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 文由 第 一公文 网 收集整 理来源

20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讲话稿

尊敬的孙校长、各位同事:

&bsp;&bsp;&bsp;&bsp;&bsp;&bsp;&bsp;大家早上好!今天,20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在此我对在座的从事科技奖励工作的同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北京交通大学对会议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bsp;&bsp;&bsp;&bsp;&bsp;&bsp;&bsp;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们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集中体现。高校科技奖励工作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党组非常重视。根据部党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我们积极推进科技奖励改革,修订了教育部科技奖励的《奖励办法》,并于205年2月份由教育部正式发布。根据修订后的《奖励办法》,增加了特等奖、青年科学奖、科普类奖等,特别是青年科学奖是国内政府类奖励中第一个实行提名推荐制的奖项,得到了专家和高校领导的肯定,效果很好。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奖励导向,优化了奖励结构,体现了高校科学研究自身特点,发挥了科技奖励在引导科技发展方向、激励和表彰科技创新人才以及促进“双一流”建设、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部科技奖励的奖励质量不断提高,对激励高校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bsp;&bsp;&bsp;&bsp;&bsp;&bsp;&bsp;教育部科技奖励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从985年开始设立科技奖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和有效的工作制度,颁布了奖励办法,制定了完整的审批程序、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两级专家评审制度,并坚持公示制度和对社会公开。根据国家科技政策和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状况,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奖励范围已涵盖高校基础性研究、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各个方面。至206年,已奖励了32次全国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089项,获奖人员6万多人次,涵盖了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600多所高校,主要获奖人员大都已成为高校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成为高校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总体看,教育部科技奖励的作用和意义重大,获奖成果质量和数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在激励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协同创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许多获奖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创新与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bsp;&bsp;&bsp;&bsp;&bsp;&bsp;&bsp;从对近几年获奖项目情况进行分析,教育部科技奖励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bsp;&bsp;&bsp;&bsp;&bsp;&bsp;&bsp;、奖励成果质量不断提高。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的项目,其中曾获教育部科技奖励的项目比例超过50%。历年的教育部获奖项目,都是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在各自领域甚至更大范围有着广泛影响。

&bsp;&bsp;&bsp;&bsp;&bsp;&bsp;&bsp;2、教育部科技奖励已成为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且逐步与国际学科发展方向趋近。从《基本科学指标》(ESI)统计看,高校优势学科,如材料、化学、工程学、地球科学、计算机、农业科学、数学物理等发展较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比例也较高,占60%左右;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比例占高校自然科学奖获奖总数的70%以上;有70%以上的教育部科技奖励获奖项目是由高校国家或省部重点科研基地完成,已成为重点科研基地评估的重要指标。

&bsp;&bsp;&bsp;&bsp;&bsp;&bsp;&bsp;3、获奖人员得到了更多更好地发展。高校拔尖科技人才如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许多曾经获得过教育部科技奖励,这对他们继续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bsp;&bsp;&bsp;&bsp;&bsp;&bsp;&bsp;4、教育部科技奖励在我国科技界赢得了良好声誉,成为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基础。自国家科技奖励设立以来,高校获国家科技奖励的比例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近几年都保持在70%以上;206年,全国高校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通用项目)占授奖总数的778%,为历年最高。

&bsp;&bsp;&bsp;&bsp;&bsp;&bsp;&bsp;由此可见,高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显示了高校科学研究综合实力以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显著贡献,始终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bsp;&bsp;&bsp;&bsp;&bsp;&bsp;&bsp;(高校科技人员数占比、R&p;D占比不到0%;基础研究经费占比60%左右,SCI论文838%,人员少、经费少、成果多,质量在提高)。

二、不断推进教育部科技奖励改革,做好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

&bsp;&bsp;&bsp;&bsp;&bsp;&bsp;&bsp;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并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对高校科技工作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国家战略和“双一流”建设中,要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人才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为经济转型与升级提供服务和有力支撑。

&bsp;&bsp;&bsp;&bsp;&bsp;&bsp;&bsp;科技奖励工作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不会有高质量的科技奖励。为此,科技奖励工作要与高校科技工作紧密结合,要为“双一流建设”、学风建设服务:

&bsp;&bsp;&bsp;&bsp;&bsp;&bsp;&bsp;一是要鼓励潜心研究。要进一步引导科研人员养成踏实务实的治学态度,进一步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崇尚科学精神,耐住寂寞,埋头从事基础性、持续性研究。这几年,虽然高校获国家奖的比例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我们看到,高校科技成果偏小、偏散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少成果积累不够,量大面广,但总体看高等级奖励数量不是很突出。为此,各校在组织奖励项目时,要着重培育一些标志性重大成果,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以及为解决国家重要需求作出重要贡献的成果,特别是一流高校要瞄准国家高等级奖励,进一步提升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地位。

&bsp;&bsp;&bsp;&bsp;&bsp;&bsp;&bsp;二是要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这几年我们在奖励申报过程中对学风抓得很紧,申报项目要层层公示,学校学术委员会还要把关,对获奖项目的异议逐年减少。申报教育部科技奖的完成人大都为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层次高、水平高,在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方面也应该带头。一旦发现在奖励申报过程中有不端行为,立即停止该项目的后续评审程序;一旦查实获奖项目存在科研诚信问题,坚决取消其获奖资格。

&bsp;&bsp;&bsp;&bsp;&bsp;&bsp;&bsp;三是要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这主要指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获奖得奖很重要,但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成果转化上,科技是生产力是指成果转化后才能形成生产力。有的项目专利很多但实施、转化做得不好,肯定获不了奖励。要通过科技奖励进一步引导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结合,同时通过获得奖励更好地促进奖励项目的转化与实施,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

&bsp;&bsp;&bsp;&bsp;&bsp;&bsp;&bsp;四是要强调科教结合。奖励改革后,我们在教育部奖推荐要求及推荐书中,增加了教书育人、师德风尚方面的内容,今年在通信评审中重点增加对教书育人、师德风尚的评审指标。依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色,教育部科技奖励在坚持科技贡献为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的同时,强调科教结合,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普及、教书育人、师德风尚等因素。为此,请各高校在组织申报教育部奖项目时,一定要注意体现教书育人、师德风尚等。

&bsp;&bsp;&bsp;&bsp;&bsp;&bsp;&bsp;最后,希望大家认真做好科技奖励工作,为广大科研人员做好服务,弘扬优良的科学道德和学风,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新近加入科管队伍的同志作出表率。科技奖励的申报人要带头传承科技界优良传统,认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开拓奋进的理想信念;勇于创新、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大家风范,努力取得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培育更多创新人才。

&bsp;&bsp;&bsp;&bsp;&bsp;&bsp;&bsp;一会儿周静副主任还将对今年的奖励工作进行布置、提出要求。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认真做好今年教育部科技奖励项目的推荐工作,同时将高校科技奖励工作做得更好,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bsp;&bsp;&bsp;&bsp;&bsp;&bsp;&bsp;再次感谢大家的辛勤工作,谢谢大家。

本 文由 第 一公文 网 收集整 理来源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7-05-04 17:34:59
上一篇:市教体局党委书记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教育质量表彰会讲话稿
下一篇:在全市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会上的讲话
网友评论《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会议讲话稿》
评论功能已关闭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