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扶贫攻坚初步规划

一、基本情况

镇村地处县东南部,幅员面积92平方公里,村民居住分散。辖区共有8个村民小组,625户,2309人,其中党员6人,劳动力430人,外出务工850人,富余劳动力09人。耕地2740亩(其中水稻828亩、蔬菜0亩、青见50余亩、油茶树00余亩),人均占有粮食80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鸽为主,有年出栏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户,年出笼000对以上的养鸽大户3户,是传统的农业村。全村社会治安良好,全年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无涉稳遗留问题。203年末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82户253人,贫困发生率%。204年减少贫困人口9户42人,目前尚有贫困人口6户2人,贫困发生率9%,204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548元,比全县人均低344元。

干部驻村帮扶情况:村第一书记为镇党委副书记,扶贫攻坚工作组成员有镇劳保所所长、农经员、党政办工作员。

村干部有:支部书记、支部副书记、村主任、文书、妇女主任。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文化素质低致贫。从村里2民贫困群众的文化结构来看,文盲和半文盲约占35%,小学文化约占6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占2%。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群众思想守旧,缺乏创新意识。一些贫困户生活困难,消极悲观,听天由命思想严重,缺乏脱贫信心和勇气;有的两手朝上,依靠国家救济,“等靠要”思想在个别人身上依然存在;有的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自然条件差致贫。由于村地处丘陵山区,辖区范围大,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一是严重缺水,因村不受黑龙滩水,主要靠水库蓄水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若遇上干旱年,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都很困难,靠天吃饭的日子让群众不能有更好的发展。二是居住条件差,全村土墙房屋数20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3%,危房户38户。三是通讯质量差,村7、8组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无互联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接收新知识的速度。

(三)年老多病致贫。个别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患大病,或患慢性病,或丧失劳动力,而亲戚、儿女无能力资助和赡养导致贫困。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救助缓解经济压力,但高额的医疗费用如无底洞,依然是此类家庭沉重的负担。

(四)劳动力缺乏致贫。部分家庭主要劳动力有重大疾病,严重缺乏劳动力,只能靠传统的种植业为生,产出的农产品又外销困难,导致家庭困难。

(五)因学致贫。有的家庭因同时有两个子女读书,高额的学费导致家庭贫困。

(六)其他原因致贫。有的由于自身能力素质较低,致富本领不强,只能靠种几亩田土、打小工养家糊口;有的因天灾人祸使本来富裕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等。

三、发展目标

按照市委对县扶贫攻坚工作提出的“三年基本完成,一年巩固提高”的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等举措,确保村207年底之前6户2人贫困人口得以全面脱贫,全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按期摘掉贫困村帽子,使群众发展信心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增强。

四、205-207年规划建设内容

(一)产业发展规划

、种植业

引进业主,采用土地双挂钩政策,把村里的土地都利用起来发展规模产业,减少村民单一种植无销路的风险。

2、养殖业

通过现有的养殖大户,带动有意愿的群众大力发展养殖,力争发展5-7户养殖大户,引进新品种,尝试养殖经济效益高的黑猪品种,并力争全年生猪出栏量达到3000头以上。采用地理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出栏跑山鸡6000只以上

3、劳务产业

以有组织输转为主要方式,集中组织技能培训,每年输转短、长期劳动力400人次,帮助农民增收。

(二)基础设施规划

、水利建设

维修村75提灌站2座,整治沟渠5公里(其中溢洪道500米)。整治山坪塘5口(组3口,2组2口,3组2口,4组口,5组2口,6组3口,7组2口,8组2口),新修山坪塘6口(2组口,3组口,7组2口,8组2口),蓄水池防渗3口(3组口,5组口,8组口)

2、全域安全饮水工程

依托县委、县政府打造的全域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全村400户500余人的饮水问题。

(三)贫困户脱贫

对前期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建立精准扶贫对象管理档案,确保每户贫困户有名干部帮扶。按照“一户一策”、“五个一批”要求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针对贫困户实际,对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实现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5户,移民搬迁安置40户,医疗救助帮扶40户,低保政策兜底7户。

五、205年工作打算

、维修村75提灌站座,整治沟渠3公里(其中溢洪道500米)。

2、发展蔬菜种植00亩以上。

3、新建猪圈舍300平方米,发展养殖大户2户,规模500头以上。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01-08 14:15:00
上一篇:201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初工作计划
下一篇:镇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思路
网友评论《镇村扶贫攻坚初步规划》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