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阅读不能只靠学生

熊丙奇

最近有媒体根据中美名校图书阅读情况,制作了名校大学生阅读排行榜。美国名校图书阅读综合排名前五的图书是《理想国》《利维坦》《君主论》《文明的冲突》和《风格的要素》;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借阅最多的图书分别为《论美国的民主》《理想国》和《盗墓笔记》。

简单对比下来,中国大学生借阅的图书不如美国大学生的“高大上”,阅读口味也不同。但其实,这两份榜单并不具备可比性,因为统计口径不同。美国大学生阅读排行榜,来源于美国数据库项目“开放课程”收集的各大学过去5年超过00万项课程和图书阅读信息,而且是截至205年的数据。而中国各大高校数据则来源于207年,也就是说只是一年的数据。很显然,5年的总数据和一年的数据是很难放在一起分析的。

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美大学生阅读的差异。从榜单中可以看到,中国大学生阅读的图书,不像美国大学生那样,选择经典哲学著作、关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而偏向实用与休闲。这折射出我国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有比较大的局限,阅读书籍的人文内涵不够。而这种差异,与大学教授对大学生阅读的要求、大学生使用图书馆频率和阅读习惯有关。

美国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对图书馆高度依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大学教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系科的教授,在上课时会给学生开出一个阅读书单,要求学生必须到图书馆借阅,在组织研讨课时,要结合这些书的内容进行讨论。每个学期读几十本和专业学习相关的书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真正花很多时间读书的求学过程,也是美国高校书单更专业、更“高大上”的原因之一。

而在中国,一方面,虽然大学教授会要求学生借阅书籍,但大多是建议,并不会对阅读情况进行考核,也不会在研讨课中利用书籍的内容展开讨论。中国大学教授把更多精力用在了学术研究上,对教学投入不够。中国学生借阅图书主要凭兴趣。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主动借阅图书的不多,而且流行工具阅读(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等)、快餐(消遣)阅读和电子阅读。这是造成中美阅读差异的最大原因。中国大学应该进一步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从过度重视论文、课题、经费考核,转向重视教育教学,布置、引导大学生借阅图书,让大学生多读书。

另外,从读书的实际效果来说,纸质阅读具有更高的质量。电子阅读在便捷获得知识的同时,会受到干扰。目前,在线教育受到追捧,知识App也挺火爆,有的学生把这作为代替阅读的主要途径。但是,这些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有的甚至是错误、有害的。而传统的书籍报刊出版,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可以确保内容没有基本错误。因此,大学生学习,尤其是专业知识学习,要建立专业知识体系,阅读纸质图书是必须的。▲

(作者是2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文章来源于:环球时报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4-26 13:54:40
上一篇:为不被冷落,郭文贵什么都豁出去了(社评)
下一篇:朝鲜停核试,美韩也应做重大调整(社评)
网友评论《改善阅读不能只靠学生》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