覆盖面广、招商成本低的优势,为我市经济合作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充分利用已成立的市国内来威投资企业协会、市浙江企业发展协会、市内蒙古企业发展协会等各种协会平台,实现以商招商;大力整合各市区、开发区在各地设立的20多家驻外招商联络机构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9、借助会议平台招商。从“整合资源、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借助国内知名展会和协会活动平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我市骨干企业参加“西洽会”、“哈洽会”、“渝洽会”、“喀交会”、“广交会”等全国性知名投资贸易洽谈会,为企业“走出去”做大市场、做优产品搭建交流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全国重点行业协会组织的年会、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利用参会客商多、行业齐、沟通易等优势,广泛宣传投资政策和环境,推介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邀请考察,达到集中对接高层、降低招商成本的目的。

0、完善服务机制招商。倡导践行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的服务理念,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全市招商引资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外来投资企业联系制度和跟踪服务制度,对重点项目、大项目实行领导包项目负责制,从咨询、考察、论证到办理相关手续,从开工建设到后期发展,提供全过程高效优质服务。对已落地项目要实行“继续服务”机制,通过不定期座谈交流、走访慰问、周末沙龙等形式,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协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强其在威投资的信心,以达到扩大投资、以商招商的目的。

(二)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付我市的工作任务。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对口支援青海海北州、重庆忠县和扶贫协作重庆云阳县工作。对口支援青海海北州要在省里统一规划的大框架下开展工作,重点要加大组织、督导和协调力度,积极引导我市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开展经济合作与交流。扶贫协作重庆云阳县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市、云阳县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重点促进云阳县扶贫事业发展和推动我市企业拓展西部市场。对口支援重庆忠县重点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援助资金的落实工作。同时按照“真诚帮扶、注重实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积极推进双方在农业、工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三)抓好党务管理,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主动抓好创先争优、党员目标承诺、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等活动的贯彻实施,通过开展积极有效地活动形式,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争先意识、服务意识,为全局目标任务完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更加重视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鼓励机关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与产业招商相关、对业务工作有益的学习,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产业招商能力和招大引大水平。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遵守《廉政准侧》、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规定和机关运行规则等各项制度,确保无一违规现象发生,确保机关工作规范有序。

第四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三届四次全委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促进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以现代海洋经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的招商合作为重点,以提高引进项目的产业聚集度、资金技术密集度和财税贡献份额为导向,以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招商新机制为保障,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建设投资”的机遇,危中寻机,逆势而上,为全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工作大局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重点目标

(一)基本目标

、着眼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已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列入百个市级重点项目的36个内资项目、40个已签约尚未开工项目以及68个在谈项目,逐个进行分析和论证,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对策,并加大调度和督导力度,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投产。

2、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努力保持引进内资的平稳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内资比上年增长2%左右,新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大项目55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25个以上;引进新兴服务业项目50个以上,其中软件与服务外包、动漫、工业设计、研发中心等高端服务业项目30个以上。

3、进一步聚焦重点,突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对接招商。重点促进船舶汽车与临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与节能环保、旅游与文化等五大产业的招商合作,对内重点服务集团、数控等20家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对外重点加强与五大产业相关的中央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及行业优势企业的联络沟通,围绕五大产业培育、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配套,策划编制20个重点项目,集中推介招商。

4、坚持产业招商与重点区域招商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国内合作交流活动的成效。全年将在等区域举办七次合作交流活动,在市内举办三次集中对接洽谈活动,深度接触国内500强优势企业00家以上,其中邀请50家以上来威考察。根据各重点区域的产业环境和特点,确定主攻目标,对京津地区主攻中央企业和大院大所,对西北、东北区域主攻军工产业和临港装备制造业,对内蒙、山西等资源大省主攻实力较强、有意转型的矿老板,对长三角地区主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珠三角地区主攻台资和各国驻深圳商务代表机构。

5、加强与军工行业的产业和技术合作交流。利用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省国防科工委以及军工央企、院所已经建立起来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依托“西洽会”、军民合作对接会等活动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与军工集团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军工产业延伸合作,研究论证在我市建立军工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可行性。

