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辅导提纲

本 文 由 第一 公文网 收 集整理6

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辅导提纲

刁正富


一、会议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年0月5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
  2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3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4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二、会议主要精神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推动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2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4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5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6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7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8全会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9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0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全会提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2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bsp;3 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bsp;4 全会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5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6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7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8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sp;9 全会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三、抓好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

&bsp;&bsp;&bsp;&bsp;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出具体安排。中共中央认为: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全力做好工作。

&bsp;&bsp;&bsp;&bsp;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一年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深刻阐述了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好当前工作提出了要求,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必将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bsp;&bsp;&bsp;&bsp;3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重大、内涵丰富,就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重要部署、重要举措。推动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需要广泛深入、扎实有效的宣传动员。要全面把握全会基本精神,大力宣传阐释文化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机遇挑战,宣传阐释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宣传阐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和基本要求,宣传阐释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报道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解读,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

&bsp;&bsp;&bsp;&bsp;4 落实全会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必须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要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明确文化改革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文化改革发展推进力度。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时间进度、保障措施,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要坚持求真务实,抓实抓细抓具体,对确定的目标咬住不放,对认准了的事情一抓到底,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

四、要联系油田发展实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相结合,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行为规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培养过硬的队伍素质,弘扬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创造和谐氛围和优美环境。江汉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依据行业性质和企业特点,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围绕增强干部职工的进取精神和全局观念,突出抓好团队文化、创新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学习文化的建设;归纳提炼为江汉油田企业精神,必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构建成为与生产经营相协调、具有江汉油田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加强企业的历史、品牌、产量、质量、管理、人文形象、精神风貌等多方面的宣传、培育。其关键的任务就是要打造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企业没有竞争力,企业就不能长期生存。如果企业不能长期生存,那么,加强企业历史、品牌、产量、质量、管理、人文形象、精神风貌等多方面的宣传、培育就毫无意义。

那么,怎样打造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纵览国内、外一切成功企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概括起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要把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二是要培育企业文化;三是要培养造就一支企业家队伍,现分别论述如下:

《一》、把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经济理论专家共同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要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必须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积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积累的关键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在不断的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不可模仿性的隐性知识等。据统计:在世界排名前00位的企业中,已有40家(包括我们熟悉的福特、微软等)公司都先后进入了建立学习型企业的轨道;我国的宝钢集团、海尔集团、大庆油田和我们江汉油田等有影响的大型企业也开始注重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地培养和积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第一,正确认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所谓把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革、完善企业原有的组织,善于不断地引导员工学习各种与本企业有关的相关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这里的学习不单是单纯的看书、办学习班,而是在系统研究项目和产品的过程中的学习。注重掌握原则:一是要全员学习,即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二是要全过程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三是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要重视团队的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让员工团体在学习和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让员工团体在学习、工作中不断的与时俱进地积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随时准备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必须强化企业组织的学习机制。学习机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促使每个员工通过内部的互相学习和积极吸取外部的文化科学新知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加速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强化企业组织学习的机制方法主要有:一是要建立基础网络,为公开的组织学习和交流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使组织学习活动建立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二是要建立广泛的沟通机制,使职能部门、项目组织和组织以及成员之间、经理层和各部门、经理层与员工之间都能进行及时交流,特别要使决策层能获得来自各方面的真实信息和宝贵建议;三是要通过定期的培训带动学习,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并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四是促进员工的合理流动,通过员工的流动,消除组织的惰性,焕发流动员工在新环境、新岗位上的学习、工作热情;五是要让学习成果共享,让受到培训的员工介绍他们新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变一人学习为大家学习,一人进步为大家共同进步,一人提高为大家共同提高。

第三,要坚持不懈地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虽然核心能力并非存在于单个人中,但核心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是文化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而人才则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因此,企业核心能力对人才有高度的依赖性。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缺少文化科学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一些企业平时不太注重人才的积累和储备,对教育、培训和管理重视不够,对人才这一特殊资源的增值、保值意识薄弱,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此有必要特别强调几点:一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意识,形成“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基本观念和学习、工作习惯;二是要发挥政策效力,将“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特别要注重培养高、精、尖学科带头人、管理带头人;四是要注重大人才观、重学历,但不唯学历,让一切爱岗敬业的人都有用武之地,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二》、注重培育建设企业文化

