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

选择《野火集》作为写读书报告的读本,并非出于对&ldqu;禁书&rdqu;一词的好奇,想一探究竟。相反,是基于对《野火集》曾经有过的阅读经历,期待三年后的自己再读同一本书,我自认为具有永恒时代感的一本书,会有新一番的领悟。
当初,为了应付高考,语文老师总是苦口婆心而不厌其烦地规劝我们得多主动了解时事政治,世间百态。读报也好,读书也罢,即便不为卫国建功立业打基础,好歹为写高考作文时有个题材够凑字数。在众多推荐栏目中,&ldqu;龙应台&rdqu;三个字令我有所想法??说得出&ldqu;我被儿子修理得好惨。&rdqu;这般母爱真情流露的说话,写得到这般温情凄美的句子,拥有如此柔软的内核的女人,可以怎样地怒目金刚般抨击社会百态,抗住年代的白色恐怖?我倒是想看看这位重重沧桑已写脸上的女人,是如何点燃了这把火的。
作者龙应台于984年,对正处于人民内心热切期待突破现状,政府各种权威相互碰撞,整个社会问题四起的台湾提出的个人思考,以及各种对应的理性呼吁,以专栏文章结集成的《野火集》一书,印行00版,并创下记录,一月之内,再版二十四次,风靡台湾,给八十年代的台湾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再读野火
《机械人中学》一文中,作者提及各种的荒诞校规,各样的荒唐惩罚,各式的荒谬教育者。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把原本拥有不尽相同的思想和性格的自由人,一边厢致力于培养他们为&ldqu;发型一样,穿着一样,举手投足一样&rdqu;机器人般的学生,另一边厢自我沉浸在期望如此机器人即将成为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懂得&ldqu;活泼地思考,大胆地创新,勇敢地质疑&rdqu;的社会栋梁的美梦当中!
即使是再读《野火集》,我心头涌起的也尽是各种怨怒??自七岁踏入校园起,感觉自己一直接受者种种抑制思想和个性的发展的教育??语文老师永远告诉我&ldqu;关于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只有一个。&rdqu;,以免我们因为发挥了自己的个人理解,无法对上答案而得不了分数;政治老师把中外体制的优缺点加以对比放大,以免我们一帮的哈日哈韩哈美哈欧的,从思想上就开始成了叛国之徒;历史老师讲述中华民族羞辱的血泪史,崛起的伟大历程,以给每人派发一条统一规格的&ldqu;蒙眼布&rdqu;,剔除我们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是否同样有不堪一面的各种疑问;教导主任每周每月不辞劳苦地在校内宣传作为一个好学生的形象
眼下龙应台的文字,她句句的呼唤,与三年前所读感受无异,同样极具冲击力。仿似当中给予了我足够发泄的空间,以消去当时对各种磨灭天性的教育不满的戾气。我满怀愤怒地疑问着??作为当代的学生常常被批评为没有关注关心社会,国家,甚至国际问题的意识,这一现象如果不是自然而生的话,那是谁导致了如此一群又一群的学生的出现?退一步说,如果当中涌现有意识去关注社会国家的学生的话,那是什么让他们有别于其他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是确实出于他们自身对此的热情?还是为在答卷上多写几个社会事例凑字数的想法?进一步说,如果我们意识到了&ldqu;幼稚大学&rdqu;的问题是教育,社会环境等等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改革的话,那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地球人类抛出&ldqu;思想自由,人格独立&rdqu;这一命题已久的今天,我们誓言&ldqu;教育要以人为本&rdqu;努力进行教改将近三十年的今天,为什么我和我的同学们居然还需要与学校作出&ldqu;该不该留长发?&rdqu;这样的讨论与对抗??我们社会反对形式主义,为什么却要在我们求学期间,人格和世界观发展成型期间,用形式主义教育我们?
我承认种种所谓的&ldqu;疑问&rdqu;也不过是发泄对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满,我早已经有了这类疑问的答案。跟所有批判国家的同龄愤青一样,在被认为是&ldqu;毫无责任感的一代&rdqu;时,我们不约而同地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大致相同如此??当我们还没形成自己一套价值观之前,对基础教育知识以外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人欣赏和鼓励我们的求问的;然后在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种事物有了看法,想一探究竟的时候,几乎没有容纳得下我们想法的空间;最后,直至我们与此教育相应的三观形成了之后,我们以此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理论基础的时候,社会就开始大肆批评&ldqu;这是缺乏对社会的关注,对国家的责任感的一代&rdqu;,甚至抛出了&ldqu;钱学森之问&rdqu;。这时,我们才骤然惊醒??自己真的或许该做点什么,却又忧心忡忡地怀着茫然,因为我们四处不见自己当初的好奇心,求知欲,独立的想法和自发的思考意识。所以一言蔽之,我们如此机器般的头脑都是教育者,整个教育制度培养而来的。
我还一度为自己的见解而略感喜悦,自以为这些对国家社会问题提出的种种质疑和批判有何等的深层与价值。但直至某次视听说课程中,偶然得到关于类似于&ldqu;不懂得思考,学不巧是你自己的问题。&rdqu;的启发,当场那瞬间的羞耻感汹涌而至!才有感自己实在太有必要三读野火,再重新审视原本的想法。
三读野火
之前的两次阅读后,包括看各种各样对《野火集》的书评都觉得龙应台写的是台湾的满目疮痍,问题都是出于当时的政府。但这次,我倒认为这把火照亮了的是当时台湾人的人性之丑,八十年代的台湾如此的不堪问题都是人的问题。&ldqu;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几流的社会,几流的环境。&rdqu;《以&ldqu;沉默&rdqu;为耻》中的这一句一针见血??所谓的政府,社会,环境正正是由人所创造的。以怎么样的思想理念和行动去实践,结果就打造出相应的政府,社会和环境了。从《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开始:摊贩占据市民的骑楼、河畔两岸堆满垃圾、计程车毫无规则穿来插去、化学物品的大肆滥用;到《美国不是我们的家》中警察局、卫生署、环保局对城市管理无动于衷、人们&ldqu;以复杂悲观自许,以深沉冷漠为傲&rdqu;或有甚者一心逃离如此台湾;再到《不要遮住我的阳光》里眼之所及的标语之地、孔子铜像等等令人慨叹,愤怒的情景背后,都是人为的结果。如果开始有不满的提出;开始有建设性意见的发表;开始有对政府部门人员的警醒;开始有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反思&hllp;&hllp;有了人愿意开始的这些,情况就必然有了转机。且不说影响的速度和范围,但这样的开始??人的思想,行动的转变,我认为是唯一可以改善不满并且是治本的实际途径。