6、发挥省级以上重点园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对工业新区、高区科技新城、经区临港工业园、石岛管理区、文登南海等新兴园区的推介,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集聚。引导各重点园区强化招商力量,探索建立专业招商、基地招商、市场化招商等有效的引资模式,提高开发区集约化发展水平。

7、继续抓好对口支援和重点帮扶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圆满完成帮扶工作任务。

(二)突破目标

在正视金融危机给当前招商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危机中蕴含的重大招商机遇以及我市良好的对接条件,增强信心,聚焦重点,整合资源,全力突破。

、力争在我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招商方面实现突破。产业招商新机制全面运行,产业招商能力明显增强,五大重点产业和节能环保、传感器、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的集群招商取得了较好成效。

2、力争在与中央企业对接方面实现突破。重点跟踪已深度接触的33家中央企业和4个意向合作项目,积极对接新的合作点,促进意向项目早日落地。

3、力争在与军工行业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实现突破。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和省国防科工委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达成一批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军工产业延伸合作项目。

4、力争在临港装备制造业项目引进方面实现突破。抢抓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向沿海临港区域寻找“出海口”的机遇,面向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登门招商,寻求合作。

5、力争在股权融资招商方面实现突破。向急需发展资金扩张规模和上市前有意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企业推荐投资公司、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三、落实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招商新机制。按照专业化分工、精细化操作的模式,在经合系统内部按五大产业进行分工,按照“一名领导、一个产业、一个科室”的格局建立五个产业招商组,各产业招商组负责跟踪本产业发展状况,搞好产业链项目的分析、策划和包装,制定详细的产业招商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活动。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评价办法,推动产业招商向纵深发展。

(二)积极实施“点对点对接”的产业招商新模式。要立足于节本增效的要求,进一步聚焦产业链条、目标企业和产业区域,坚持“定位、定向、定点”,有针对性地突破。加强招商信息平台建设,与产业密集区域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继续在国内来威企业协会和内蒙古企业发展协会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强化与外来企业、本地骨干企业及协会商会的沟通与互动。整合驻外招商联络机构,实行信息互通。创新招商方式,促进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对接招商和股权融资招商。

(三)强化队伍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招商团队。采取专题培训、外出取经、实战代训,调研代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产业知识、产业政策和产业链条的学习和研究,使全局干部的思维模式、知识储备、努力方向和推介能力等各方面彻底融入产业招商,切实提高产业对话能力。

第五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三届四次全委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促进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以现代海洋经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的招商合作为重点,以提高引进项目的产业聚集度、资金技术密集度和财税贡献份额为导向,以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招商新机制为保障,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建设投资”的机遇,危中寻机,逆势而上,为全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工作大局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重点目标

(一)基本目标

、着眼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已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列入百个市级重点项目的34个内资项目、38个已签约尚未开工项目以及68个在谈项目,逐个进行分析和论证,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对策,并加大调度和督导力度,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投产。

2、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努力保持引进内资的平稳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内资比上年增长2%左右,新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大项目5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20个以上;引进新兴服务业项目50个以上,其中软件与服务外包、动漫、工业设计、研发中心等高端服务业项目30个以上。

3、进一步聚焦重点,突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对接招商。重点促进船舶汽车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与节能环保、旅游与文化等五大产业的招商合作,对内重点服务集团、数控等20家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对外重点加强与五大产业相关的中央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及行业优势企业的联络沟通,围绕五大产业培育、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配套,策划编制20个重点项目,集中推介招商。

4、坚持产业招商与重点区域招商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国内合作交流活动的成效。全年将在京津、西北、东北、内蒙、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举办七次合作交流活动,在市内举办三次集中对接洽谈活动,深度接触国内500强优势企业00家以上,其中邀请50家以上来威考察。根据各重点区域的产业环境和特点,确定主攻目标,对京津地区主攻中央企业和大院大所,对西北、东北区域主攻军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对内蒙、山西等资源大省主攻实力较强、有意转型的矿老板,对长三角地区主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珠三角地区主攻台资和各国驻深圳商务代表机构。

5、加强与军工行业的产业和技术合作交流。利用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省国防科工委以及军工央企、院所已经建立起来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依托“西洽会”、军民合作对接会等活动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与军工集团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军工产业延伸合作,研究论证在我市建立军工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可行性。