从形式上看,似乎企业的竞争或国家的竞争是产品、劳动和科技的竞争,但实质上,确是企业、国家文化科技的竞争。因此,企业在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要树立,“今天的企业文化就是明天的企业经济”的思想。

首先,要精心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虽然不能被明显的、直接的简单的看到和触摸到,但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却能渗透在企业的一切领域中,成为企业综合能力的中枢神经系统,并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出者和指挥者。看,大庆油田之所以成为大庆油田,年产原油长期保持在5千万吨左右,就是有“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企业文化在长期地发挥作用;咱们江汉油田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也得益于有“苦干、快上、自立、自强”的企业文化在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是一个企业最高的理想信念,是凝聚企业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长期自觉为之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动力源泉,也是促使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对一个经济组织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是事关企业形象、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所以,我们要从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高度来积极地培育企业文化。

其次,要培育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的企业道德文化。由于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因此要树立充分体现市场经济新要求的“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地构建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的道德文化,培育“重质量、贵诚信”的企业道德文化。

再次,要培育内涵丰富、广泛认同的企业形象文化。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价之宝,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取信于市场和社会的首要内容。一是要塑造推广企业视觉形象,鲜明地体现企业的行业特色、质量特色和文化特色,强化外部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度,激发广大职工的荣誉感;二是要设计塑造推广企业品牌形象,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三是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电影、报纸、多媒体、网络、产品说明书、形象代言人、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通过他们不断地、经常地、反复的把企业形象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世界各地亿万人民的心中。

《三》、注重培养造就企业家的精神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需要各种资源,然而有一种资源是难以在市场上买到的:它是存在于打造者身上的“企业家精神”。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就是赋予资源以生产财富的能力的人。”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核心能力内部形成机理是:企业家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系(经过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它起着熔铸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作用。

第一,要塑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这三种精神是对当代企业家的基本要求。由这种精神就可以延伸出团队精神、学习精神、改革精神、勤奋进取精神等各种精神。如果没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既不可能产生核心技术专长,也不可能高效率地组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如果没有企业家的敬业精神,企业就不能树立远大目标,并在其目标下进行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奋斗,就不可能使企业员工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工作热情,企业也难以应付各种阻力和困难的环境,难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快速成长;如果没有企业家的合作精神,企业则不可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更不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团队,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战略联盟。

当前,我国不少亏损企业就缺乏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由于企业家精神的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精心培育和激励我国的企业家精神。

第二,要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家精神有一个良好的形成环境。重点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发挥懂事会、监事会、经理以及股东大会在生产、经营等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既使企业家精神能得以有效发挥,又有权力制衡的约束与推动。要理顺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净化社会空气,使企业家有健康的产生、生存、发展的良好空间。要提倡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敬业精神,创造人人拼搏进取的社会环境。要破除贪图安逸、满足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先进理念,用企业家创业有功、创业光荣的社会风尚替代拿钱混日子的思想。

第三,要加强企业家的个人修养。企业家的职业决定了他是一个全方位的管理者,而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的个性、文化基础、知识面、工作作风、气质魄力、决策方法、理想信念、人际关系等无不对企业的前途命运、员工的精神面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家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现在我国不少大中型企业,包括咱们江汉油田都已在副科级以上干部上任前或上任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外培、内训,拓宽他们的文化、科技、人文知识面,提高他们的领导艺术,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另外,还要注意发挥企业家的群聚效应,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发扬的特殊产生集中环境,如美国的硅谷、中国北京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武汉东湖经济开发区、光谷等等,都是通过产品间的连接通道和企业家的群聚效应,企业家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和互相影响。在那里,既有好的管理制度,又有相对好的相关专业知识、技术、文化氛围;既允许人成功,也允许人失败,允许人才流动;既有大学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又有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广泛支持。因此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事业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必要的支持。

综上所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是一项长期的、全面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坚持把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坚持培育企业文化,坚持培养和造就一支企业家队伍,我们就能够快速有效地、与时俱进地打造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只有真正地打造好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出发点又有落脚点。

我们老同志有一个好传统,即:既注意抬头看路又注意埋头拉车。抬头看路就是要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埋头拉车就是要坚持和支持按照油田企业的特点和局、处党委具体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抓落实。为紧密联系油田实际,创造性地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本 文 由 第一 公文网 收 集整理6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6-16 14:17:19
上一篇:党务干部培训班讲授提纲
下一篇: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解读: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人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网友评论《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辅导提纲》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