这一次的阅读,没有了愤怒和激动,也没有了之前一味的批判和责骂。并不是我对于书中描述的内容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相反是醒觉只有冷静和沉着下来才能收获书中的更多。正如八十年代台湾的境况,政府国家的责任固然无法推卸,但人的思想的麻木与济后才是最根本的问题一样,我们接受的教育制度固然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不懂得思考判别,巧用知识才是致使我们&ldqu;读死书&rdqu;关键原因。我们懂得批判制度的不完善,而不懂得反省自己如何从这样机械的制度中灵活地转变过来,致使思维独立性缺失的最会祸首就不能怨天尤人。即便到了大学,我们还祈求着更多的作业和任务,这绝对不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学习的热爱,这仅仅是我们自身缺乏这样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去挖掘知识,又害怕落得四年下来却不学无术的结果,所以惭愧地自发需要有这样的鞭子去催促我们。老师那句&ldqu;考过了一级二级又怎样,连脑子都没有,有什么用?&rdqu;实在是太毒??在我看来,与龙应台批判当时台湾政府装模作样建孔子铜像的所写的内涵一样??城市若真没有文化可言,弄个比美国自由女神像还要奢华的建筑又有何意义。
教育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同理。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我们总是希望政府出台更多的法律规条去保障自身的权益,限制意识不良的人的不当行为,以此便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对策。但事实上如果人的思想没有真正转变,缺乏自觉性和判断力,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搀扶受伤老人却屡被讹诈诸如此的事件并不少见,因此有人建议设立保障好人好事的相关法律。这类的法律在欧美国家早已存在,我们即便效仿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样的法律法规只会更多地消磨好人做好事的赤子之心,增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环境的恶化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这样的情形在人类史上的工业革命中,现今的发达国家也同样经历过痛苦的转变。但从他们的经历可见环境是会在经济的转变后会有所变化,但不同国家的人却未必得到同样的转变??我们确实富了,却依然在罗马斗兽场上演斗殴闹剧;在国际机场随地大小便;在大英博物馆写下&ldqu;到此一游&rdqu;。我们可以花庞大的资金重新打造绿化,改善环境,尽一切科学技术对过往在环境上种下的恶果进行补救,但人的思想,却无法就此得以转变。所以在埋怨社会不公,制度不全时,我想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了。因为我们最先能够改变的是自己而非外在环境。
这把火,必须得&ldqu;放&rdqu;。
人们常把历史比喻成车轮,因为车轮的特性??它碾过的轨迹是无法改变的,这正如历史的不可变性。好比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我们一同生长在一块叫中国的地方。对于这个曾经拥有过无数璀璨历史与文化光环,也遭受过无尽灾难和伤痛,现在承载着十三亿人的期盼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家,无论你喜欢或是讨厌,留下或离开,用一句老话说来,身上同流中国人的血,这同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车轮可以改变怎么样走完这个轨迹,用何种方式结束这个轨迹??同理,我们可以选择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家,怎么样去建立我们理想中的家。我们有人羡慕外国的文化,外国的制度,外国的所有所有。假设外国的一切都如此尽善尽美,那么我认为我们首先思考的是与之相对比,我们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那里的人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起一个如此出色的国度?有什么值得我们从中借鉴或者学习?等等问题,而不是以&ldqu;沉默是金&rdqu;自居,或者一味羡慕吹捧别人而自惭形秽,甚至一走了之。但是终究&ldqu;美国不是我们的家&rdqu;。
没有人天生就懂得何为文明何为平等何为自由等等,也没有哪位父母哪位老师单纯以爱之名就能教育出优秀而全面的孩子。我深信一切能够给予人们幸福感的国度与其制度,都是依靠集聚当地社会每个个体的力量与智慧,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在时间的见证下,共同创造出来的伟大成果。这也是我在开篇所提及的,《野火集》具有的永恒的时代性&dsh;&dsh;在人类社会自身改造的过程中,涌现出各种问题时,它鼓励每个人要懂得&ldqu;闹事&rdqu;,这一点,足以让每个时代都得以进步和发展。
如此看来,野火须放,但须谨慎。
&ldqu;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rdqu;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5-09-04 18:15:09
上一篇:林冲雪夜上梁山读后感
下一篇:丑小鸭读后感 400字
网友评论《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
评论功能已关闭