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做法和成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客家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龙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和传承,已形成了独具魅力、星光煜煜的客家文化体系,其文化基础和氛围浓厚而丰实。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龙南县充分认识并发挥优秀客家文化对干部的政治、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和作用,着力将客家文化的传承融入党风党性党纪教育工作,用优秀客家文化占领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阵地。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设立并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参观乡村客家文物陈列室

客家的历史,是一部吃苦耐劳、艰辛奋斗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年轻党员、干部淡忘了祖辈的艰难困苦,对客家的发展、衍变等所知甚少。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该县成立乡村客家文物陈列室,把那些破旧蓑衣、笨重石臼、古朴锡壶等统一收集整理摆放其中,较好地发挥了客家文物的教化功能。桃江乡容屋设立客家文物陈列室后,不仅使客家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让后辈们了解长辈以前的生活,激起了农村党员干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探索祖辈创业历程的兴趣。同时,该县积极组织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参观乡村客家文物陈列室,让党员干部在参观中认知、感悟、积淀、传承客家人廉洁自守、救世拯民、正气修身、扶危助困、浩然正气的精神。据了解,该县农村目前建有6个客家文物陈列室,仅今年以来,参观的党员、干部共达2800多名,陈列室里的这些“破旧的东西”成了活生生的作风建设“教材”,客家文化的传承找到了有效载体,让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从中体会到客家先民创业的艰辛、智慧和勤劳。

二、挖掘并着力宣传客家清廉名人

龙南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客家清廉名人辈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感人的事迹,闪耀着清正廉洁、开拓进取、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客家精神。该县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原则,充分挖掘、提炼和丰富这一宝贵资源,依托这些客家廉政名人来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根据先进的廉洁文化要求去辨析、扬弃,进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给予创造性转化。县纪委牵头组织文化、宣传、党史办、地志办等部门专家人员对龙南客家廉政名人文化进行再创作,整理创作成廉政故事、廉政诗歌、廉政小品等,并通过廉政宣传走廊、廉政墙报、廉政广告牌等廉政文化宣传阵地,采取讲座、参观、廉政故事演讲比赛、客家廉政知识等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起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拓进取、勤奋好学的客家文化理念。同时把党的有关廉政建设的政策、制度、纪律、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使之变为全县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规范,促进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关西镇关西村是全省历史文化名村,该县大力保护关西围屋、斜塔等客家文物,着力挖掘和提炼客家清廉名人文化资源,整理编印了关西围屋《徐老四传奇》书籍,并通过客家采茶戏、客家山歌、香火龙、客家婚庆习俗、客家礼仪习俗表演等艺术形式,创作并宣传客家清廉名人徐老四的有关事迹,制作出版了徐老四等客家清廉名人有关的客家民俗风情系列丛书、光碟、画册,开发了数十种客家文化工艺品,较好传承了客家优良传统,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该县各乡镇积极对历史典故、历史传说、历史名人等有关史料进行挖掘、整理,并形成文字后刊刻在祠堂、社区等公共活动场所,供乡镇、村党员干部观赏,以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起到了不忘前人,激励后人的作用,促进了党员干部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汶龙镇江夏村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挖掘整理“秀才村”的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并刊刻在社区公示栏上用以教育后人,营造了崇学尚书的文化氛围。如今,该村不仅有20多人考取了大学,而且,许多农村党员干部在全民创业热潮中通过学习掌握种养科学技术和利用互联网做生意走上了致富路。

三、整合客家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文化“六进”工作

龙南县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中,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挖掘客家传统美德,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总结客家文化内涵,把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与新时期廉洁文化要求合拍的内容提炼出来,融入到党风廉政教育和全县廉政文化“六进”工作中。

龙南县供电公司在廉洁文化进企业工作中,大力宣扬“一条扁担走天下”的坚韧顽强精神,倡导刻苦耐劳、冒险进取的客家精神。通过在机关设立廉政标语、开展崇尚节俭标兵和进取创业先锋系列评选、唱廉政之歌比赛等活动,将客家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固化,使党员和干部知晓和认同刻苦耐劳、冒险进取的客家精神,继而利用它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该县龙师附小、龙南二中在客家少年儿童、客家青少年中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设立客家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漫画墙等硬件设施,开展廉洁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强烈的客家认同感、客家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龙南拥有370多座客家围屋,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龙南是赣南客家围屋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县。该县利用客家围屋充满伦理亲情的文化特性,加强廉政文化进家庭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宣扬忠于家庭、孝顺父母、悌友兄—弟、和睦毗邻等客家伦理规范。该县地税局、县检察院在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中,通过建立警示教育视频室、廉政书架,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在机关大院设立廉石、荷花池、廉政碑文等,建立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氛围,培育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精神,形成了宽松、廉洁、清新的机关廉政文化。

各乡镇在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中,加大对客家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注重对客家古围屋的保护。对确定为保护对象的客家围屋予以公布,建立记录档案,并对号入座制定保护措施,做到“三个一”,即一个保护对象一个记录档案和一项保护措施。安排专项资金对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进行修缮,尽量恢复围屋原貌,做到修旧如旧。里仁镇栗园围有500多年的历史,占地68亩,是全县最大的围屋。在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中,该镇充分发掘围屋深厚的客家文化,侧重以“一祠三厅”为主的宗祠文化,以八卦围、八卦巷、八卦林为主的八卦文化,以怡心池、垂钓台、柳树林为主的水乡文化,以农田耕作区、农耕生产流程区、农耕生产器具陈列室为主的农耕文化,以香火龙、舞狮、腰鼓、轿嫁、山歌为主的民俗文化和以客家博物馆、围中围、文化体验场为主的客家文化等六大文化理念建设廉洁新村。武当镇大坝村在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中,将一块距今已235年的乾隆年间公德碑进行重新修复,整理了碑文大意和来龙去脉,用来教导农村党员干部继承祖先教诲,如今,村里形成了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学思进的良好风尚。

另一方面,该县对客家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抢救。近年来,实施了“龙南客家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工程”,开展造册登记相关工作,建立数据库,确立了一批客家民间文化重点保护项目。同时,把各种客家艺术形式通过照相、录相、录音、整理成文字等现代科技手段保存下来,达到抢救的目的。同时,该县下大力气创新廉政文化活动载体,搭建平台,引导农民组建各种文艺队伍,目前,全县组建了歌舞剧团、龙狮队、秧歌队、花灯队、香火龙队、板凳龙队等民间艺术团队00多个。通过举办“廉政文化进农村,廉政小戏送农民”等活动,有计划地在传统节日、国家重要节日和农闲等时间,组织表演香火龙、唱山歌、舞狮等,活跃了农村党员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使客家文化各种艺术形式得到很好的传承。

(编辑:果宝)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09-14 20:40:00
上一篇:论基层信访不信法现象
下一篇:干部执行力问题研究
网友评论《客家文化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做法和成效》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