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精选

范文一:
《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使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家,中国文化史学者。现任上海戏剧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文化苦旅》是一部很好的书,是值得细细品味和体悟的书,这本书先后获上海市文协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看了这部书我想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文化苦旅》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主要是从描写文化景点入手,他从祖国的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一直到大西南四川,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到境外南洋&dsh;&dsh;新加坡一路上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江南小镇》、《家住龙华》、《华语情结》、等37个文化景点,共记载文章37篇。每篇文章文辞雍容典雅,在每一个景点故事淡淡的叙述中又蕴涵着浓浓的抒情意味,每篇文章都耐人寻味,也可以说都成了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我感到作者这趟旅程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不是单纯描写名胜古迹而是带着探索挖掘历史文化的决心而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探访&ldqu;人文山水&rdqu;,是想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人格构成。那一篇篇文章即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即展示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二、看了这部书后犹如伴随着作者的足迹再次游览一遍祖国大江南北文化景点,领略了一个个令人称奇的名胜古迹,还有那一个个饱含沧桑历史背后的那一份无奈、失落、彷徨、感动甚至于骄傲。这部书可以说带领我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制高点上,认识了那浮华尘世中的起伏盛衰,也是对拥有着太多苦难的中华民族更多了一份热爱与敬畏。
三、这部书何谓《文化苦旅》,我感到可以从许多方面去解读,但由于水平有限只能从最浮浅的角度去理解我感到有二个含义。
一是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时空去理解。在这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ldqu;中国文化历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难,所经历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rdqu;,在很多章节里都可以看得到。譬如敦煌的《道士塔》中的文物被王道士当废品一样卖给洋人,当时的衙门官僚们也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文物被洋人运往国外。在这篇文章里这样描写着:&ldqu;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rdqu;。再譬如莫高窟的壁画遭到无知道士的毁坏时这样写着&ldqu;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rdqu;。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仅这两个例子就说明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物的遭遇表现出一种无奈,惊叹,震撼,惋惜的心情。我感到作者看得多对历史的感悟也比较多,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他写到:&ldqu;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的沧桑感更能引发出人生沧桑感,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便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与回忆&rdqu;。(这就是文人一种感悟)。所以作者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最有感悟的一句话这样描写的:&ldqu;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rdqu;。这是作者写完《文化苦旅》后对文化沧桑感提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思想感受。我感到作者如数家珍般的历史描写与山水文化临摹中,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伤感的气息,这种伤感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和总结,从而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读了这部书也使我联想到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有些历史文物能够保存到今天确实不容易,经历了太多的沧海桑田。举例说:如果大家有去台湾旅游能够看到台湾的&ldqu;故宫博物馆&rdqu;,里面展出的历史文物都是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退到台湾时从北京&ldqu;故宫博物馆&rdqu;中挑出3790箱历史宝物运到台湾,这也是战争带来的浩劫。好在这些文物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的手里,只不过暂时与大陆分隔开来。但也使我联想到如果当时战争有现代这样的先进导弹武器很可能这些宝物弄不好就葬身海底。要是那样的话,那真是文物的一场灾难。还有联想到&ldqu;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rdqu;运动中多少历史文物在人为的浩劫中毁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就如作者前面说过那样:&ldqu;中国文化历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难,所经历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rdqu;。
第二种含义就是作者本身写《文化苦旅》这本书的苦涩的经历。作者在后记中记载:《文化苦旅》一开始兆头不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出版社都寄来过出版约请,但不知怎么一来,我竟然被一位专程远道而来的组稿编辑特别谦恭忠厚的口气所感动,把文稿交给了他所在的外省的一家小出版社。结果是,半年后来信说部分稿件在&ldqu;审阅&rdqu;过程中被丢失要我补写,补写稿寄去整整一年多之后他们又发现我的文章并不都是轻松的游记,很难成为在每个旅游点兜售的小册子,因此决定大幅度删改后付印,并把这个消息兴高采烈地写信告诉我。当时我远在国外讲学,幸亏单位的同事急忙去电话强令他们停止付印,把原稿全部退回。但寄回来的原稿已被改划得不成样子,难以卒读,我几次想把它投入火炉,又幸亏知识出版社同行都有心救活它,最后重新清理抄写使之恢复原样,才使这本书死里逃生。一本书的出版就象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都得经历七灾八难。这也是《文化苦旅》的又一种含义。

&bsp;

范文二:
  一直想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昨天,从书店抱来一摞书。归家,便迫不及待地从书堆中抽出《文化苦旅》,嗅着那醉人的墨香,翻开了第一页。
  
  听人说,《文化苦旅》,是要带着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去读的。毕竟疑惑,但我看完第一篇,才一抬头,眼眶里已满是泪水。
  
  是感动吗?
  
  是悲伤吗?
  
  是我感受到了余秋雨的文字中对敦煌文献惨遭掠夺所饱含的深深的无奈!
  
