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音乐文化在创新中重现活力

李学峰

一出淮剧《忠烈门》的演出,重又开启了海派淮剧在沪上新一轮的“淮剧热”,给众多淮剧痴迷者品足了浓浓的“淮腔土味”,再现了淮剧久违了的乡音。同时,也让一个涉足作曲领地不深的我,在该剧音乐唱腔设计中尝尽了甜头,体味到淮剧传统音乐深厚的魅力,并从中悟出戏曲音乐的创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作扬弃传承、创新发展的本质意义。

淮剧,本是源于两淮地带原生的且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质朴、粗犷构成了它全部音乐的基调。然而,近百年来,淮剧跻身上海都市文化生态环境中,渐趋自然形成了一种带有海派意味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创新的思想体系。正因如此,如何捏准《忠烈门》的音乐定位,使其既坚守淮剧剧种音乐的本体和个性化风格,又在“都市淮剧三部曲”(《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千古韩非》)音乐创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求得更加开放的格局和创新的风貌,便成了我首要面对的思考。

长期的艺术实践,使我愈加意会到好的音乐声腔,展示的是艺术美质,表述的是内在情感,传递的是精神力量。顺着这个理念,我把自己对淮剧音乐未来走向的所思所想,全部转化在《忠烈门》的音乐创作之中,试从两个方面予以呈现。

一、定好基调,选取最典型的音乐语言,彰显剧种的独特风韵。在以【自由调】为主构建的音乐框架下,力求突破传统唱腔旋法的单一,对淮剧声腔中多个主调性曲牌布局模式作出创新性的融合和拓展,使整出剧目的音乐色调具有当代意味的转换。如在《噩耗》一折戏中,面对金沙滩一场恶战后的惨景,我为佘太君最先设计了一段可撼动人们心灵的【大悲调】。极度宽广与舒展的缓板大腔,在一组华彩炫技的长过门引奏下,进入如歌如泣地深情倾诉。慢咏中,那无尽忧伤的旋律线条,恰切地抒发了佘太君此时失儿又失夫的凄美悲情,其情味之深,足以让观众获得巨大的审美快感。继之,在《挂帅》一折戏里,我为佘太君的唱段重又换上了一曲深沉的【拉调】曲牌,连同随后将要转接的【马派自由调】,同以慢板、平板、快板等不同板式的多重叠加,唤起一股高昂激扬的音乐气势,映衬起佘太君相守十八年翘盼孙儿凯旋的女性柔情,以及誓为大宋甘洒热血的浩然正气。再有,当全剧发展到最为顶点的《夜袭》一折戏时,我选择将【淮调】与【马派自由调】两者不同色调且又同具爆发力的曲牌置于一折,任其交织、互融与传承;尤其是在创腔过程中,发展起那带有传统起板程式的散起高唱与“清板”吟唱,那连续递进四句不同腔型的浑然连唱、那抒情和激越相交融的旋线铺陈,最大限度地加剧了音乐情感的冲击力和能量,从而增强了观众对《忠烈门》劇音乐的感知和认同。而曲中对于传统“起板锣鼓”和“三番谱点”程式的化用,尤显音韵生动,接近燃点。

《忠烈门》的创演,其反响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从观众的赞许声中,自感我对《忠烈门》音乐的建构,既有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亦有对现时代音乐语言新的审美探索。这种求美求新的探索,即使是很小步伐的跨越,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表明了延续民族音乐文化血脉、重视对剧种传统音乐精华的汲取和传承,依然是戏曲音乐创作所必须遵循的一大原则。

二、强化演唱,竭力从演唱品质的高度,汇同演员用最精粹的旋律、最华美的声音来解读剧情、解读人物。

提及演唱,人们对淮剧演员的期待,不只是以声悦人,而更多地在企求以情润腔,润而生味。说得再直接些,这“味”,则是淮剧演唱中的一条潜在的生命线。《忠烈门》中佘太君的扮演者景兰英,是淮剧“徐派”(徐桂芳)的传承人。她噪音宽厚,音色纯正,善以充满激情、以唱见长的表演形成自己的风格。借助表演者扎实的演唱功力,我曾有意识地将淮剧“徐派”在演唱上所惯用的吐字、运腔、气口,乃至多有音程大跳和上下滑音与回滑音的呈现方式,注进佘太君人物的腔体之中。这样,使原本充满抒情气质的流派声腔,通过演员人声音色多彩性的变化与表达,变得更有张力,显出景兰英所塑造的佘太君人物音乐形象越发清新流畅,刚劲豪迈、韵味十足。再则,景兰英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演唱的二度创造,一改以往过于着重唱腔华丽的轻柔唱法,唱出了【大悲调】的幽咽婉转,唱出了【拉调】的缠绵深沉,唱出了【淮调】的雄浑粗犷,唱出了【马派自由调】的刚劲豪放,进而以多种元素的调和,完现了传统“徐派”演唱韵味的苍劲朴实,挺拔激越,给《忠烈门》的音乐声腔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给上海淮剧舞台塑造了一个铮铮傲骨的佘太君的人物形象。

扮演杨老令公的演员张闯的演唱,声声入耳,句句动情,那保有声腔原色的真声咏唱,那兼有花脸和老生的润腔技巧,将一曲起伏跌宕“追风战骑”的【悲调】,唱得入骨三分,通体透凉,可谓唱者声泪俱下,闻者潸然落泪。人物那借情抒怀的报国之心,在演员的演唱中尽显无遗。而扮演杨四郎的演员赵国辉,在原本已拓展了的【自由调】旋线上,糅合了【悲调】的音乐元素,融合了梁氏(梁伟平)演唱风格的行腔走势,更把人物追溯十八载前前后后忏悔之情推至极点,从而使本具丰富表现力的淮剧主体曲牌被演唱得更为细腻传神,更富有层次和感染力。

总之,回望《忠烈门》音乐创作的前前后后,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教益,仿佛把我重又推回到步入音乐之门的原点,找到了我梦寐追寻淮剧的真正方向。面对这一活态传承下的当代艺术样态,我明白了上海淮剧团重排经典意义之所在。我愿以此为起点,踏实工作,不断求索,为有效地推动海派淮剧沿着多元的路径发展,继续献上一个音乐人的绵薄之力。

文章来源于:上海戏剧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04 11:40:46
上一篇:韩国收集“十大韩流消费国”信息
下一篇:吴宇森要重拍《喋血双雄》
网友评论《让传统音乐文化在创新中重现活力》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