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国将兴,听于民

本文由第 一 公 文网 收集 整理8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国将兴,听于民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研读《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文献著作,我体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意义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国将兴,听于民。”(《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铁血历史昭彰,这一论断包含的关系实际上是前后互为因果,即:听顺人民的诉求、顺应人民的期盼,国家将会兴盛发展;国家要想兴盛,必定和只能首先问取广大人民的需求(按照广大人民的愿望做出规划进行实践)。
  习近平是一位具有很强历史感的人民领袖,他正是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中、从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深味出“人民”的厚重,深味出肩负“人民重托”的沉甸甸的责任。从与大地、与人民的关系这个层面上讲,梁家河,可以算得上是习近平同志出发的地方,或者说,梁家河是他作为政治家和人民领袖的起点,习近平扎根在梁家河的泥土,对基层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不是身“临”其境,而是身在其中,对人民群众的悲欣哀乐和精神世界,不是感“同”身受,而是具有真真切切的体味。他深知,唯有来自人民,思考“人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有正确的实践。他引用唐朝诗人陈子昂的诗句“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教导党的干部(《摆脱贫困》),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关心、济助”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习近平把“人民的幸福梦”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基础、最根本的构成要素,人民,是习近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他全部工作的落脚点,他所关注的,唯有人民: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希望,人民的温饱冷暖,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重大的认识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落实为人民持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前提。习近平认为并始终坚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之所以能够解难题办大事,关键是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砥砺奋进,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一次证明:国将兴,听于民。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动力、趋向等问题的科学回答。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历史追问,也回答了“发展依靠谁”的基本问题,内涵十分丰富。
  第一,根本取向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这是对发展目的问题的回答。发展为了人民,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二,核心要义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这是在发展动力问题上的主张。发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对发展趋向问题和根本目的的阐释。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只有真心实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也才能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贡献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
  习近平是一位历史感很强的政治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他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结晶。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唯物史观运用于观察当代中国的发展形势、破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难题,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目的、动力和趋向进行思考,得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结论。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生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深刻体现,就要做到不断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从一个方面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而且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以人民为之中心”,是回顾历史,更关照未来。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遵循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则,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开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体现在治国理政理念上,而且要转化为施政的具体举措。这就要求我们党在着力解决好诸如城乡、东西部地区教育、社会治理、环保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民生工程、实施更多惠民举措,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同心同德,兴民兴邦”(《摆脱贫困》),是习近平同志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时代的使命担当。要想“兴”,首先要“问”,进而“听”,习近平同志作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领导者和实践者,身体力行,成为全体共产党人的榜样,他走在最前头,我们唯有紧紧跟上,不犹豫,不怠惰,不患得患失,不鹜于虚声,执着努力,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由第 一 公 文网 收集 整理8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8-05 16:33:19
上一篇:学习《邹碧华传》感悟
下一篇:学习《警钟长鸣》心得体会
网友评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国将兴,听于民》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