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性公益诉讼提振消费者信心

赔偿性公益诉讼是升级版的民事公益诉讼,值得肯定。要想推广这种公益诉讼,还需要有关方面提供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支持

冯海宁

近日,由广东省消委会提起的三宗生产销售假盐公益诉讼,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判令8名被告支付赔偿金67480元。据悉,赔偿金暂由法院托管,等待受损消费者提出诉讼。这是全国首例法院支持赔偿性公益诉讼,向非特定消费者赔偿(5月8日《南方都市报》)。

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赋予省级以上消协公益诉讼权以来,多省消协已经提起消费公益诉讼,一些案件已胜诉。不过,之前这类公益诉讼的目的主要是预防、督促、制止,消协并没有提出赔偿。上述案例则是法院首次支持赔偿性公益诉讼。

生产销售假盐的违法者,在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之外,还要面临赔偿性惩罚,这无疑提高了违法成本。同时,对于潜在违法者,也进一步增强了震慑力。在假盐案件频发的今天,只有多种惩罚手段并举,让违法者付出更高代价,我们“舌尖上的安全”才有保障,食盐市场秩序才可能回归规范。

对消费者尤其是假盐案的受害者来说,法院支持赔偿性公益诉讼之后,则有希望拿到赔偿金。售假者无论是以工业盐冒充食用盐,还是以非碘盐冒充碘盐,都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一定伤害,受影响的消费者获得一定赔偿也是应有之义。消协提起这种诉讼以及法院支持这种诉讼,让消费者权益有了保障。

于广东省消委会而言,检察院支持起诉是一种鼓励,法院支持诉讼又是极大的鼓励,今后更有信心提起赔偿性公益诉讼。而且,这种经历丰富了消协维权手段,并为消协形象加分,让消费者更信任自己的“娘家”。对其他省份消协组织来说,也能从这一案例中树立信心,受到启发,获得经验

另外,这个案例对司法机关也有一定启示意义。之前,现行法律没有明确公益诉讼的赔偿诉求,我国也没有赔偿性消费公益诉讼先例,在这种背景下,广州司法机关受理并支持这种公益诉讼,其“第一个吃螃蟹”的实践创新精神值得赞赏。有了这个先例,相信其他地方司法机关也会积极支持赔偿性消费公益诉讼。

文章来源于:法制网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10 10:53:30
上一篇:西媒述评:中共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一篇:中马关系“提质升级”挑战多
网友评论《赔偿性公益诉讼提振消费者信心》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