  便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心底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份对文化的凄苦与无奈。当这些悲怆的感情被激发的时候,仿佛深渊里的岩浆,便不顾一切冲将上来了。
  
  当我沉浸在《沙原隐泉》带给我的震撼,《夜雨诗意》带给我的惬意,《道士塔》带给我的酸辛,《藏书忧》带给我的风趣&hllp;&hllp;仿佛在依稀中看见,(读后感zz)余秋雨&dsh;&dsh;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整日行走在那些细细密密的古老民族的文化当中,抚摸着那透着沧桑与无奈的残垣断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像是在聆听它的心声,又像是品尝古老文化的痛楚&dsh;&dsh;不觉哑然惊了。
  
  有时也曾想过,这样深厚的古老文化,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翁来说,是不是太凝重了?是不是,太过沉闷了?
  
  然而,看着,看着,这个困扰我多时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书中,尽管大多数是在渲染一种苍凉,寂寥的古文化氛围,但不难看出,他并没有普通老人的日暮沉沉、行将就木的老气,而是跳脱着一种小小的调皮,小小的愉悦,使人在深刻反省为何会遗失诸多古老文化的同时,也不禁哑然一笑了。
  
  在这部浸透着古老气息的沉甸甸的书中埋下头去,顿觉心中被什么沉重、苍凉而又无奈的东西压住了。那是文化的呼喊;文化的凄泣与一位老人的沉痛的话语;每一句话,都透着古文化的辛酸泪,一滴,一滴,滴在余秋雨的心上,也滴在我们的心上。
  
  但《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令人眼前一亮了。余秋雨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生动形象,我仿佛沉浸在江南小镇的凄美柔婉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hllp;&hllp;
  
  阅毕,掩卷,珍重而搁之。它毕竟不同于其他小说,它拥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份珍藏,一份古韵,一份沉重,一份丰厚的文化馈赠,是要仔细地读三五遍的,方能更深地了解,更深地领悟其中的酸辛与无奈,柔婉与凄迷。《文化苦旅》,不仅仅是一次空间与稿纸的双旅行,更是一次考验人心与在一片漆黑中探寻、摸索古文化的心灵旅程。在黑暗中探索,在思考中沉淀,在心灵中挖掘,在空白中书写,《文化苦旅》便是完美地诠释了它们的意义。
  
  在文化中苦苦跋涉,风餐露宿,只为找寻那些被遗失的古文化,只为唤醒那尘封在人们记忆中的古老的民族精神&dsh;&dsh;或许,这便是《文化苦旅》的精粹之所在了吧!

&bsp;

范文三:
凌晨,在朦胧惺忪中读完了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后记部分,算是读完了这本363页的散文书籍。
早有所闻这本获得多项文化大奖的散文书,在一些媒体有过对此书的评价和一些读者的读后感,但也就是对这些文章过眼罢了。由于在绘画及摄影中对文化思考的欠缺,深感自己文化底蕴的不足,有了迫切想提高自己文化修养的愿望。博客的出现的确给了我许多这样练笔的机会;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一个寻找灵感的过程,它让写作者有了清晰的理解事物和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承载。

一直在忙碌中,为工作、为生存、为做人的那点成就满足,奔波着总也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的读读书。常常买书,买来翻翻就置入书柜,看着书柜日渐日满,却不见自己的文化修养有丁点提高。特别糟糕的是,买书只是一时的兴致,却没有对书的理解,甚至有时在家里到处放着书,只为满足房间的装饰;在人群中喧哗和炫耀着,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该真正做些什么,浮躁、极端、浅薄,是自己文化思想贫乏的原因。

在这样文化思想极度空泛中,请教一位颇有文化造诣的朋友,请他帮助推荐一些文化书籍来读,他向我推荐了《文化苦旅》。在当当网购得此书,同时还购了钱钟书的《围城》,当当网见书付款的营销模式让我更喜欢在这里购书。《文化苦旅》寄到拿在手中,被其封面打动,牛皮纸似的封面只有几个粗黑的大字跃然纸上,简单、朴素、自然,没有更多的华丽色彩,回归文化本身的真实。

本以为散文的内容,多有些故做多情,从头翻起的&ldqu;自序&rdqu;到第一篇&ldqu;道士塔&rdqu;,我被作者的自然、流畅的文字所吸引。作者如同讲故事般,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段文化经历、认识、感受、理解,读着有趣了。在一段段旅行路途后,作者对每段路程的地理、人文、环境,详细、精致、富有思想的理解和文字表述,不能不为之感染。


多年没有这样认真地读书了,但这本散文,我却从封面读到封底,一页不差地读完了。走进书的感觉真好,内心安静了,借介作者观察事物的视角,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其中文字表述的华丽、内容的具体详实、对事物阐述的精致、深邃的思想都让我受益匪浅。作为文人,余秋雨的文人气质是高雅,明净、清晰的,读文赏文后还增加了许多历史和地理知识,好似自己也随同作者经历了这一切。

读过了,想留住其中的那些思想,想记住那些作者走过的路线,想着有一天也能沿这些路线走一次,带着这本书,切实感受其中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去感受那些中华大地的美奂绝伦、去体会中华文人的精神境界,《文化苦旅》就是人生的履历,文人多情柔弱的秉性中,投射着艰辛的跋涉,由此,对中国文人肃然起敬,他们是用优美记录中国历史发展的人。

值得尊敬和敬仰的中国文人!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12-08 21:06:23
上一篇:观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下一篇: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网友评论《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精选》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