6、发挥省级以上重点园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对工业新区、高区科技新城、经区工业园、管理区、等新兴园区的推介,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集聚。引导各重点园区强化招商力量,探索建立专业招商、基地招商、市场化招商等有效的引资模式,提高开发区集约化发展水平。

7、继续抓好对口支援和重点帮扶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圆满完成帮扶工作任务。

(二)突破目标

在正视金融危机给当前招商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危机中蕴含的重大招商机遇以及我市良好的对接条件,增强信心,聚焦重点,整合资源,全力突破。

、力争在我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招商方面实现突破。产业招商新机制全面运行,产业招商能力明显增强,五大重点产业和节能环保、传感器、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的集群招商取得了较好成效。

2、力争在与中央企业对接方面实现突破。重点跟踪已深度接触的33家中央企业和4个意向合作项目,积极对接新的合作点,促进意向项目早日落地。

3、力争在与军工行业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实现突破。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和省国防科工委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达成一批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军工产业延伸合作项目。

4、力争在装备制造业项目引进方面实现突破。抢抓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向沿海区域寻找“出海口”的机遇,面向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登门招商,寻求合作。

5、力争在股权融资招商方面实现突破。向急需发展资金扩张规模和上市前有意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企业推荐投资公司、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三、落实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招商新机制。按照专业化分工、精细化操作的模式,在经合系统内部按五大产业进行分工,按照“一名领导、一个产业、一个科室”的格局建立五个产业招商组,各产业招商组负责跟踪本产业发展状况,搞好产业链项目的分析、策划和包装,制定详细的产业招商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活动。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评价办法,推动产业招商向纵深发展。

(二)积极实施“点对点对接”的产业招商新模式。要立足于节本增效的要求,进一步聚焦产业链条、目标企业和产业区域,坚持“定位、定向、定点”,有针对性地突破。加强招商信息平台建设,与产业密集区域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继续在国内来威企业协会和内蒙古企业发展协会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强化与外来企业、本地骨干企业及协会商会的沟通与互动。整合驻外招商联络机构,实行信息互通。创新招商方式,促进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对接招商和股权融资招商。

(三)强化队伍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招商团队。采取专题培训、外出取经、实战代训,调研代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产业知识、产业政策和产业链条的学习和研究,使全局干部的思维模式、知识储备、努力方向和推介能力等各方面彻底融入产业招商,切实提高产业对话能力。

第六篇

203年,市经济合作局按照全市自主创新年总结表彰暨动员大会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确定将孵化基地招商、科技新成果招商、军民两用技术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四个方面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搭建平台和牵线搭桥,更好地为我市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主要工作目标如下:

(一)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与军工集团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军工产业延伸合作,加强与中国和用军工技术协会和省国防科工委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组织好4月份的“西洽会”和7月份的“市与中国和用军工技术协会军民合作交流会”,重点向军工企业推介我市集团复合纺织材料等3项产品,向我市企业推介核辐射保鲜技术等5项军转民成果项目。与中国和用军工技术协会合作,研究论证在我市建立军工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可行性。

(二)协助推进科创孵化器有限公司科技孵化器产业园项目,年内完成孵化大楼和部分厂房建设,引进进园项目5个以上。

(三)协助科技园开始实质性启动,积极为科技园和高区联桥商务园寻求合作伙伴,促进深化集团与上海知识产权园、科技商贸联合会等机构和院所的合作。

(四)配合高区管委以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利用现有项目对接平台和联络渠道,协助引进传感器、工业设计、软件开发、动漫等类项目以及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争取新引进进驻项目0个以上。

(五)围绕我市重点招商产业,加强与行业内知名研究院所、高校和专家的联络,积极引进具备产业化条件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每个产业招商组要至少建立一个高新技术成果引进渠道,联系若干行业知名专家。

(六)积极为企业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重点帮助我市企业搞好0项技术难题的合作对接,邀请高校院所一线实验室和学科带头人20人次以上来威考察,争取达成一批科技合作项目。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12-17 12:53:41
上一篇:2013年调研室重点工作安排
下一篇:调研室2013年业务工作计划
网友评论《经济局机关重点工作目标6篇》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